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保
(2006年7月11日)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
今天是我国第二个“航海日”。在这喜庆的日子里,我们隆重集会,庆祝“航海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首先,我代表省交通厅和全省交通干部职工,向一如既往关心和支持交通事业、航海事业的各位领导、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专程来宁参加庆祝大会和郑和下西洋学术论坛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
——我们今天召开庆祝大会,就是要充分认识航海日活动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航海精神、郑和精神
去年,是我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国务院决定将郑和下西洋首航的日期——7月11日定为法定“航海日”。“航海日”是我国普及航海和海洋知识,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促进社会和谐团结的活动日。也是我国弘扬航海精神、纪念郑和下西洋活动制度化、社会化、大众化的体现。
中国是世界航海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具有悠久而灿烂的航海传统和文化。600多年前,伟大的航海家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船队,28年间七下西洋,遍访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航海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郑和航海所蕴涵的和平友好、共同发展的民族精神已超越国界,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开展航海日活动,纪念郑和下西洋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江苏与郑和下西洋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南京曾经是明朝初期的都城,是郑和下西洋的策源地。江苏太仓刘家港曾经是明朝的重要对外贸易港口,是郑和下西洋的启锚地。江苏也是航海宝船的主要制造地,并为郑和下西洋活动提供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记载郑和下西洋活动重要历史文献《西洋番国志》等,也是由江苏人撰写。郑和在江苏生活时间最长,留下的历史遗址遗迹最多,保存也较为完整。江苏是名副其实的郑和“第二故乡”。因此,在江苏大力开展航海日活动,弘扬郑和精神,更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庆祝大会,就是为了庆祝第二个“航海日”,进一步缅怀郑和下西洋伟大功绩;同时,我们今天还要召开郑和下西洋学术论坛,总结和交流郑和航海研究成果,挖掘和传承郑和航海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文明内涵。省交通厅还根据行业特点,开展了其他一系列“航海日”活动,组织“运河之旅”、“江海港口行”大型采访活动,向社会宣传我省航运的巨大成就;各大交通院校积极开展讲座、举行航海知识竞赛;组织青少年航海夏令营,出版航海大事记,普及航海知识。整体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进一步提高了全社会的航海和海洋意识,提高了全社会对航海精神、郑和精神的认识。
——我们今天召开庆祝大会,就是要以此为契机,用伟大的航海精神、郑和精神推进现代交通事业又快又好地发展
近年来,江苏交通一直致力于推动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江苏是水运大省,水运资源优势得天独厚,目前江苏航道总里程为24800公里,居全国第一;港口总吞吐能力和万吨级泊位也居全国首位;已成为国内有一定地位和影响力的水运大省,江苏水运业正焕发出勃勃生机,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扩大开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十一五”期间,江苏交通要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水运工作还必须大力发展,优先发展,更快更好的发展,形成“水陆并举”良好局面,构建起综合运输服务体系,切实为江苏经济提供更强大的动力。今年江苏“航海日”的主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水运事业”,以开展“航海日”活动为契机,大力普及水运知识,提高全社会对水运的认识,为水运事业大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伟大的航海精神、郑和精神,推进水运事业跨越式发展。
郑和下西洋,不仅铸就了中国古代航运史的辉煌,同时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开展航海日活动,不仅是纪念郑和下西洋,更是要大力继承和发扬郑和下西洋所充分体现的不辱使命、忠诚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广大交通职工的自信心和使命感,增强职工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激励广大交通职工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加高昂的工作姿态投身到交通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去。要继承和发扬郑和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进一步深刻学习陈刚毅先进事迹,将交通队伍锤炼成一支拉得出、打得响,特别能奉献的铁军.要继承发扬郑和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进一步学习追求卓越的“润扬精神”,提高交通队伍的创新能力,努力建设更多“润扬大桥”式的精品工程,把江苏交通打造成为品牌、名牌行业。
各位领导、同志,“十一五”是江苏交通发展的又一黄金期和战略期,推进江苏水运工作大跨越,是时代赋予交通的历史使命,也是交通义不容辞的责任。省交通厅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弘扬伟大的航海精神、郑和精神,力争早日实现水运工作大跨越,交通率先进入基本现代化,更好的为江苏富民强省、实现“两个率先”服务。
最后,祝各位领导、专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预祝大会及学术论坛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