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市交通主管部门和省交协的部署要求,尤其是省交通厅游厅长的指示,我市交协汇同市运管处,组织相关人员,集中了一段时间,对我市货运与物流企业情况进行了一次认真的、比较深入的调研,不仅摸清了企业情况,而且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启迪和教育,深感企业发展不易,分享成果非常荣跃。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企业现状和主要特点
徐州是江苏的北大门,位于苏、鲁、豫、皖交界的淮海经济区中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依托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等,特别是市委、市政府从长远着想,从全局考量,从潜力着手,高度重视,大力推动货运与物流业发展。目前,总体情况较好,发展较快。在货运能力大幅提高的基础上,货运结构逐年调整,货运辐射和服务的范围逐步延伸和提高,不同经营模式和规模的货运与物流企业初具规模,铁、公、水多种联运体系基本形成,物流园、物流中心和农村物流示范点三级物流体系初步发挥作用,货运与物流业作为徐州市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并且显示出了强劲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2010年完成货运量13714万吨,同比增长21.37%;完成货运周转量1724610万吨公里,同比增长22.28%。2011年1—3月份完成货运量3166万吨,同比增长18.20%;完成货运周转量382000万吨公里,同比增长18.30%。
全市营运货车总量持续增长,拥有各类货车55035辆,专用车辆增长显著,集装箱、罐式货车、厢式化车分别增长150%、85%和57%。
运输业户42368户,户均车辆1.3辆,目前全市拥有100辆车以上的大型企业25家,58.71%的企业盈利;中型企业144家,56.81%的企业盈利;小型企业264家,63.98%的企业盈利;个体散户盈利率达65%;从调查表反映出:大中企业管理比较规范,各种成本加大,企业盈利率较低(具体情况参见调查表)。
主要特点是:
⑴总体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徐州市全社会货运量为11348万吨,1980年到2004年货运量增长了近六倍,年均增幅达8.58%,2010年公路货运量超过全社会货运量的一半。据测算:
未来十年内道路货运市场仍将进一步繁荣,货运总量将由2003年的5052万吨上升到2015年9798万吨,年均增长高达568%,不断壮大的道路货运市场规模将对淮海经济区甚至周边区域产生更大的辐射作用,同时也对货运市场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⑵总体运力结构逐步调整和优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层次的不断提升,大批高质量的工农业产品对货运服务水平、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大力促进高效、优质的厢式货车、集装箱车、特种作业车、多轴重型车辆的发展是重中之重。此外,新型公铁、公水、公铁水等多种联运方式的推广也必将加快推动市场专业货运及运力结构的调整与发展。
⑶市场经营主体呈现多远化
改革开放以来,徐州市道路货运市场经营主体呈现出多元化、规模化成长的趋势,初步具备了货运市场主体多元化的特征,并且随着道路货运市场体系的不断健全及竞争的逐步有序,新型货运企业作为一种适应道路货运市场发展趋势的企业将更加壮大,凭借其相对完善的管理体制,能够取得更大的市场竞争优势和生存空间,进而通过市场淘汰,形成有很强竞争力的现代化道路货运(物流)企业。
⑷道路货运市场向集约化、规范化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发展,道路货运市场需求将逐渐发生“质”的变化,从要求“运得到”向“运得好”转变,在这种趋势下现有道路货运经营主体“多、小、散、弱”的状况将不再适应未来货运市场需求的变化。因此,把集约化经营、规范化发展作为徐州市道路货运市场发展战略的主要取向,通过市场经营模式、运作秩序、竞争方式和利益分配模式等各方面创新和调整促进整个货运市场的发展。
⑸市场服务功能日益充实与丰富
随着经济的发展,小批量、多品种、高价值的货物越来越多,在运输的时效性和服务质量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满足市场需求变化的前提下,通过道路货运市场经营主体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延伸服务范围,从提供单纯的货运、仓储服务转向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以及信息服务等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运输及物流服务,进而不断促进道路货运市场服务功能的日益充实与丰富。
⑹物流基础设施初具规模
目前,我市物流企业与铁路、公路、场站、海关、工商、银行、邮政之间的物流信息网络平台已初步形成;物流专业化设施(运输枢纽场站、仓储设施)基础雄厚,道路四通八达,场站仓储星罗棋布;物流专门化设施(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集聚化太势初显,初步形成五大物流基地。
二、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经过近几年的市场竞争与发展,徐州市道路货运市场已经具备向现代货运市场转型的基础,拥有了一批具有一定竞争力和区域知名度、较大规模的运输企业、仓储企业、区域货运配载中心、专业货运企业以及货运配套信息服务企业等,并且出现了以丸全外运公司为代表的外资、合资企业,加速了道路货运企业的规模化、国际化进程。另外,制造业和流通业的大型企业加快对自身运力的整合,外包部分货运业务,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徐州市的货运市场需求,货运需求的膨胀和货源结构的多样化在客观上也要求道路货运市场逐渐从发展初期的粗放型扩张为主转向集约型发展,道路货运企业需要通过改组、兼并、联合、股份制、承包、租赁等多种形式,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同时逐步拓展企业的服务内涵,加快物流服务、快速货运等新型服务形式的应用与发展,这是必然趋势和方向。然而,在我市道路货运市场也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一是货运市场经营业户的平均规模小,经营服务功能相对单一,缺少大型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综合货运、物流企业;
二是货运市场资源过于分散,缺乏有效的机制推进道路货运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其直接后果是行业内资源浪费现象普遍,增加了行业整体的运行成本;
三是货运市场缺乏行业协调自律和引导管理,现有占市场绝大多数的个体货运业户经营欠缺规模效益,易于诱发市场的无序竞争,个别业户爱到经济利益的趋动,甚至进行欺行霸市、垄断货源等违规操作,损害了货主的财产安全,导致整个行业信用水平和协作水平下降,经营风险增加。
从物流企业发展情况看:
一是物流企业数量较多,企业规模较小。
徐州物流企业经营规模普遍偏小,全市概念类物流业4万余家,其中有一定经营规模和物流设施装备水平的仅10余家,其余多为小散业户。
二是物流总量较大,企业分布零散。
2008年全市物流企业营业收入258.18亿元,占全市GDP的12%,占服务业生产总值的35%。全市实现货运总量29753万吨,货物中转量达1150万吨。但是,物流园、点遍地开花,配货站星罗棋布,难以形成规模优势。运输方式衔接不畅,中转环节多,成本大。同时物流企业与制造业相互脱节,形不成供应链体系。
三是行业管理有待规范。
目前我市物流企业内部仍然存在竞争无序、行管不力,“四无”(无执照、无场地、无装备、无资金)现象,缺乏统一的领导组织和协调机构,行业管理有待规范。
三、发展思路及建议
为加快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打造货运物流大市,实现资源型城市平稳较快转型,促进货运物流业又好又快地科学发展。我们的发展思路是:
㈠推进物流基地建设,建成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农村物流示范点三级物流基地体系。
三个物流园区,分别是:
淮海物流园区——占地116亩,总投资1.8亿元。是集采购、销售、配送、会展、交易、电子商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医药专业物流中心。
金山桥物流园区——一是徐州宏康物流有限公司,占地200余亩,主要设施:23000平方米的综合物流库、34000平方米的海关集装箱查验场地。公司业务涉及:报关、报检、海空运订舱、包装、仓储、保税、配送、拆装。公司将依托港口建设大型集装箱堆场、B型保税区,逐步形成公、铁、水联运物流园区。二是江苏宝通物流中心,规划用地1700亩,规划总投资6.1亿元,规划为公、铁、水三种运输方式相结合的物流场站。目前,6.8万平方米的仓储已投入使用。
万寨物流园区——占地727亩,总投资5.7亿元。该项目为公、铁、水三种运输方式相结合的物流场站,目前物流交易大楼建设完成,金融服务中心和仓储设施正在建设中。
6个物流中心,分别是香山物流中心、徐州城东物流中心、九里物流中心、贾汪徐州工业园区物流中心、贾汪双楼物流中心、铜山经济开发区物流中心。
十二五期间,在已建成4个农村物流示范点的基础上,再建设4—6个示范点,争取使农村物流示范点覆盖全市5县2区。
㈡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做强做大,从传统运输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变,培育龙头物流企业,大力发展多式联运、甩挂运输,创建环保、低碳型货运物流业。
㈢建设货运交易中心,促进货物配载业的规模化和经营形态的升级。
㈣组建货运配送公司,为徐州市市内货物配送业服务,有利于规范徐州市市内货物配送市场。
㈤加强货运源头服务,主要是发挥货运行政管理部门或者行业协调机构对徐州市货运资源掌握的优势,基于货运管理信息平台,为货源企业和货运企业牵线搭桥,向货源企业推荐经营资质等级较高、质量信誉好的货运企业,促进货源企业与货运企业结成合作联盟。
建议:
1、作为协会,一定要积极参与政府和有关主管部门组织的规划调研活动,积极主动地提出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参谋助手和企业代言人的作用。
2、对已确定的省、市交通物流发展重点项目,一定要出台推进交通物流发展的具体政策,督促和检查质点项目建设和政策落实情况,做好促进推进工作。
3、省市级交通部门在年度预算中要列支交通物流发展专项资金,同时争取省、市发改委、省经信委、财政厅等省级及市级财政对省、市交通物流发展的资金支持,建立省、市交通物流发展专项基金。
4、对于纳入十二五交通物流建设规划区域范围的重点物流基地,给予每年不低于300—500万元的资金扶持。对于对省市级龙头物流企业,给予每年不低于100万元的改造资金支持。
5、甩挂运输是一种提高效率、降低设备人员油耗成本、节能环保,发展“绿色环保物流”的运输方式。为促进集装箱运输、甩挂运输快速、健康发展,一要进一步明确”:⑴挂车综合性能检测制度;⑵挂车(集装箱)通行费征收;⑶集装箱运输管理等。二要给予资金扶持,对列入省市甩挂运输试点企业,每年给予政策扶持和资金补贴。
以上汇报,如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