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12日凌晨6时,盐城市盐都区龙冈镇黄庄公交回转场灯火通明,伴随着一声“出发”的指令,由该镇连通市区的3路公交车在此始发。车辆的启动声、喇叭的呼应声标志着盐都最后一批14辆车型较小且发车间隔时间较长的农村公共客运班车正式停运,取而代之的,是覆盖盐都城乡的大容量、无限时绿色公交车。
镇村公交的畅行,与近些年来江苏省农路提档升级工程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一利民工程的深入推进,使得“出门就是水泥路,抬脚迈上公交车”的美好愿景成了全省广大农民的出行常态。在此基础上,今年,我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再发农路提档升级之力,拟在全年完成农村公路投资50亿元,新改建道路5000公里,改造桥梁1300座。
需求为追求 圆梦十二载
以“百姓的需求即我们的追求”为理念,2003年至今,我省公路部门在近十二载春秋中,不断提升农村公路的质量标准、建管水平,将全省十余万公里农村公路建设成了名符其实的“民生路、致富路、连心路、文明路”。
截至2014年,全省已建成县道 23533公里,乡道 52776公里,专用公路166公里,村道 66478公里;仅去年一年,就新改建道路便达5630公里、改造桥梁1478座,完成总投资59.4亿元;同时实施了农村公路安保工程项目235个2027公里,创建县道文明样板路及安保工程示范路304公里,建成省级乡村公路管养及安保工程示范镇20个。这些,大大地改善了农村生活条件,为农民兄弟的出行提供了安全、便捷的服务保证。
金丝银线穿沃野,一条条通村达户的乡村路,运出的是太湖的大闸蟹、宝应的莲藕、沭阳的果木;迎来的是农家乐的客人、五百强的投资、村民们的笑声;圆的则是农民的致富梦、小康梦、中国梦。
便民更利民 提档再升级
农路的建设不应只停留在让农民走出乡村的层面上,更要让他们走得快,走得好。这是农村公路提档升级的需求所在,也是农路“建管养”三足鼎立发展所对应的时代要求。
2015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在便民出行方面,要新建改建农村公路4000公里、桥梁7000座。为此,江苏省交通运输部门秉持适度超前、分布实施的原则,提出将在年内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50亿元,新改建道路5000公里,改造桥梁1300座(仅指提档升级项目),完成撤渡建桥15座,以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改进和提升公路交通服务,让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江苏公路发展成果带来的利好。
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的重点目标是保障镇村公交、校车以及城乡客运班车的安全通行,同时兼顾新规划的布点村庄道路通达、跨区作业农机转运等要求。为此,省交通运输厅及厅公路局相关负责人在有关“江苏交通”的访谈节目中明确表示“全省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拟分两个阶段实施。从全力保障镇村公交发展计划目标顺利完成的角度出发,计划2013-2015年3年间汇集人力物力财力,超前推进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
平安系心安 路网保畅达
“这座白马河桥年代久远,以前桥面上有了裂缝,桥下就是白马河,小孩子们要过桥去上学,每次走在桥上我们都很担心。”徐州新沂市合沟镇彭庄村的住户指着210县道和合窑线交界处的桥梁,回忆着以前的危桥情况,“去年老桥被拆除,现在的新桥又宽又结实,全是混凝土的,再也不用怕了!”
村民的切身感受,折射出了公路部门的“平安”追求维系农民兄弟“心安”愿望的现实。
江苏号称“水乡”,全省有十数万座桥梁分布在城镇、乡村,作为“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安全状况反映着路的质量和百姓所能获取的平安指数。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工程,正是为了让这些桥梁都能成为安心桥,从而铸就百姓的幸福路。伴随着农路农桥建设的不断推进,路上的车流量也在急剧增加,这些车虽然为百姓生活奔小康“加了速”,但也给群众出行增添了不少安全隐患。
为了让老百姓们走得心安,公路部门特别要求一定要不折不扣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的意见,在实施全省农村公路安全畅通工程,不断提高农路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的同时,大力推进“平安公路”建设。为此,今年我省将实施县道安保工程500公里,在苏南、苏中、苏北各开展一个“农村公路安全畅通示范县”试点,并建成省级乡村公路管养及安保工程示范镇20个。
农路十年结硕果,致富花开惠万家。以农路建设十多年取得的卓越成果为基础,江苏省新的农路发展战略前景灿烂、任重道远。在新常态下、建设新的江苏农路景观,五千里农路建设目标只是个开端,也是个过程,更是全省公路系统在推进“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的必经之路。(舒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