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27~28日,江苏省苏通大桥建设指挥部在常熟召开了苏通长江公路大桥(以下简称“苏通大桥”)主桥索塔及上部结构工程(C3、C5、C6-2、C10标)交工验收会议。会议成立了交工验收专家组,专家组听取了建设、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的工作报告和省交通厅质监站质量检测评定意见,察看了工地现场,查阅了相关资料,经认真讨论形成如下评议意见:
苏通大桥是国家和江苏省规划建设的沿海高速公路跨越长江的重要通道,主桥采用主跨1088米的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是世界首座建成的超千米跨径斜拉桥。该项工程建设创造了最大规模群桩基础、最高桥塔、最长拉索和最大跨径等四项世界记录。大桥的成功建成,提升了我国桥梁技术在世界工程领域的地位,代表了当代中国桥梁建设的最高水平。
一、综合集成、科学组织,保证了工程顺利实施
本项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工程建设采用“省部协调领导、专家技术支持、项目公司筹措资金、指挥部建设管理”的体系,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经济机制,工程实现了对参建各方的有效综合集成。精心组织、整合国内外智力资源,探索总承包模式,充分调动参建各方的积极性,工程建设规范有序高效推进。
工程建设严格遵守国家基本建设程序,严格执行“四项制度”,建立健全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实现了全方位、全过程的规范化管理。
二、防范为上、精细管理,保证安全、质量的执行力
大桥施工现场江面宽阔,水文、气象条件复杂,航行密度大,施工条件恶劣,安全环境严峻,管理任务繁重。苏通大桥坚持“一切从零开始”的安全理念,建立风险分析和技术安全评估制度,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建设和安全培训,推行“危险源点”监控法,创建CSO施工现场安全评价方法,建立安全预案应急系统,保证了施工安全,实现了安全零事故目标。
牢固树立工程整体质量观和全寿命周期质量思想,强化质量体系建设,实施了“足尺试件制”和“首件工程认可制度”, 坚持全过程质量控制,保证了工程建设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三、确立创新使命, 大力提高大桥建设科技水平
苏通大桥建设面临着复杂建设条件的挑战和多项技术难题,大桥建设者坚持“以我为主、博采众长”的自主创新方针,充分发挥政府部门整合资源的优势,积极提升平台,建立业主组织、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集成创新体系,攻克了斜拉桥结构体系、索塔锚固结构、上部结构施工控制、中边跨合龙方案、施工期抗风安全及钢桥面铺装等关键技术难题,形成了斜拉桥索塔及上部结构工程建设成套技术,为工程建设顺利推进提供了技术保障。多项研究成果国内领先,部分成果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1、以科学研究为支撑的创新设计
根据水文、地质、气象、通航等建设条件,采用主跨1088米双塔双索面斜拉桥的总体设计,具有较高的技术难度和明显的创新性。
高度重视桥梁美学设计,突出索塔、钢箱梁在桥梁景观中的突出地位,采用扁平流线型钢箱梁,体现“彩虹”和“纽带”的桥梁文化;采用“人”字形桥塔,体现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
充分考虑在静、动力荷载条件下结构的受力和变形,通过方案比选和理论分析,创新性的采用具有限位功能的粘滞阻尼器构成半飘浮体系,实现结构受力和变形的良好协调。
首次根据桥位处气象环境观测资料,进行风参数研究;开展钢箱梁、斜拉索施工期和成桥状态下的数值模拟分析和风洞试验研究,优化结构外形和风荷载数据,未采用额外抗风安全措施,确保了施工期桥梁抗风稳定。
索塔锚固区采用钢锚箱--混凝土组合结构,由制造质量易于保证的钢锚箱承受主要荷载,改善了索塔锚固区受力性能,提高结构的耐久性。
2、超高索塔施工技术
针对300米高塔风环境和混凝土技术要求高等特点,开展索塔施工技术研究,建立了基于全过程温度和风环境监测与修正的混凝土索塔形态测控技术,取得了索塔形态控制的良好精度。
3、钢箱梁制造技术
采用了精准胎具控制和反变形焊接技术,提高钢箱梁板单元制造精度;首次采用长线连续拼装技术实现板块全过程匹配拼装;按照几何控制法的要求,建立钢箱梁制造全过程线形精密测控技术,为施工控制提供准确数据;优化焊接工艺,提高焊缝疲劳性能。
4、斜拉索制造技术
研制斜拉索用1770MPa高强钢丝产品,首次实现盘条国产化;采用标准长度钢丝进行超长斜拉索长度精度控制,对每根斜拉索均进行长度和弹模测量,为施工控制提供依据;采用多种工艺,研制50年使用寿命的斜拉索。
5、悬臂施工技术
施工控制是斜拉桥施工的核心,针对苏通大桥跨度大、悬臂长的结构特点,采用了几何控制法对钢箱梁、斜拉索制造、安装进行全过程施工控制。上部结构现场安装以斜拉索索长和梁段间局部线形控制为主,索力控制为辅的原则,建立误差判别系统,及时纠正安装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误差。检测表明,精度满足要求,全桥线形平顺,结构受力合理。
研发具有毫米精度调位和斜拉索导向功能的双桥面吊机系统和斜拉索安装成套设备,提高了现场装备水平。边跨采用大块梁段安装、顶推合龙施工方案,提前实现边跨贯通,提高结构整体刚度。
中跨采用顶推辅助合龙施工工艺,利用张拉塔梁临时连接处交叉拉索,实现合龙口间距调整。该方法可实现全天候施工,提高了斜拉桥合龙精度。
根据现场施工实际状况,开展了最不利工况条件下的风洞模型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制定了详细的抗风安全预案,尽最大可能规避风险。
6、钢桥面铺装技术
苏通大桥钢桥面长达2公里,一次摊铺面积大,而环氧沥青近于苛刻的施工要求对人员、设备都是严格的考验。在现场试验的基础上,研发了粘结料自动喷洒设备,改进了混合料侧喂料机,提高了钢桥面施工质量和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