2007年12月6日,江苏省交通厅组织有关专家在南京召开了“橡胶改性沥青在高速公路上的应用研究”项目科技成果鉴定会。鉴定委员会听取了课题工作报告、技术报告、查新报告、用户报告,审查了课题组提交的技术文件,经认真讨论后一致同意通过成果鉴定,并认为研究成果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课题组通过大量的调查分析、室内外试验、工程实践等,对湿法橡胶沥青改性机理及制备工艺、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断级配橡胶沥青混合料和开级配橡胶沥青混合料等应用技术进行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编制了相关的工程应用技术指南,为橡胶沥青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课题将废旧轮胎再利用于公路工程建设,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具有显著的环保意义和工程实践价值。
该成果的主要创新点如下:
(1)通过电镜分析、光谱分析、差热分析、组分分析、胶粉化学分析等方法,系统研究了橡胶沥青的改性机理,初步提出湿法橡胶沥青改性工艺是物理、化学复合改性的过程。
(2)系统地研究了湿拌法、高掺量橡胶改性沥青的生产工艺参数(胶粉来源、细度、掺量、拌合温度等)对橡胶沥青性能的影响,首次提出了较完整的湿法橡胶改性沥青生产工艺。
(3)系统地提出了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夹层AR-SAMI、橡胶沥青断级配混合料AR-AC13S、橡胶沥青开级配混合料AR-OGFC13S的设计、施工成套技术。
综上所述,课题成果内容完整齐全、技术先进、实用性强,具有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对于推动我国橡胶沥青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专家并建议加强对试验路的长期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