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国道沪宁段于1991年建成,路面宽度为9米_12米。本次按一级公路高标准扩建,扩建后路面宽度为25.5米_43.5米,全长282公里(其中新改线100公里),主要工程量为:拆迁房屋116万平方米、路基土石方2053万立方米、软基处理280万延米、桥梁175座、互通和分离式立交19座,以及相应的安全服务设施等。项目总概算73.4亿。
他们改写了历史创造了奇迹
312国道沪宁段,以雄伟的英姿,滂沱的气势,横越苏南大地,把“长三角”经济最活跃的城市连接起来。
312国道沪宁段既是大上海向内地辐射的经济干道,又是内陆省份进入上海、走向世界的黄金通道。因此,扩建312国道沪宁段,不仅受到江苏全省上下的高度重视,也是312国道沿线各省十分关注的交通大事。
一项再塑公路形象的历史使命
2003年5月30日,傍晚,早过了下班时间的江苏省交通厅公路局会议室里,灯火通明,所有参加会议的人员,神情严峻,激烈地讨论着一个重要的话题:
312国道沪宁段要尽快实施扩建。
这条路大家太熟悉了。这个话题太鼓舞人心了。这个任务当然也是太重了!
312国道沪宁段由东向西横穿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五大城市,与沪宁高速公路共同构成江苏至上海的公路运输通道主骨架,更是常州至无锡、无锡至苏州分流过境和区域交通的重要通道,支撑着苏南地区蒸蒸日上的经济发展。到2001年,苏南五市GDP总量达5446亿元(占全省的57%),约为1990年的7倍,比1995年几乎翻一番;人均GDP为24969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193.2%;外商直接投资为198.78亿美元,占全省的87.59%。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又给沿江地区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江苏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提出实施沿江开发战略,预备用10年乃至20年的时间,将这块土地建成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最旺盛的地区之一,建成全省““两个率先””的先行区。
交通是经济的先行官,为实现繁荣经济的宏伟蓝图,由312国道沪宁段、沪宁高速公路、沿江高速公路、宁通启高速公路,苏通、润扬、江阴、南京二桥、南京三桥5座跨江大桥共同构成的沿江地区骨架运输网络,地位显著、意义非凡。
然而,改造前的312国道沪宁段,街道化现象普遍存在,2001年全线年平均日交通量高达22000辆(,远远超过了二级公路的饱和交通量),各路段服务水平明显降低,导致了区域路网交通失衡,影响着路网交通的正常运行和路网效益的充分发挥。时不我待!只有对312进行改造,提高公路技术等级标准,才能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适应日益增长的经济发展需求,满足人民群众的出行需要,从根本上有效防止形成新的瓶颈制约。
“实施312国道扩建”成为沿线各市、沿途百姓、众多企业和广大司机的强烈期盼。2003年2月,江苏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在南京召开,多名代表联合提议,尽快对该路实施扩建。不久,江苏省委、省政府就将“312国道沪宁段扩建”列为“2003年江苏省70项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一番热烈的讨论后,会议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改造312谈何容易!那么,究竟难在哪里呢?
首先,交通组织难,扩建期间不但要保证原有交通流通行,还要承担因沪宁高速公路(江苏段)同期改造而分流的货车交通流,恰似给负重者再增加重量,施工环境必然受到严重影响;第二,协调层面多,全线拆迁工作总量达116万平方米,不但关系着千家万户,而且涉及到众多大型合资或独资企业、铁路交通;,军用光缆的迁移更是难上加难;第三,建设工期短,能早一刻建成通车就绝不允许拖延一秒,过往千万的司机和沿线市民日日夜夜睁大眼睛期盼着,2005年年底之前必须全线建成;第四,土方来源少,在多项公路工程同步实施的时刻,要在水网密布、寸土寸金的苏南地区刨出2000多万立方土方谈何容易。
再看技术难点,全线普遍需要解决新老路拼接、桥梁和互通立交拓宽、软土地基处理、高路堤路基稳定等技术难点,同时,扩建路段建成之日即是接受大交通、重交通考验之时,道路质量控制绝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对于江苏公路系统而言,如此长的战线、如此大的投资规模、如此短的建设工期、如此复杂的扩建过程,史无先例!这是一次巨大的挑战,更是一次极为难得的机遇。对312国道沪宁段实施高标准扩建,注定了将在江苏公路发展史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第三天清早,公路局一行人驱车从南京出发,沿着312国道实地考察到苏州。形势比预料的更严峻。沿线干了二三十年工程的老公路们,都不禁咬紧了牙关。
时间是一刻也不能耽误的,重点工程就要重点办,。首先要在建设管理模式上有所创新。省交通厅领导在详细听取公路局的情况汇报后,决定立即成立“江苏省交通厅312国道沪宁段扩建工程办公室”(简称“省扩建办”),由交通厅副厅长钱国超任主任,厅公路局局长张立早、分管副局长夏炜任副主任,具体管理和技术人员从公路局内部抽调,主要负责扩建工程的总体建设监管,具体包括设计审查、标准确定、计划管理、质量监管、招投标监管、进度监管、资金审计、补助经费核拨和重大技术方案的确定。同时,建议各市尽快成立312国道扩建工程指挥部,由分管市长任总指挥,成员由交通、公安、国土、建设等部门负责同志组成,负责辖区内工程的具体组织实施。省扩建办按照“统一标准、兼顾实际,以市为主、强化监管,定额补助、考核激励”的总体原则对各市进行服务与管理,并及时制定各项管理与考核办法。
2003年7月29日,“312国道沪宁段扩建工程开工建设新闻发布会”在南京召开,没有豪言壮语的誓言,只有责无旁贷的信念。时至2005年8月29日,江苏省交通厅潘永和厅长主持召开厅务会议,再次听取312国道沪宁段扩建工程进展汇报时,对与会的同志强调指出,“省市扩建办近两年多以来,通过强化管理,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克服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较好的完成了扩建任务。目前,全线的优美环境正在形成,你们都要去走一走!”。
一段迎难而上的深刻记忆
2005年7月13日的《312国道沪宁段扩建工程简报》上有一则围绕拆迁工作,题为《312国道沪宁段扩建工程实现无“盲点”施工》的消息:
据2004年8月27日统计,312国道沪宁段扩建工程全线有68处40951米的施工“盲点”。其中南京7处3215米,镇江46处计13276米,常州5处13701米,无锡2处1730米,苏州8处9029米。按照“力争2005年10月1日前,确保年底建成通车”的总体目标要求,几个月来,沿线各市人民政府花大力气狠抓扫除“盲点”工作。2004年10月底,无锡市率先成为无“盲点”施工的市。南京市于2004年年底、苏州和镇江市于2005年3月底先后完成了全部的征迁工作。在6月10日312国道沪宁段扩建工程决战动员大会后,随着常州市最后一个“盲点”征地拆迁的完成,312国道沪宁段扩建工程全线实现无“盲点”施工。
这短短的一则消息,让多少人百感交集、热泪盈眶!
有道是,“拆迁是天下第一难。”312国道很多地段居民较多,群众已熟悉了生活多年的地方,让他们在一夜间搬迁,实属为难。更何况还有很多企业、甚至是中外合资企业被划进了拆迁范围,他们的搬迁牵扯的利益将会更多,因此,必须做好过细严密的思想工作。
2004年3月,镇江市丹徒段某拆迁户面对镇干部、村干部、扩建办负责人,一开始总是始终丢出来冷冰冰、硬梆梆的两个字:“不拆!”后来经过干部们费尽唇舌,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并挖空心思请来户主一个有权威的亲戚进行了苦口婆心的地劝说,他才提出要拉平屋后的山头盖新房。三3天之后,他屋后的山头便被无偿拉平。又过了几天,该户主终于在晚上8点同意搬家,区干部们欢欢喜喜地连夜帮他收拾,凌晨3点将他安顿在了附近的宾馆。凌晨5点,这座拆迁房便在挖掘机的轰鸣声中被顺利拆除。
2004年5月,无锡市统一摩配市场成为了征地拆迁工作攻坚克难的对象之一。该市场是一家民营企业,于1996年建成,是华东最大的摩托车配件市场,生意红火。按路线设计,312国道无锡段横穿市场,涉及107户经营摊位和数座库房、办公楼。经过无锡市交通局领导多次上门主动沟通之后,公司董事长深明大义,表示会积极支持312国道沪宁段的扩建工作。
大家清晰地记得,一位多次病倒在征地拆迁现场的老同志,曾在征地拆迁工作最艰难的时候,说过这样一句颇为悲壮的话:“当了几十年公路人,我这条命就贡献在312国道工程建设上了!”正是这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坚韧意志,支撑着江苏公路人一步一步迎来了工程建设的曙光。
忘不了400个挑灯夜战的日子;忘不了“钉子户”门前二十余次吃闭门羹;忘不了恳谈六十60多次才打动承包了40多亩鱼塘的五兄弟;忘不了600多个区干部顶着烈日高温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一谈就是好几个小时;忘不了磨到凌晨3点,老乡终于点了头;忘不了全长3公里、被阻了3个多月的爆破工地终于传来了第一声巨响;忘不了凌晨4点还有100多家拆迁户排着队等待签协议;忘不了摩托车配件市场门前那在风雨中猎猎作响的“支持312国道扩建工程”红色横幅;忘不了55户居民、67家厂房正月里忙着动迁;忘不了100多人5天5夜完成22万伏高压电杆迁移……
在时间的尘埃遮去那段酸甜苦辣的岁月之前,所有人都忍不住回过头去再看几眼——
在工程初步设计阶段,道路设计必须充分结合5个市各自的总体布局和城市发展规划,加之312国道沪宁段沿线地上、地下控制点很多,且分布的各类光缆、管线有些已经年代久远,图纸已经找不全,造成扩建工程的路线走向和道路横断面、纵断面高程等设计多次重大变更。数不清有多少个不眠之夜,省市扩建办和设计单位的工作人员在办公室里面对着图纸焦急而忧心地度过,那时候常挂在他们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又有新情况了,只能变方案,重新设计吧”。当经过反复细致地推敲、比选、论证,终于确定最终方案时,所有人才如释重负地缓缓地舒了一口气。
大量路基拼接是老路拓宽改造不同于新路修建的一大难题,。312国道沪宁段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灵活地采取单侧拼接或者双侧拼接,复杂的是,有的短短十公里的路段内需要将两种方式交替变换四五次,更困难的要属一边维持交通畅通一边迅速完成施工!另一方面,原有老路由于施工年代久远,在多次改造过程中形成的路肩质量不高,压实度不足,开挖后很难形成台阶,用传统的老路拼接理论已经不能解决不均匀沉降控制的一系列问题。在工程技术人员的反复论证下,终于创造出了无台阶路基的拼接方法,合理有效的解决了这一技术难题。以此为契机,一本凝聚着江苏公路人心血的《312国道沪宁段扩建工程施工指导意见》编集成册,它的内容涉及了扩建工程各施工层次、各施工环节的一系列规定和指导,整整7册!
每一项工程,在其最为艰难困苦的时刻,总能得到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从2004年2月份开始,沿线五市领导分别多次视察扩建工程,江苏省副省长李全林、江苏省原常务副省长蒋定之曾先后在关键时刻,亲临工程现场为312国道扩建工程解决难题;江苏省交通厅厅长潘永和、副厅长钱国超忙碌的身影更是数次出现在施工现场。
2004年9月5日,省扩建办副主任、省交通厅公路局张立早局长主持召开扩建工程第三次工程例会,沿线工程指挥们发出了肺腑之言:背水一战,破釜沉舟!态度决定一切,协作高于一切!修好了这条路,还有什么路咱们修不成!什么都可以变,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力争2005年10月1日前,确保年底建成通车”的总体目标不能变!
一曲激昂恢宏的建设交响乐
2004年6月2日的清晨,太阳还没有升起,所有被困在312国道苏州某段的司机们陆续从睡梦中醒来,空气中躁动着一波一波滚滚而来的热浪。当东方第一缕清亮的阳光穿透整个天空,一个个笔直的身影来到了司机们的车旁,一个个利落的敬礼让所有人肃然,一声声激昂的“同志,您可以通行了!”交织着动人的情感。
他们,是彻夜未眠协调指挥车辆通行的交巡警和路政人员,一张张刚毅的脸上那一双双通红的眼睛里,是一如既往坚定的目光。
2004年6月1日,沪宁高速公路(江苏段)扩建工程全面展开,全线禁止货车通行;非此即彼,大型车和重载车纷纷改道312通行,一夜之间,本来车行缓慢的312国道扩建路段,被塞得水泄不通。《312国道暨沪宁高速扩建交通流组织方案》紧急启动,《312国道施工路段交通管理细则》被再三细化,苏、锡、常、镇、宁五个地市的公路路政直属大队日夜守卫着施工路段的交通安全。
“管安全,宁听骂声,不听哭声,听到哭声就来不及了!”
在路政人员的心目中,繁碎的小事、重复的琐事、突发的急事、烦杂的难事,统统都是安全上的大事,为了国道的安全畅通,他们一腔热血,自始至终忠于职守。在两年多漫长和艰难的岁月里,312国道沪宁段没有因管理不善造成一起堵车及责任事故,他们功不可没!
为保证车辆的正常通行,312国道老线拓宽段均采用半幅封闭、半幅双向通行方式组织施工,异常艰难。白天,土方、材料运输受阻、机械车辆不能上路行驶,即使在下半夜,由于车流量大,运土机械也无法工作;个别路段天天堵车、车流量极大,施工设备在路边等了一天都无法穿越国道。白天,高温、日照强的有利时机,翻晒设备无法施工,压实设备也不能及时到现场碾压土方,转瞬间下起雨来,眼睁睁看着含水量已降低的土方任雨水冲刷,造成极大损失。
面对恶劣的外部施工环境,从指挥部到施工队个个心急如焚!
“只要能开工,就有办法把活干出来!”
“除了2004年春节过年下了3天雨,就没放过假,也不知道每天是星期几。”
时间,对于312国道沪宁段扩建工程而言,是那样的宝贵!
“奋战30天,迅速打开工程建设新局面”、“大干一季度”、“决战二季度”、“抢路基、保路面、奋力决战45天,确保阶段目标实现”、“大干70天,提前完成桥梁工程”、“奋力冲刺100天,决战决胜保通车”……一个又一个的劳动竞赛中,工地上处处燃烧着建设激情,人人如同生龙活虎,干得畅快淋漓。
扩建工程各个环节上的公路人自加压力、埋头苦干、顽强拼搏、不眠不休,一个个都是精力充沛的拼命三郎,他们似乎都忘记了,自己不过只是血肉之躯!
这一个又一个特别能战斗的劳动者,是组成这首交响乐中的音符!
为了迅速拆除模板,项目经理亲自带领十几个工人在六十60度高温的箱梁里面挥汗如雨;为确保下穿铁路通道顶进作业顺利完成,指挥部工程处所有人员在铁路旁站了一天一夜;为确保大桥合龙的气温环境符合规范要求,零点时分的浇筑工地上该到的人一个不少,可以不到场的人也不请自来并肩到黎明;为监督施工规范进行,几次三十30多个小时连续现浇桥梁的施工过程中,扩建办的同志站在工地没合过眼……
一位刚当父亲的监理工程师,住到了离家十分钟路程的工棚里,每天凌晨5点上工地,连着一个月没能见上刚出生的儿子;一位工程处处长为了更换一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施工队伍,二天二夜反复开会协商……
镇江段乔家门桥的两幅桥梁先后施工,仅用了6个月有效施工时间。常州段造价只有1500多万元的采菱港桥,为完成60片板梁的架设任务,项目部不惜增加成本10万元租用了2台架桥机进行施工;老武宜运河大桥原施工队伍后劲不足,“壮士断臂求新生”,指挥部果断地将施工能力极强的施工单位派到一线,1天施工1道盖梁、2片箱梁,桥面系同步组织施工,施工人员从130人增加到180人,两套班组、8只挂篮,7天浇筑4次混凝土……。全线最早通车的无锡段,在决战的号角吹响之后,路基、路面、交通安全设施、绿化标段之间密切配合;二灰土、水稳、路面摊铺等各道工序紧密衔接,人歇机不歇;路面摊铺中,施工单位利用晚间时间进行设备保养,抓住晴天连续摊铺;在主线道路、桥梁快速推进的同时,及时进行交通安全设施、绿化、路灯等配套工程的实施……今年6月30日,无锡段胜利通车;近4个月来,道路质量经受住了大型、重载交通的严峻考验!
2005年8月29日,省交通厅潘永和厅长主持召开厅务会议,再次听取312国道沪宁段扩建工程进展汇报时,对与会的同志强调指出,“近两年多以来,省市扩建办通过强化管理,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克服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较好地完成了扩建任务。目前,全线的优美环境正在形成,你们都要去走一走!”。
今时今日,312国道沪宁段扩建工程建设者们,以卓越的施工管理能力和超凡的施工作业能力,相互理解、相互扶持,保质保量完成了“力争2005年10月1日前,确保年底建成通车”的总体目标要求,这不能不说是创造出了江苏公路史上的一个奇迹!
一张递给未来的工程名片
有心者事竟成,在这天高云淡的金秋十月,312国道沪宁段扩建工程奏响了胜利的凯歌。纵观全线,312国道沪宁段扩建工程处处彰显着这项精品工程的独到之处——
南京新庄立交是江苏省内干线公路老桥改造中首次采用高填土加筋挡墙桥台上部局部卸载换填超轻质填料聚苯乙烯泡沫(简称EPS)方案的工程,节省了大量工程造价,并减轻了交通组织的压力,成为科技扩建的成功范例。
镇江句容段山体边坡整治针对不同的地质情况,尽量减少圬工砌体,用放缓坡、拉锚杆等方法确保边坡安全稳定,对山体边坡进行各种绿色防护措施,使之与周边自然环境浑然一体,为国省干线公路改造树立了全新的生态环保典范。
常州312国道与京杭运河在长达17公里的路、河共线段建设过程中,统一实施征地拆迁、综合利用土方,统一构思绿化美化,统一确定跨线桥梁的总体风格,将形成一条风光旖旎的绿色交通长廊。
无锡竹苑小区路段为了不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将原路基填筑方案改为高架跨越方案,同时在高架两侧增设了100多米声屏障,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
苏州城区段是312国道最拥堵的路段,建设者们通过科学的分流方案、完善的施工组织与现场管理、广泛的舆论宣传,使得工程在艰难中得以有序推进,为全省其它其他大交通量国省干线公路的改造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
312国道沪宁段扩建工程以自己的“特色名片”赢得了业界的肯定,并因其全线一级公路的建设高标准、城市快速道路的功能新定位、灵活的工程设计理念、优美宜人的道路景观而成为江苏省未来公路改建工程的典范之作。省交通厅副厅长钱国超曾谈到:“312的扩建,为江苏省今后新一轮干线公路的建设树立了样板,通过312的扩建,公路系统的质量意识和环保生态意识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顺利完成的312国道沪宁段扩建工程,是江苏省“十一五”规划中干线公路网改造“试金石”,在它其之后,一场更大规模的干线公路建设即将轰轰烈烈地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