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古镇路通换来客如流
发布日期:2015-05-21 00:00 来源:省公路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徐州新沂窑湾、贾汪潘安湖、铜山吕梁山都统称为古镇。然而,与苏南的众多古镇不同,人们除了孤寂荒凉外,对这些景点不会有更多的记忆。如今,这一情况发生了改变,昔日的荒凉之所已是集古镇、水泊景观等于一体的旅游景区,成为地方经济增收的新引擎。这一切,不仅归功于政府大力开发当地的旅游经济,更要感谢一条条通村达户的乡村公路。

新沂的一条路招来桶装金

“五一”期间,新沂的窑湾古镇火爆异常,这与当地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近年来,新沂以农村公路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决策部署。围绕“一山一湖一古镇”旅游道路建设需求,该市先后确立了30多项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新改建农村公路2100公里,高等级公路300公里,特别是山水大道、环湖大道、古镇大道、249省道、323省道、205国道等骨干线路的提档升级,打通各个景点最后“一公里”等工程顺利竣工,使各景区间形成了快速通达的“互联网”,为全市旅游产业的兴起增强核心竞争力。

一条条便捷乡村公路的建成,不仅改变了沿线百姓的出行方式及生活状态,而且成了为民致富的产业路。目前,在该市2100公里乡村公路网内,已形成了国家4A级景区两家,有天工花木、金锋农业园、窑湾华棠绿豆烧、瓦窑农博园等8家省四星级旅游农村示范点和1家省工业旅游示范点。邵店万亩板栗园、双塘圣泉湖、古墩农民乐园等集休闲度假、种植、采摘、农耕、垂钓为一体的特色乡村旅游,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

贾汪的一条路揽来车载银

5月1日,在贾汪潘安湖风景区,满身彩虹的长跑队伍、全国航空模型公开课、刺激昂扬的飞行表演、激烈紧张的航模竞技比赛等,琳琅满目的景区节目让人目不暇接。

长长的彩跑队伍中,49岁的陶树清来自山东菏泽,平时工作繁忙,基本没有时间旅游散心,今年“五一”小长假,他本想带老婆、女儿去大连观海,但女儿执意要来徐州贾汪看“中国最美乡村生态湿地公园”。来到贾汪后,他感叹不虚此行,并打算利用两天时间把大洞山、督公湖、宗庄生态农业观光园等景点看个够。

一直以来,务实的贾汪交通人本着哪里有景区,哪里就有便捷通畅道路的宗旨,高效、快速地建设乡村公路。早在5年前,贾汪区委、区政府决定开发潘安湖风景区,贾汪交通部门主动承担“路先通、多通路”的重担,在2011至2014年间,先后完成潘安湖景区一期西入口至310国道段道路改造、徐贾快速通道建设、利大路西迁改造工程。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目前,潘安湖二期周边道路连线工程正有序推进,茱萸路、督公湖景区与252省道连接线、花溪路、朝阳路等10多条景区线路被相继打通。

一路通,揽来百车银。据统计,五一期间,贾汪共接待来自外地的游客近7万,旅游收入达14000余万元,有效助推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铜山的一条路引来地生财

“五一”前夕,在革命老区铜山区的伊庄镇马集村,人们放眼望去,村后原本光光秃秃的老狄山,早已被水蜜桃、麦黄杏、红果树等点缀得五彩斑斓。

远处的红果园里,勤劳的农民正忙着给果树除虫、施肥。近处的水蜜桃园,从高处远眺就像一张粉红的巨型大地毡铺在美丽的山坡上,给周围的山山水水平添了许多春色;近看,一朵朵水蜜桃花竞相开放,有的已经在树干上留下了一个个小毛桃,表面裹着一层短短的绒毛,青里泛白,白里透红。这边黄彤彤的一片麦黄杏树下,吸引着众多来自徐州市区的游客采摘。站在自家麦黄杏树下,村民马建华一边忙着招揽生意,一边高兴地说:“想不到,快入黄土的人了,还能享受到家门口挣城里人钱的乐子。”

铜山区地理位置优越,境内虽有吕梁山、拔剑泉、悬水壶、月亮弯、喻继高纪念馆等众多旅游景点,但因道路不畅,极大地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该区交通部门及时调整农村公路规划建设布局,利用3年时间,先后将悬水壶东路、张农路、吕梁风景区旅游公路等10多条通往景区的道路打通,造福了沿线百姓。

徐州农路建设硕果累累,真可谓“一条通山路,招来众车财”。(郭爱华)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