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引航站党总支创先争优纪实
发布日期:2011-08-31 11:56 浏览次数: 字体:[ ]

争当“水上国门形象”第一人

  连云港引航站是为进出连云港港口的中外籍船舶提供引航服务的专职机构, 全站在岗职工41名,其中党员18名。年引领各类船舶7500多艘次。

  近年来,连云港引航人在党总支的带领下,团结全站党员干部职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书记臧玉臣向全站党员干部职工宣讲“水上国门形象第一人”的丰富内涵,要求大家按照“第一人”标准,为中外籍船舶提供第一流服务,要求共产党员在平时的工作中容易看出来,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敢于站出来,在利益诱惑面前廉洁形象树起来,瞄准优质引航、高效引航、廉洁引航目标,不断创新引航技术,不断刷新引航纪录,为推动港口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先后被表彰为全国十佳引航机构、江苏省文明口岸先进单位、江苏省交通系统“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优质服务活动和“迎世博、迎亚运、讲文明、满意在交通”优质服务活动优胜单位,并获连云港市港口发展特别贡献奖。

什么是共产党员?那就是在平时容易看出来的人

  在连云港港口生产建设各项指数成几何倍数增长而引航员的不足不能满足需求的形势下,为了适应引航距离增加、靠泊等级提升、船舶进出港越来越大、吃水越来越深、船舶进出港极不均衡、引航环境愈加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从党员干部做起。通过每月组织一次党员学习和组织生活会,组织党员外出到先进单位学习考察,制作党员先锋岗工作牌等形式,不断强化党员的先锋意识。成立由领导挂帅、党员带头引航的技术攻关研讨组,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工作交流和问题探讨会,根据航道和潮汐情况,研究接纳大型、大吃水船舶,吸取世界航海新技术和船舶引领新成果。有的放矢的安排引航资历长、经验丰富的党员、高级引航员张留成、邹建国等与年轻引航员结成传帮带对子,一招一式地教技术、一船一事地传经验带作风,使年轻引航员较快地适应了新航道、新码头、新船舶的技术要求,有效地提升引航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优质服务水平。开展“远学全国劳模、近学身边典型”活动,向本站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引航员、连云港市劳动模范张留成同志学习,学习他从事引航工作30多年,安全引领各类船舶1万余艘次和热爱岗位、刻苦钻研、精通本职、安全优质服务和创先争优的精神,使他成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标杆。当站开展向灾区群众献爱心和向社会公益事业捐款活动时,张留成把市政府奖给他的3000元奖金全捐给灾区,在党员的带领下 ,全站向玉树等灾区“献爱心”捐款累计66670元,向贫困村提供扶贫资金9万元。

  日常工作中,共产党员严格要求,兢兢业业,带头奉献的形象无时不在。站综合科科长穆正古同志是一个有二十多年党龄且担任科长二十几年的老同志,工作中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经常加班加点,对待工作一丝不苟,被大家称为不知疲倦的老黄牛。

什么是共产党员?那就是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敢于站出来的人

  浩淼的大海,气候潮流千变万化。俗话说“行船三分险”,引航员是一个高风险行业。船舶的技术状况,港口生产环境等不确定因素,随时都可能导致难以预料的事情发生。每当引航工作遇到急难险重时,党总支一班人都是冲在前干在前。2010年春节前,一场大雪使港口气温降到零下12度,海面刮起七级大风,狂浪巨涌,乌云密布,打在甲板上的海浪顷刻间结着厚厚的冰,人在甲板上根本无法行走。5万吨级的“弗罗里达”号货轮突然失去动力,无法从锚地进港。共产党员、副站长曹恩广、潘高华和颜明海在接到紧急救援电话后,立即登上快艇,风驰电掣,直奔事故现场。此时此刻,风高浪急,快艇在风浪中剧烈颠簸,经过1个多小时的航行,终于抵达大船下。面对将近4层楼高的甲板,他们一个箭步,抓住舷梯就往上攀爬,刺骨的寒风夹着冰冷的海水,打在脸上、身上,也浑然不觉。经过7个多小时的斗智斗勇,终于将这艘庞然大物驯服,靠泊到中远船坞进行维修。大船安全了,有两位同志却病倒了。在站领导和党员的带领下,引航员们也都积极投入抢险救助工作。2011318249分,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在值班室响起,这是一个紧急求助电话: 原本正常停泊在码头上的客滚船莲花轮,突遇10级强南风袭击,碗口粗的缆绳全部被刮断,船头被吹向装载有1500吨危险品的翠柏轮,两船相距仅200米。如果两艘巨轮相撞,其后果将不堪设想。情况十万火急!船方请求引航站给予紧急援助……

  此时天尚未放亮,海面一片昏暗。险情就是命令。安全技术科科长、高级引航员邵志伟,正在家中休息,接到电话后,麻利地披上外衣,孤身一人,奔向事故现场。途中,他一边指令码头公司派遣2艘大马力拖轮参加救助;一边用高频电话与船方取得联系,指令船方紧急做好施救准备。登上拖轮到达船边后,他发现舷梯还未放好,时间就是生命,不能等啊!邵志伟急中生智,让两名水手搭成人梯硬是将他“抬”上了客船。登轮后发现“莲花”轮的危险状况比他掌握的更加危急复杂,救援难度更加巨大。他立即向海上指挥中心报告施救方案,迅速部署拖轮工作,安排水手清理海面散落的缆绳,在各方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2个多小时精心操纵,终将“莲花”轮驯服,使其重新安全靠上码头,成功避免一起重大事故的发生。

  中外籍船员这样称赞连云港引航员:真是一支既能吃苦又能战斗、技术精湛、服务一流的团队。

什么是共产党员?那就是在利益诱惑面前廉洁形象树起来的人

  引航员是迎送外轮进出中国港口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中国人,因此被称为水上国门第一形象,一艘外轮就是一块浮动的国土,引航员充当着形象大使,一言一行都关联着国家的尊严。连云港港口是一个典型的外贸型港口,外贸货物占货物总吞吐量近70%。服务沿海经济发展、服务港航企业是引航工作的安身立命之本,而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为船东、代理、港方提供尽善尽美的服务,不图一丝一毫的回报是全站干部党员和群众庄严的承诺。

  由于引航员们的优质服务、高效服务,而为服务对象节省了大笔费用或化险为夷,对方送上一点礼品礼金,或者是请吃一顿饭,这在社会上早已不足为怪,但是在连云港引航站总是被婉言谢绝。

  20104月13上午10时28分,连云港市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引航员、共产党员张留成同志,正在引领15万吨超大型船舶“永辉”轮进港。此时,天突然暗了下来,狂风骤雨猛压过来,视线顿时一片模糊,巨浪掀动着这艘30多年船龄的老旧船舶,航行了没多久,船体由于受到强风、强流的影响,几乎无法继续挪动。虽然在他引航生涯中经常遇到天气突变,船舶进入航道又无法退回的情况,但是这一次,却是头一回。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张留成同志沉着果断地指挥着3艘拖轮,前拽后推,镇定自若地操纵着船舶。经过5个多小时的艰苦奋战,该轮终于顺利靠泊,正是凭借他30年来的引航经验和智慧,避免了一场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事后,代理方提出宴请张留成同志以示感谢,可他婉然谢绝:“你们的心意我心领了,引航是我的本职,做好是应该的。”

  201011月2217时,正在连云港主航道航行的225米长、吃水14.1米的“巴尔迪摩”号货轮载航行过程中,船舶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故障,船方报告主机转速急剧下降,要求停车。此时,引航科科长、高级引航员江玉同处变不惊、沉着应战,他一方面告诉船方停车的严重后果,要求船方一定要保持适度转速,另一方面迅速通知其后相距5海里正全速航行的吃水深达18.06米的“纳维丝”号轮减速慢行保持安全距离;同时迅速向站和海事部门报告请求支援,立即启动应急引航预案,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顽强拼搏,终将该轮安全靠泊。事后,船方感到过意不去,便拿出1000元外币表示谢意。当场被其谢绝,船方不解地说“你们为我们避免了一场重大事故,我们给你们一点小费,完全是出于对你们的奖励。”江科长回答道,“这是我们的职业道德要求,为客户提供安全优质服务是我们应尽的责任”船方翘起大拇指说:“OK,中国引航员真了不起!

  像这样在党员带动下拒绝代理、船方的礼金礼品和宴请的事情不胜枚举。由于干部党员能够带头坚守清正廉洁、默守行规原则,自觉抵制各种违反引航规范和纪律规定等不良行为,因而当有代理和船方向引航站提出赶潮期、虚报到港时间等要求时,站领导和各科长都能事实求是地按有关规定和操作流程办理,形成了全站引航员廉洁自律、竭诚服务的行业风范。

  我们站的18名党员,就是18面旗帜,他们带领着全体引航员一道,日以继夜,奋战在万倾碧波、海天白云之间。

  随着亿吨强港建设不断加快,航道规模不断拓展,码头功能不断提升,船舶吨位不断增长,引航人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也取得了更加骄人的业绩。

  20105月,安全引领吃水深达18.58米的“骑士”轮进港,刷新港口船舶吃水历史最大纪录。

  20101222日300米长、50米宽,满载 20万吨铁矿砂的超大型散货船“欧戴尔”轮,安全成功靠泊88号码头,创造了连云港引航船舶吨位新纪录。

  20113月,最大的集装箱船352.25米长的“艾德里安马士基”号,胜利进出港,刷新了连云港引领最长船舶的历史纪录。

  多次实施了对无动力船舶的拖带引领安全靠泊和大型老旧船舶的安全进出港……数字是枯燥的,数字是乏味的,数字是直白的,但是数字也是最真实的。在岁月的年轮里,正是这些引航勇士用数字记下了一个又一个的精彩瞬间;用数字谱写了一曲又一曲的动人篇章;用数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引航奇迹。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心潮澎湃、锐意进取的连云港引航人,勇立潮头最前端,用赤诚的心擎起引航的风帆,承担起时代赋予的新使命,无愧于“水上国门形象第一人”。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