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 成果回顾 >> 公路 >> 跨江大桥
 
 
部省专家组桥梁建设显身手
日期: 2009-05-31 15:28:37 浏览次数: 字体:[ ]
 

4月8日,江苏泰州长江大桥主桥中塔施工平台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参观者,他们大多已头发花白,听着大桥现场总指挥钟建驰、总工吉林以及承建单位——中交二航局项目部经理黄涛等人的介绍,时而欣慰地点点头,时而又严肃地插问几个问题。他们就是交通运输部和江苏省政府特意聘请来为大桥提供智力支持的技术专家。

泰州长江大桥技术专家组由国内20多位顶尖的桥梁技术专家组成,其中仅两院院士就多达7位。“这些专家一来,就给我们吃了颗定心丸。”承担大桥北锚碇施工的二公局项目部党委书记王涛感慨地说:“你看看专家名单,他们无一不是国内公路桥梁建设界的翘楚,有着丰富的大桥设计、施工、管理经验,代表了我国桥梁界的最高水平。他们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或经验带给我们,会帮我们解决许多难题,还会让我们避免走弯路。”

 

成功的制度创新

 

二公局已经充分尝到了部省技术专家组指导的“甜头”,专家们在他们参建的世界级桥梁——润扬长江大桥、苏通长江大桥、西堠门大桥等特大型大桥中,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根据工程建设需要,通过集体“会诊”、专题咨询、登门指导等多种形式,对工程实施中的重大技术方案等开展技术咨询,为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安全风险、保证建设进度、节约建设投资,发挥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作用。

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周海涛认为,近十几年的发展实践表明,部省技术专家组制度是项“成功的制度创新”。

据介绍,特大型桥梁部省技术专家组制度,在江苏省起步于江阴长江大桥,发展于润扬长江大桥,成熟于苏通长江大桥。

上世纪90年代初修建江阴长江大桥时,交通部领导意识到,特大型桥梁建设是多学科、多专业、多层次技术的融合,要实现技术创新和关键技术重大突破,必须有坚强的技术后盾作支撑。于是,交通部开始探索加强技术协作、整合技术资源的有效途径,最后决定由交通部与地方省政府共同组建由国内著名桥梁专家组成的大桥技术专家组,对大桥施工中重大技术方案、关键技术难题、质量控制、科研课题、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运用等开展技术咨询,提供技术支撑。这一模式得到了各界的广泛认同,近年来我国建设的南京长江二桥、润扬长江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舟山连岛工程、苏通大桥等世界级特大型桥梁都采用了这种方式。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是行之有效的。

 

建世界级大桥的幕后英雄

 

据介绍,一般情况下,按照大桥技术专家组的职责,技术专家只对工程提供技术咨询,不对工程进行决策。根据业主的需要,专家对桥梁建设的关键技术和难点提供技术咨询意见,供业主、设计、施工、监理、科研单位决策时参考。

技术专家组会议根据大桥建设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听取大桥建设工作介绍,对年度建设计划和工程技术施工组织方案等进行技术咨询。对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重大疑难问题和主要建设阶段转换等,适时组织专题会议、开展咨询活动,而且还会及时地、有预见性地提出下阶段工程建设应注意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并对大桥的科研课题如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运用等提出指导性的咨询意见。专家们积极献计献策,为大桥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专家与大桥建设良性“互动”

 

记者注意到,泰州长江大桥技术专家组中,既有范立础院士等研究人员,又有施工单位的专家;既有设计大师,又有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他们都有着对桥梁建设事业的赤诚与挚爱、几十年与大桥建设打交道的丰富经验,同时也有不同的学术背景、工作经历和专长,可以针对不同的领域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实现技术合力最大化。

周海涛认为,部省技术专家组制度成功的核心是各方所秉承的实事求是的作风:参建单位实事求是地提出问题,各方专家实事求是地提出建议,指挥部(业主)实事求是地组织研究落实解决。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泰州长江大桥专家技术组组长冯正霖强调,参建单位、技术专家、指挥部(业主)要加强互动,泰州长江大桥建设指挥部要积极主动地向专家介绍大桥建设情况,特别是碰到技术难点问题时,更要及时地向技术专家组反映,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法,让各位专家了解大桥的情况,以便更好、更及时地发挥他们的技术咨询作用;各位专家要以对工程建设高度负责的精神,积极为大桥建设献计献策,提供技术咨询,推动大桥科技创新工作。

我国每建一座桥梁都是一个向上攀登的过程,每一座桥都吸收了已建桥梁的经验和教训,使桥梁建设技术不断创新,并有新的突破。这其中,专家技术组制度的建立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促进了建桥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突破,促进了建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才队伍的不断壮大,推动着中国桥梁建设由“做大”向“做强”迈进。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