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过境,雨借风势,一路狂扫……伴随着风力的不断加大,江苏各地迅速进入联动应急状态,崇启大桥实行了一级交通管制;苏通大桥、绕越高速公路对通行车辆做出限速规定;通常、镇扬等7处长江公路渡口临时停航;与此同时,全省各地公路部门纷纷闻“风”而动,第一时间组织抢险人员投入到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中,一处处险情被排除,一条条受阻的公路恢复了畅通……
这是今年第9号台风“灿鸿”途经江苏时的情景。在7月10日和11日两天的“抗风”时间里,各地公路部门在省路网指挥中心的统一安排下,共出动人员5236人次、路政巡查车598辆次、养护巡查车495辆次,投入应急抢险机械349台次,实施路障清除作业230起。由于事前准备充分、事中处置得力,在恶劣气候条件下,江苏全境交通始终保持着遇险即除、安全畅达的良好状态……
运筹帷幄、临阵不乱;上下贯通、应对有方——这样的成效,得益于我省通过不断强化路网调度与服务应急体系建设,全面提升路网运行服务水平的战略举措。
“一体化”实现内联外通
公路安全保畅是一篇内涵丰富、立意高远的大文章,要将其做实、做深、做精彩,就必须结合实际,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开拓创新。
江苏地处以上海浦东为龙头的“沿江工业经济走廊”前沿带,作为长三角经济板块的重要省份,这里无论是人口密度还是公路建设密度,都居全国各省区之首。因此,在现代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公路客货运输车辆猛增的情况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已有的良好基础条件,加快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步伐,不断提升路网保畅保通、服务百姓出行需求水平便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此,进入“十二五”以来,江苏公路系统将最大限度发挥现有公路基础设施服务效能,着力推进行业管理“从建设型向管理养护型转变、从人力数量型向科技服务型转变、从公路单一运输方式向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转变”作为根本,全面实施了以省级公路网管理与服务应急指挥中心为龙头,通过架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内联外通”路网管理体系,实现对全省所有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和重要县道的全覆盖“管理一体化”战略。
按照“纵向到底”的要求,以省、市公路网管理与养护应急处置中心建设为重点,经多年努力,一个覆盖全行业的省、市、县三级公路网管理与应急指挥保障体系得以建立。该体系由一个省级公路网管理与应急指挥中心、13个市级指挥中心、13个长江公路渡口调度中心、11个高速公路路政支队以及85个县公路站、54个高速公路路政大队组成,省市两级均由公路部门实行编制、机构、人员、经费、运行机制、管理规章制度体系“六个落实到位”和高度集中统一管理;县级公路部门也明确了专人负责路网调度管理工作,从而形成了100%覆盖全省公路网的应急管理体系。
按照“横向到边”的要求,全省实施了公路管养节点联网提升工程,覆盖公路各条线、所有管养节点的70支高速公路清排障队伍、51个普通公路收费站、19个干线公路服务区、87个固定治超站点以及年底建成的77个应急处置基地均实时接受指挥中心统一调度安排,并通过推进公路养护、路政联合巡查,实施协同办公,进一步提升了路网服务水平和特情处置效率,降低了成本。
在此基础上,中心进一步健全、完善了一体化的路网管理体制和多部门联动协调机制,建立了覆盖全行业的公路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各条线也与地方政府、周边省份及公安、消防、医疗、气象、新闻媒体等单位建立起了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联动协调的良好互动关系,其中南通通过合同形式,先后与4家应急物资供应企业签订了公路抗击自然灾害时确保所需材料、设备及时供应的协议,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解决了公路部门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行业与社会各方方面面的内联外通,极大地提升了全省公路网的管理与应急处置能力。
“千里眼”提高服务效率
去年7月31日凌晨,睢宁境内普降中到大雨,并伴有强力阵风,导致251省道庆安水库西坡段部分路树被大风刮倒,一辆辆冒着大雨艰难前行的车辆不得不熄火“趴窝”。关键时刻,以“路网110”服务品牌著称的徐州市公路网应急与指挥中心迅速发挥其人、路、网“三元合一”的服务特色,连夜指挥睢宁公路部门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伴随着应急指令的层层下达,抢险队员第一时间冒雨赶到现场,经两个小时的紧急处置,倒伏的路树被重新扶正、填埋、清障,省道交通在天亮前得以恢复……
——这是江苏路网快速反应投入应急抢险的一个镜头。正因为有了上下“一体化”的管理与应急指挥体系,江苏路网以信息技术和管理创新为支撑,凭借远距离监控公路运行状况的“千里眼”和“顺风耳”,统筹促进“路网调度、应急指挥、出行服务和行政监督”四项职能的充分发挥,确保系统功能更好地实现了从管理向服务的转变。
为加强交通诱导,全省各地构建形成了广播、电视、网站、热线电话、短信、可变情报板、信息查询终端、报纸等多方式、全方位的出行信息服务体系,近年来又新增了微博、微信等更加大众、便捷的服务方式。
为提高出行效率,全省加快了收费公路ETC建设,在全省高速公路建成ETC收费道口858个,实现了高速公路ETC全覆盖;普通干线公路收费站也先后实行了ETC 改造,最终完成了过站车非现金联网收费。
为实现同步监控,全省各重点干线公路路段、所有公路收费站、路政执法大厅、治超站、应急处置基地都安装了视频监控,并在186辆巡查车上安装了移动视频等信息化设备。全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113个连续式交通量观测站数据、396辆路政、养护巡查车辆GPS信息、1095路各类监控图像、3700多路高速公路监控图像均可以及时向省路网中心上传,逐步实现了对重要路段、大型桥梁、大型互通、收费站、治超站点等重要部位运行状态的现场监测和预警。
为掌握通行规律,中心加强了对路网运行数据的分析研判,通过对历史数据的跟踪、分析,提前对重要时段、重大节假日的路网运行流量和分布情况作出预测预警,力求为科学决策和公众出行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
无处不在的服务、“视通万里”的监控大大提高了公路部门的管理和执法效率。今年一月,一辆疑似超限车在淮江公路高邮段行驶时,被身带单兵执法记录仪巡查的高邮路政人员发现,他们立即用随身携带的高科技便携式车辆测重仪对其进行检测,仅用半小时左右的时间,便完成了违法超限运输行为的确认,查处情况也同步传输到路网指挥中心。
“成绩单”彰显为民情怀
秉持“更好地为公众服务”的行业核心价值理念,江苏省公路管理部门通过积极强化“一体化”路网体系建设,不断提升路网运行和服务质量,确保了全省路网指挥调度更顺畅,应急处置更有力,监督管理更到位,出行服务更优质,开辟出了现代化路网管理的新天地。
仅2014年,省路网中心就通过短信平台群发路网信息91.5万条次,通过网站发布信息10770条;江苏交通热线“96196”当年话务量达131.4万个,其中“出行咨询”类话务量占比44.29%;江苏高速96777客服热线全年话务量达184.07万个;96777出行网站全年点击率达164.13万人次;苏州公路微博粉丝已突破36万人;南京等地正在积极开展公路与城市两者出行服务信息的融合沟通。
同时积极做好应急指挥与辅助决策工作,当年春节、“五一”“十一”期间,省公路网管理与指挥中心先后处理各单位报表904份,填报交通运输部专项报表1062份。审核上报交通运输部公路阻断信息733条。利用公路网管理与应急指挥系统处理各类路网事件24475条;审核发布信息10061条。
在确保信息快传、服务、监督到位的过程中,深得群众称道的路网服务品牌也应运而生,“江苏交通”门户网站连续9年获江苏省和交通运输部优秀政府门户网站称号;无锡公路“e路畅行”品牌获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示范窗口和全省优质服务品牌等称号。徐州公路“路网110”品牌赢得了社会广泛好评,该市路网中心也获得了国家级“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当然,从高质量路网服务中受惠更多的还是广大车辆驾乘人员。2013年9月,南通市公路处收到一封来自海安久立安全玻璃有限公司的感谢信,告知该公司此前接到一笔业务,要求3天内将一批货物送到启东吕四,可在送货车出发不久,司机从FM92.9南通交通广播中获悉:其车途经的221省道某路段因工程施工已双向封闭,所有经过车辆都必须绕行通过。而该司机对当地路况又不熟,情急之中,就拨打了南通公路处的电话,接电的市路网调度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当即隔空为其一步步指明了前行路线,并对因公路施工给车辆通行带来的不便表示了歉意。这件事后,该公司就专门指派人员注意收听、收看公路部门发布的路况信息,从而为单位出行车辆提前制定了通行路线,避免了因信息不畅带来的经济损失。
一份公路路网应急、保畅成绩单,见证的,是出行车辆一路春风的欢畅;彰显的,是公路部门真诚为民的情怀……(吴其盛 王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