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全省公路路况水平,给百姓提供更好的出行条件,“十二五”以来,我省公路累计投入普通国省道大中修及预防性养护资金40亿元;投入危桥改造资金5.2亿元;投入配置养护应急机械设备的省级资金3.5亿元。科学、合理的资金配置为实现公路养护的规划目标提供了强有力支撑,保障了全省普通公路在不断提升管养品质过程中稳步走向现代化。
——这些资金投向的依据,来自于该省以信息化、智能化引领公路养护管理现代化,通过覆盖全行业的“一网、一图、一平台”信息化基础工程体系,实现现有数据系统与公路养护分析平台CMAP 的无缝对接,依托“大数据”平台实现全资产管理和养护投入精准判断的科学决策。
经验决策变身数据决策
公路养护的科学决策涉及到路况水平、服务水平以及资金投向、投资效益评估等诸多关键性元素,因而是一个敏感度很高的复杂问题,在现代社会科技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为了结合省域路网较发达特点不断提高公路养护的科学决策水平,我省以大力推进公路养护信息化建设为动力,积极探索求进,经多年不懈努力,实现了公路养护决策依据由传统经验型为主向信息化“大数据”为主的华丽转身。
为与时俱进提高公路管养水平,从2000年到2007年,我省采用定期调查和实时更新相结合的方式,构建起了公路基础数据库,并按照相关规范要求,以南京和徐州市为试点,采用目测和仪具量测方法,在普通干线公路上进行了人工检测为主的路况数据采集和评定,同时通过自行研发的决策树方法,设定出养护对策和需求,养护资金分配,养护工程项目规划等基础内容,为公路养护的科学决策创造了重要条件,并逐步推广到全省。
然而,人工检测在尺度统一、效率等方面毕竟有其局限性,公路事业在新的历史时期突飞猛进发展,对路况等数据的把握自然也面临诸多挑战。2007年,交通运输部颁布了《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为适应这一转变,我省的公路养护决策很快进入到规模应用阶段,在下发并落实公路基础数据更新管理办法等指导性意见的基础上,推进了检测与评定工作的专业化、自动化,实现了公路技术状况评定、养护计划制订、养护投资效益分析评估等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公路预防性养护和全寿命周期费用科学测算奠定了重要基础。
由于连续8年坚持开展普通干线公路技术状况检测工作,我省积累了多达9.9万公里的路况“大数据”,基于此,从2010年开始,该省开始促进公路养护决策向深化完善阶段的延伸。公路部门在加强科学决策制度化建设、细化决策因素研究的同时,积极深化“大数据”挖掘和信息化平台整合,充分利用历史数据资源,提出了海量数据存储和管理的方法,建立起了养护资金与路况水平的关联模型;同时还选取无锡、苏州、南通、徐州和连云港等地市,试点编制了地市级公路养护管理现代化实施计划和工作方案,在“微路网”养护决策层面上,逐步探索出区域路网科学决策的新途径。
科学决策提升管理效能
传统的公路养护决策是以人工调查、主观决策为主的经验型决策模式。这种模式在过去路网规模小、养护资金少、养护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的年代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其主观成分重,缺乏系统的科学规划,只考虑现状忽视长期效果的弊端也造成了养护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等问题,同时由于燃油税费改革后,公路养护资金已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管理,缺少客观路况数据和科学养护分析依据的养护预算编制,已越来越难以满足政府公共财政管理和公路养护管理发展的要求。在此情况下,依托于信息化“大数据”的养护科学辅助决策在有效转变公路养护管理发展方式的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新时期的公路管养效能。
当前,我省正逐步进入周期性公路养护高峰期,加之公路交通流量特别是重载交通量的持续、快速增长,公路开始面临集中大修和改造的压力,养护任务极为艰巨。在新的形势与挑战面前,完善的公路养护技术体系、高效的公路管理决策水平无疑为公路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性支撑。
绿色养护推动品质提升
以“节能减排,循环利用”为战略定位,泰州近年来搭乘科技“顺风车”,大力推进“绿色养护”战略,至今年6月底,先后完成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50公里、面层冷再生路面15公里、稀浆封层路面超33公里;常州武进采用“绿色银行”方法以绿养绿,将环湖东路建成了全省首条低碳示范路……
这是各地积极贯彻省公路部门有关节能环保推进公路大中修项目决策的成效剪影。为了适应形势,推动交通发展方式的转变,我省将实行“绿色养护”作为科学决策的考量要件,通过汇集相关数据,专门建起了全省公路养护工程节能减排综合效益模型,在方案比选时不仅考虑技术可行性的经济因素,其能耗和排放也成为决策因素之一,为提升、优化公路大中修养护品质、履行公路行业的节能减排社会责任搭建了新平台。
决策是否科学决定着公路养护品质是否优良,正因为此,全省公路部门在实施决策过程中,总是注意从严、从细入手,力求规范准确、合理到位。严谨的路况数据采集、技术状况评定、养护质量标准选定和养护需求分析,为公路部门的科学决策奠定了坚实基础;精准的区域路网养护对策分析、养护计划编制和工程方案设计,为决策的顺利实施创造了充分条件;严格的招投标管理、质量管理、经费管理、工程验收管理及决策实施后的绩效考核、效果评估,为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持……凭着这些环环紧扣、不断创优的流程运作,我省的公路养护决策更好地适应了交通发展战略的需要,进而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吴其盛 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