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隧道工程、交通安全设施工程质量监督力度,省厅质监站于2007年7月12日~16日组织对宁常高速公路全线路面沉降观测处理情况、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情况、交通安全设施及隧道工程进行了监督抽查。检查结束后,检查组及时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与相关单位进行了反馈,并督促其立即整改。现将检查结果通报如下:
一、监督检查依据
(一)《公路工程质量监督规定》(交通部2005年第4号令);
(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三)交通部文件交公路发[2004]446号《关于贯彻执行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有关事宜的通知》;
(四)江苏省交通厅文件苏交质[2005]44号《〈公路工程质量鉴定办法〉实施程序》;
(五)有关设计、施工和监理规范;
(六)工程设计及合同等有关文件。
二、监督检查结果
(一) 路面工程
1、压实度:本次抽检沥青混凝土中面层压实度指标全线检测了58个点,检测结果压实度合格率为100%。
2、厚度:本次检查的NC-21-NJ、NC-21-ZJ、NC-22、NC-23四个路面标段沥青混凝土中下面层厚度各10点、20点、18点、10点,其中NC-21-NJ标1点、NC-22标5点、NC-23标1点中下面层厚度低于设计值,应在上面层施工过程中注意厚度控制。
3、原材料:抽查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粗、细集料、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指标均合格。
4、外观:各路面标个别部位沥青混凝土路面存在污染现象。
(二)隧道工程
1、混凝土平整度:本次检测了茅山东隧道左幅右侧墙混凝土平整度共310点,合格率为100%。
2、外观:本次检查发现茅山东隧道墙身裂缝较多,发现横向、纵向裂缝共56条,最长的裂缝约有8m,所有裂缝宽度均在0.2mm左右,部分裂缝已处理。
(三)交通安全设施
1、护栏:本次检查了三个波形梁护栏施工标段的立柱涂塑层厚度、立柱外镀锌层厚度、立柱外涂层总厚度、立柱竖直度、立柱中距、波形梁涂塑层厚度、镀锌层厚度、涂层总厚度指标,检查结果总体情况较好。NC31-2立柱涂层厚度共检查40点,波形梁涂层厚度共检查40点,各层检测指标均满足要求,立柱竖直度、立柱中距分别检测了10点、40点,结果满足要求;NC-CZ31-2立柱涂层厚度共检查40点,波形梁涂层厚度共检查40点,各层检测指标均满足要求,立柱竖直度、立柱中距分别检测了20点、10点,结果均满足要求;NC-CZ32-2涂层厚度共检查40点,波形梁涂层厚度共检查40点,各层检测指标均满足要求,立柱竖直度、立柱中距分别检测了40点、30点,立柱竖直度合格率为92.5%,立柱中距结果均满足要求。
2、隔离栅:本次检查了三个隔离栅施工标段的隔离栅立柱中距、隔离栅高度、隔离栅立柱竖直度指标,总体情况较好,但NC31-3标隔离栅立柱中距、隔离栅高度、隔离栅立柱竖直度指标单点合格率分别为90.9%、90.5%、90.5%。
3、外观:局部隔离栅人为破坏严重,导致大量非施工人员横穿马路,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4、质量保证体系
此次检查的宁常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工程施工单位3家、监理单位2家。此次质量保证体系检查发现存在问题如下:
(1)技术人员履约方面:部分单位主要人员变更无批复,如NC-CZ31-2标项目总工已变更,NC-JL-30标监理组长及监理组主要人员已经变更,投标时监理组长为部监理工程师(高工),变更后监理组长为省专业监理工程师(工程师),均无批复文件;
(2)检测仪器未标定,开工报告批复滞后。镀层测厚仪及千分尺未进行检定; NC31-2标波形梁钢护栏立柱埋置已完成5500根,但护栏开工报告未批复。
(四)路基工程
由于暴雨冲刷k4+900箱涵处右侧边沟、k30+918处左侧边沟、k39+920处右侧边沟、k27+040处边沟水毁现象严重,部分边沟预制块下部被掏空,局部塑料排水管破坏。镇江段景观桥往西200m左右,左侧边坡有一段砌石坡脚外观质量较差,表面勾缝脱落,并且表面极不平整。
(五)路面沉降观测和处理
宁常高速公路针对不同的工程地质条件,地基处理措施主要为湿喷桩、等、超载预压,塑排板等方式。
检查中发现主要问题是部分观测路段沉降尚未满足有关规定要求即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如NC-22标观测桩号为K26+800(右),第34次沉降观测报告中(2007年7月报告,观测日期为2007年6月12日),本次沉降速率为7.93mm/月,沉降速率较大,但施工单位在2007年6月27日对K26+595.6-K28+170(右幅)沥青混凝土中面层进行了施工。NC-23标观测桩号为K81+600,第34次沉降观测报告中(2007年7月报告,观测日期为2007年5月26日及6月25日),本次沉降速率分别为3.43mm/月和3.80mm/月, 但施工单位2007年5月27日对K81+250-K81+765(左幅)沥青混凝土中面层进行了施工。
以上行为违反了《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面层施工期沉降速率小于3mm/月的规定,给工程质量造成了一定隐患。
此外检查发现所有沉降观测报告观测单位未签章。
三、要求与建议
(一)对于检查中发现的NC-JR3标茅山东隧道存在裂缝较多的问题,建设单位应组织有关单位分析是否影响工程质量安全,根据分析结果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工程质量。
(二)对于检查中发现的沥青混凝土中下面层总厚度部分低于设计值问题,各有关单位应引起高度重视,在后续的沥青混凝土上面层施工中加强厚度的控制,确保路面质量。
(三)针对路面沉降速率未达到规定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沥青路面施工的问题,请建设单位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处理,切实加强对工程现场的质量管理和控制:一是严肃处理违规质量行为;二是严格加强相应路段后续沉降观测工作,对沉降速率达不到要求的路段必须严格按规定控制卸载和面层施工,确保不留质量隐患。要认真吸取有关项目软基处理不到位的教训,防止通车运营后路基不均匀沉降造成路面不均匀沉降,产生路面裂缝及造成路面破损,给江苏高速公路质量带来负面影响。
(四)建设单位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对交通安全设施施工、监理单位人员变更情况、开工报告进行审核,切实将工程质量保证体系落到实处。施工、监理单位要对检测用仪器认真进行标定,确保数据准确。
(五)各有关单位要组织对边沟进行清理,对损坏的路基边沟,各有关单位要积极组织修复,确保排水系统畅通。
(六)针对此次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请建设单位认真组织整改,并与8月12日前将整改结果报我站。
二OO七年七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