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5国道新沂改线西南段工程沭河大桥桩基质量举报问题调查情况的通报
发布日期:2008-01-04 17:25 浏览次数: 字体:[ ]


2007年12月14日下午,厅质监站接现场来人反映:205国道新沂改线西南段工程沭河大桥桩基存在质量问题。厅质监站于12月15日上午组织人员赴现场进行了调查核实,现将有关调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5国道新沂改线西南段工程沭河桥上部结构采用(5-30)+(6-30)m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先简支后结构连续,下部结构采用Φ1.5m柱式墩、肋板台、Φ1.6m钻孔灌注桩基础,桥梁全长338.2m,净宽为2- 11.5m。设计荷载等级为公路-I级,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g。沭河百年一遇洪水位为31.24m,设计流量4160m3/s。该桥由徐州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工程原中标施工单位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在建设过程由于进度严重滞后,建设单位按照相关规定于2006年5月29日将其清退出场,后更换徐州市公路工程总公司继续施工。其中中建八局完成35根钻孔灌注桩施工,其余均由徐州市公路工程总公司完成。监理单位为常州市交通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桩基检测单位为淮安市智博交通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工程于2005年9月30日开工建设,2006年12月20日建成通车。
二、调查情况
1、举报反映“323省道沭河大桥7#、9#桥桩下部钢筋严重外露,钢筋笼内尽是泥浆,质量问题严重,并附有照片”。经现场核查,桩基6#-1、7#-1、8#-1、8#-4均不同程度的存在露筋现象(如图所示),其中8#4灌注桩露筋问题最严重,桩顶外围混凝土夹杂有泥砂。(注:桩基6#-1、8#-1为徐州市公路工程总公司施工,桩基7#-1、8#-4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施工),举报情况基本属实。
 
2、现场还抽查了合计16个立柱和系梁的砼强度指标,检测结果砼强度均满足要求;抽查的12个立柱的钢筋保护层指标合格率在(43.3~83.3)%之间。
3、现场检查还发现,桩基6#-2(6#桥墩面向路线前进方向从左往右数第2根桩,下同)、7#-4存在不同程度的偏位现象(如图所示)。
 

4、内业资料检查反映,该桥的开工报告、施工组织设计、灌注桩施工报验资料,桩基检测报告等资料基本齐全,桩基超声波检测时未发现桩身质量有异常现象。但检查中发现,成孔后报验的桩基中心偏位最大值为7mm,与现场实际情况不符;破桩头前后桩基混凝土的质量情况没有记录。
三、要求与建议
1、针对检查发现的8#-4桩、6#-1桩等桩基钢筋外露,6#-2、7#-4立柱偏位等质量问题,建设单位应立即组织有关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进行处理,并对该桥其余立柱、桩基质量进行普查,确保桥梁不留质量隐患。鉴于沭河泄洪时流量很大,流速快,若对桩基加固处治时应考虑防冲刷措施。
2、请建设单位组织对检查发现的病害和个别立柱偏位问题可能造成的结构安全性影响进行详细核算,同时对桩基顶部区域混凝土质量情况进行仔细检查,确保桥梁结构耐久性和安全性。
3、对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徐州市公路工程总公司在沭河大桥桩基施工不负责任行为以及常州市交通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现场监理不到位不负责任行为给予通报批评。请徐州市交通局依据有关规定和要求,对相关责任单位和人员进行处理。并把该桥质量普查情况和处理结果报省交通厅(质监站)。

 

二OO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