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工程交工验收质量检测评定报告》的通知
发布日期:2008-04-18 16:49 浏览次数: 字体:[ ]

  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工程项目交工验收委员会于2008年4月11日在南通市一致同意我站所作的《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工程交工验收质量检测评定报告》,现印发给你部,请结合评定书中指出的存在问题及建议,在工程缺陷责任期内组织实施处理。
  附:《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工程交工验收质量检测评定报告》

 

                 二OO八年四月十五日

附件:

           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工程交工验收质量检测评定报告

  依据《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等有关规定,在施工自评、监理复评的基础上,根据苏通长江公路大桥(简称“苏通大桥”)各合同段完成情况,我站分别组织对苏通大桥各合同段进行了交工验收质量检验,并结合历次中间质量监督检查情况,提出了各合同段工程交工验收质量检测评定意见,在此基础上形成苏通大桥工程交工验收质量检测评定意见。
  一、工程概况
  苏通大桥位于江苏省东部的南通市和苏州市之间,是交通部规划的国家高速公路沈阳至海口通道、也是江苏省规划的公路主骨架“纵一”线的跨江通道工程。苏通大桥路线全长32.4公里,由跨江大桥工程和南、北岸接线工程三部分组成。其中跨江大桥8146米,北接线15.0公里,南接线9.2公里;跨江大桥由主跨1088米双塔双索面斜拉桥、主跨268米连续刚构辅桥、以及30米、50米和75米跨径的连续梁引桥组成。
  张江互通为A型单喇叭互通,位于南通农场,被交路为沿江一级公路。
  苏通大桥全线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计算行车速度接线为120公里/小时,跨江大桥为100公里/小时,全线桥涵设计荷载采用汽车—超20级,挂车—120。主桥主孔通航净空尺度为高62米,宽891米,满足5万吨级集装箱货轮和4.8万吨级船队通航需要。
  该工程严格履行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国家计委以计基础[2001]1089号文《印发国家计委关于审批江苏省苏通长江公路大桥项目建议书的请示的通知》批准了苏通大桥项目建议书,交通部以交水发(2001)763号文《关于苏通长江公路大桥通航净空尺度和技术要求的批复》批准了通航净空尺度和技术要求,长江水利委员会以长江务(2001)568号文《关于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建设利用长江岸线水域的批复》批准了苏通大桥建设利用长江岸线水域,省国土资源厅以国土资厅函(2002)282号文《关于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建设用地预审意见的复函》批准建设用地通过预审,省国土资源厅以苏国土资发[2003]87号文《关于苏通大桥建设用地土地利用计划的批复》批复了建设项目土地利用计划。200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以计基础[2002]2330号文《印发国家计委关于审批江苏省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请示的通知》批复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交通部以交公路发(2003)95号文《关于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初步设计的批复》批准了初步设计,国家环保总局以环审(2003)67号文《关于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复函》批复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2003年6月16日,交通部批准了该项目开工报告,6月23日,江苏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受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委托,以苏计投资函(2003)123号文《关于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开工的函》同意苏通大桥开工建设。2004年5月,省交通厅以苏交计(2004)62号文《关于苏通长江公路大桥技术设计的批复》批复了苏通大桥技术设计。
  张江互通是江苏省政府批准的苏通大桥配套独立项目。省计委以苏计基础发(2003)1408号文《省计委关于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张江互通立交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批复了可行性研究报告,省国土资源厅以苏国土资函[2004]393号文《关于苏通大桥张江互通立交用地的预审意见》批准项目通过土地预审,省发改委以苏发改交能发[2004]652号文《省发改委关于苏通大桥张江互通式立交初步设计的批复》批复了初步设计,省交通厅批复了张江互通立交项目开工报告。省国土厅以苏国土资发[2005]382号文《关于下达2005年度第四批省及省以下独立选址建设项目用地农用地转用计划的通知》下达了农用地转用计划,以苏国土资地函[2005]553号文《关于批准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张江互通立交工程建设用地的通知》批复了张江互通立交工程建设用地。
  苏通大桥于2003年6月开工,2008年3月建成,
  二、工程质量监督及检验评定情况
  江苏省交通厅工程质量监督站对苏通大桥工程进行了质量监督,基于苏通大桥工程的建设特点和重要意义,为切实履行质量监督职责,全面落实“政府监督,法人管理,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的四级质量保证体系,报经江苏省交通厅批准,我站成立了驻苏通大桥现场质量监督组。
  现场质监组在部质监总站、省交通厅的领导下,在苏通大桥指挥部及各有关单位的积极配合下,深入工程建设现场,以质量为中心积极开展工作。针对工程实际,围绕参建单位质保体系、监理工作质量及工程实体质量,采用现场巡视、检查、抽测、考核等多种形式进行监督管理。跟踪工程进度,开展了各项中间质量检查、标段交工验收质量监督检查、突击飞行检查以及安全生产、工地试验室等专项监督检查,总计达98次。
  在各合同段工程完成后,根据建设单位的申请,我站及时组织对各合同段工程进行现场抽检,取得各类检测数据74465组(个),全面查阅工程质量保证资料,通过检测并摘录施工、监理单位各类数据27288组(个)。在监理评定的基础上,提出了各合同段交工验收质量检测评定意见。
  三、工程质量综合评定意见
  1、主桥主墩、辅助墩及过渡墩钻孔灌注桩基础混凝土强度、桩位、孔径、孔深、倾斜度、沉淀层厚度及钢筋骨架底面高程等指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桩端后压浆效果经抽检,符合设计要求;桩体经超声检测和钻芯取样,桩身混凝土密实、均匀,完整性良好。厂制钢套箱、钢护筒等产品的抽检频率及合格率满足规范要求,焊缝经无损探伤检测和外观检查,全部合格;钢套箱、钢护筒组装、定位、焊接等质量均达到设计和技术规范要求。
  监测资料显示:主墩基础冲刷防护工程各区防护厚度及边线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2、主桥过渡墩及辅助墩承台、墩身各部位断面尺寸、竖直度、顶面高程、轴线偏位、大面积平整度等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洁,施工缝平顺。
  主墩承台各部位断面尺寸、顶面高程、轴线偏位、大面积平整度等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表面平整,棱角平直。主塔各部位平面位置、标高、倾斜度、几何尺寸等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洁、色泽基本一致,施工缝平顺。
  3、主桥钢箱梁、钢锚箱所用钢材、焊材、高强度螺栓及涂料符合设计及技术规范要求;各部件尺寸及组装精度符合设计要求;焊缝经无损探伤检测和外观检查,全部合格;钢锚箱、斜拉索套筒组装、定位、焊接等质量均达到设计和技术规范要求;钢箱梁内外涂装均匀,色泽一致,涂层厚度及附着力等指标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
  4、主桥斜拉索高强度镀锌钢丝、冷铸镦头锚及锚固材料、制造长度、外层防护等满足设计及规范的要求。
  5、主桥钢箱梁和斜拉索安装位置准确,钢箱梁轴线及纵横坡度等指标均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成桥线形平顺。接口焊缝经无损探伤和外观检查,全部合格。斜拉索成品保护良好。主桥支座、伸缩缝安装稳固、位置准确,保护良好。
  6、主桥钢桥面环氧沥青混合料的矿料质量和矿料级配符合设计要求,沥青材料及混合料的各项指标均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行车道桥面铺装压实度、平整度、平均厚度、横坡以及摩擦系数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钢桥面铺装表面平整密实,搭接平顺、紧密,面层与其它构造物结合紧密、顺适,无积水现象。
  7、施工监控资料和桥梁动静载试验显示,主桥结构内力和线形与目标预期吻合,结构动静力性能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具有承受预定设计荷载的强度和刚度,结构处于弹性工作状态。
  8、全线混凝土桥梁轮廓线条顺滑清晰,互通式立交工程各部功能明确。桥梁桩基经无破损检测和钻芯取样,完整性良好。各部位平面位置及几何尺寸控制准确,混凝土强度评定合格,构造物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洁,色泽基本一致,施工缝平顺。桥梁长度、中心线偏位、桥面宽度、横坡等总体指标符合规范要求。桥面铺装厚度、压实度、平整度、摩擦系数等均符合设计要求,桥面排水良好。伸缩缝安装稳固,桥头衔接平顺。
  引桥、辅桥成桥桥面线形平顺,与设计线形符合较好。荷载试验结果表明,75米预制拼装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引桥、140+268+140米悬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辅桥结构竖向刚度和截面强度满足设计要求,结构处于弹性工作状态。
  9、全线线形组合良好,平面顺适,纵面平缓,景观协调,路容美观,各项线形指标符合部颁标准要求。
  南北接线路基稳定,路基中心线、宽度、压实度、边坡坡度均符合设计要求;桥涵、通道位置正确,外型尺寸符合设计要求。路面弯沉值、压实度、厚度、平整度、摩擦系数均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10、收费、通信、监控系统及供配电工程设备先进,布局合理、美观,室内外布线、配线及设备安装规范、标准,系统功能完善,达到了设计技术标准。标志、标线、隔离栅、防撞护栏等交通安全设施设置齐全,安装及施工规范。照明设施位置正确,安装牢固,照度、均匀度符合设计要求。
  11、全线绿化工程美观,与道路、自然协调。管理中心、服务区、收费站等房建及相关工程布局合理、设施齐全、美观实用,达到设计要求。
  12、施工原始记录、试验检测数据、监理抽检资料等质量保证资料齐全,编目清晰,分类合理,装帧精美。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1、加强对桥梁运营情况的监测,建立相应桥梁监测档案。对主桥冲刷防护冲陷及承台沉降情况、预制拼装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引桥、悬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辅桥应进行长期观测;对结构局部存在的裂缝,应定期观测,确保结构安全、耐久。
  2、加强主桥钢桥面铺装、全线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情况及软基处理路段沉降情况观测。对少数通道两端局部路面出现的横向裂缝,应加强观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进一步完善对原始资料的整理、归档。
  根据各合同段质量评定情况,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工程共57个单位工程,工程质量等级达到优良级,工程符合交工验收条件。

 


                      二○○八年四月十一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