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 成果回顾 >> 公路 >> 跨江大桥
 
 
用“规范”检验人生
日期: 2009-07-16 09:00:16 浏览次数: 字体:[ ]

  本期人物:王库,今年29岁,2001年参加工作,先后担任了试验员、试验室副主任、试验室主任。他以对工作、对事业执着的追求,通过默默的奉献,用做人的“规范”来检验着自己的人生。

  王库参加工作以来,特别是在试验检测这个岗位上工作的8多年来,他爱岗敬业、团结同事、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用自已的实际行动感染着身边的每个人。工作中,他任劳任怨,圆满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生活上,他朴实无华,面对人生困难、从不抱怨,从不愤懑,积极向上。他始终认为,不管干哪一项工作,只要有责任心,就能干成事、干好事。

  2001年刚进入试验室工作的日子里,为了尽快掌握工作技能,他尊重师傅、勤学苦钻,先后学习了砂石、沥青、水泥等各种原材料及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等大量规范书籍资料,不懂之处,他虚心请教一些老师傅。几年下来,记录了10多本详细的学习笔记,终于熟练掌握了试验检测的理论及各种试验的实地操作。

  随后,他参加了西安铁路职工大学铁路试验技术培训,并取得了公路试验检测工程师和铁路试验检测员资质证书。由于工作出色,2004年在江苏省沪宁高速公路扩建工程HN-LM10标被任命为试验室主任,挑起了项目部工程质量试验检测的重担。

  八多年时间里,王库先后参加了江苏省宁宿徐高速公路R21标、润扬大桥南接线I3标、沪苏浙高速公路23标、湖南省潭邵高速公路38标、邵怀高速公路40标等多个项目。“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搞工程建设,就是要对国家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工程试验检测无疑是工程质量的关键控制环节,但这也是一项既脏又累的苦差事。自2008年10月,王库随第一批人员进驻泰州大桥F03标项目,在条件异常艰苦的环境下,他带领一班人加班加点,仅用了一个月时间,就按照业主的要求调试好了各种设备和仪器,完成了标准工地试验室建设任务,通过了验收,做好了开工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原材检验、现场控制任务非常繁重,尽管试验人员少,为了给工程施工提高良好的试验检测保证,他和试验人员每天在工地和试验室之间都要奔波几个来回,经常在工地上一呆就是一天。业主、监理、检测中心随时还要取样抽查,合格后方可计量。试验工作任务艰巨,桥涵、桩基全面施工时,单是混凝土试块平均一天作要达到上百块,工作量大,无疑再次增加了试验室工作的难度。鉴于此,他合理调配资源,安排专人到现场为每天的钻孔桩混凝土和梁场做试块。为了便于采集准确的试验数据、及时监督指导拌合站和预制场的工作,他主动要求在小泡沙岛拌合站建起了工地现场试验室。

  工作中,他积极学习,翻阅熟悉施工图纸,了解工程概况和施工要求,配合物资部门考察、选定料源。为了选定合适的砂石料,不知跑了多少路、找了多少个地方。带领检测人员装包抬回试验室压碎值、级配筛分等各项指标,搞的一个个都成了土人。

  在与试验室其他人员共同工作中,他又竭尽所能,用心帮助,注重培育新人。有问必答,遇到争议,互相探讨,共同进步。空闲时,就抓紧时间补充理论知识,复核试验数量,不懂就问。

  “热爱家庭是一个人的本能”,但一个人如果不爱岗敬业,专心工作,成就一番事业,既是对企业,同时也是对个人、对家庭的不负责任,这样的人生注定是失败的。王库也是富有感情的人,他深爱着自己的家庭。但他更钟爱自己的工作,以对企业、对事业的高度负责,把“恋家”的本能抛在了脑后,让身边的同志为之感动。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虽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王库时刻用他做人的准则和“规范”来检验自己,指导自己,他立足本职工作,通过所做的这些“小事”来展示了当代职工朴实无华、勇于奉献的精神风貌,谱写了当代中国建桥人的风采。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