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近期国内接连发生运营桥梁垮塌和在建桥梁质量安全事故情况,为进一步加强全省农村公路桥梁建设质量监督管理,根据《关于对全省部分农村公路桥梁建设工程进行专项质量督查的通知》(交质铁〔2011〕7号)要求,省厅质监局于2011年9月20日-9月25日,组织对全省部分农村公路桥梁建设工程进行了专项质量督查。督查组在现场督查过程中就发现的问题及时与各相关单位进行了沟通和反馈,督促其及时整改。现将质量督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督查依据
(一)《公路工程质量监督规定》(交通运输部2005年第4号令);
(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三)《江苏省公路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实施方案》(苏交质〔2009〕28号);
(四)《江苏省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管理办法》(苏交质[2003]68号);
(五)《江苏省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实施细则》(苏交公[2003]104号);
(六)《江苏省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指导意见》(苏交公[2004]56号);
(七)有关设计、施工和监理规范;
(八)工程设计及合同等有关文件。
二、督查内容
根据2011年度计划以及各市的实际建设进展情况,本次桥梁专项质量督查共抽查了南京、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淮安、扬州7市14县(区)的35座农村公路桥梁建设项目,其中完工项目25个,在建项目10个。
(一)外业主要抽查了结构物混凝土强度、立柱竖直度、钢筋保护层厚度、主要结构几何尺寸、轴心偏位、外观质量以及现场质量管理情况等。同时根据现场情况对在建桥梁所用的部分原材料进行了抽检。
(二)内业主要抽查了从业单位质保体系建立和运行情况,现场施工、监理单位及人员资质情况,施工自检和监理抽检情况,以及内业资料整理、归档的规范性情况等。
三、要求与建议
(一)结合近期国内接连发生运营桥梁垮塌和在建桥梁质量安全事故情况,各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认真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进一步加强质量监管,加强桥梁建设质量管理制度建设,加强对现场建设单位的考核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现场建设单位质量管理水平,切实提高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耐久性、安全性,保证其在设计使用年限内安全、可靠。
(二)进一步提高质量保证体系运转效果。各有关单位要根据所管工程特点,把“质量零缺陷”目标细化落实到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分项工程、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将质量责任制落实到每一个参建人员,对于淮安涟水县、楚州区,扬州高邮市,南通海安县部分桥梁工程责任制落实不到位情况进行通报批评,要求立即整改到位,切实规范质量行为,保证质保体系的建立、运作不流于形式,不浮于表面。
(三)对本次督查中发现的南通海安县周机西桥湿接缝里填充梁秸秆、淮安楚州区南支河二桥湿接缝里填充泥土、淮安涟水县二干河桥和南通海安县周机西桥所有台帽没有设置支座垫石的问题,提出通报批评,请相应建设单位立即组织整改到位,并根据有关规定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确保工程质量。
(四)对本次督查中发现的混凝土回弹推定强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请相关建设单位立即组织进行混凝土强度取芯检测试验,对强度不合格构件必须进行返工处理,并严肃处理,确保结构安全。
(五)对于立柱竖直度不满足设计要求、构件几何尺寸合格率低的问题,请建设单位组织相关设计单位进行认真复核计算,不合格工程必须进行返工处理,不留质量隐患。
(六)对于支座脱空问题,请建设单位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检查,采取必要措施,立即处理到位,保证桥梁运营安全。
(七)进一步加强混凝土保护层质量控制。请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落实工序责任人制度,进一步提高施工工艺水平,切实提高构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合格率,确保混凝土耐久性。
(八)针对本次检查护栏出现竖向裂缝的情况,请建设单位组织分析原因,妥善处理,不合格工程坚决进行返工处理,确保结构安全。
(九)进一步加强试验检测和内业资料管理。各有关建设、施工、监理单位要进一步强化农村公路桥梁内业资料管理工作,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试验检测操作,确保试验检测数据的科学性、真实性和准确性,确保内业资料客观、规范反映工程实际。对于本次检查中发现的相应问题,请相关建设单位,举一反三,认真进行整改。
(十)切实加强原材料质量管理工作。对钢材、水泥、集料、锚夹具、连接器、外加剂、波纹管等原材料要强化进场检验控制,所有材料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坚决杜绝边检验边使用以及未检验就使用的违规现象,检验合格的材料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存放、保管和使用。严禁使用锈蚀严重的钢材,发现不合格的原材料必须立即清退出场并做好记录。
(十一)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桥梁安保设施。完善安保设施是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的要求和预防各类交通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对于主体工程完工及未完工的项目,各市建设单位要及时督促相关单位进一步完善各项安保设施,严格按规定设置必要交通标志,切实保证农村公路的安全使用。
(十二)从本次督查情况来看,农村公路桥梁建设工程的施工精细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各建设单位必须要从桩基定位与钻孔,模板的制作与安装,钢筋加工与安装,预应力管道的安装、保护以及压浆,混凝土浇筑、养护,混凝土接合面凿毛、梁板湿接缝浇注等重点环节上强化管理和检查。同时要加强对一线技术工人和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力度,并建立相应的考核奖励机制,确保各项质量要求和措施落到实处。
(十三)针对本次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请建设单位组织相关单位进行认真、全面地整改,整改结果请报各市质监站。请各市质监站会同市农路办核查后,将整改情况汇总书面报厅质监局。
二O一一年九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