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飞架“连心桥”——淮安武黄线京杭运河黄码大桥建设纪实
发布日期:2016-04-20 00:00 来源:省公路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2014年6月26日,在武黄线京杭运河宽阔的河面上,当高耸的钻机开足马力,打下第一根钻孔灌桩时,一项淮安全市上下期盼已久的民生工程正式开工了。

2015年12月30日,经过18个月的艰苦奋战,一座崭新的大桥犹如黑色的巨龙横卧在这舟楫如梭的“黄金水道”之上,颔首恭迎八方来客,预示着黄码大桥新桥半幅正式建成通车。

2016年2月27日,伴随着挖掘机铁壁挥舞,货车进进出出,几十名工人头戴安全帽来回穿梭,黄码大桥老桥正式开始拆除,新桥南半幅正式开工建设。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这座桥仿佛是一个孕育的生命,在社会各界的殷殷期盼和建设者们的合力攻坚下快速长大……

翘首期盼诉心声

家住黄码乡运西村的老人张年华,平时负责接送孙子上学、放学,几乎每天都要从桥上经过。站在半幅的新桥上,老张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和欣喜:“以前的老桥破破烂烂,桥面坑坑洼洼,来来往往很拥挤也不安全,每次接送孙子都提心吊胆。现在这桥多好,又宽敞又平坦,骑车走在上面心里非常的踏实,等另一半建好之后,接送孩子就更安全了,政府真是给咱老百姓办了一件大好事。”

老张的一席话,道出了沿线居民多年的心声。黄码大桥位于京杭运河上,是连接淮安区与清浦区的重要通道。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交通量的日益增加,陈旧年迈的老桥病害愈发严重,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危桥;同时,老桥主跨仅60米,通航孔已不能满足当前航道的通行要求,坊间对改造该桥的期盼十分迫切。

急群众之所急,做群众之所盼。经人大、政协两会代表提案,市政府决定对该桥及其接线进行改造,并将其列为全市中心城市建设重点项目。根据设计方案,改建后的新桥长961.04米,宽31.5米,为双向六车道城市次干路标准,工程估算总投资2.87亿,计划于2017年6月底前建成通车。该工程建成后将进一步改善京杭大运河通航条件,充分发挥武黄线城市次干道的重要作用,彻底解决两岸群众出行难题。

攻坚克难话豪情

自古以来,铺路架桥伴随着困难与挑战,承载着压力与艰辛,考验着建设者的胆识和勇气。

黄码大桥建设之初,安全、技术、工期、拆迁等一串串难题接踵而至。比如大桥位于最繁忙的通航水域,在保证航道正常通行的情况下,安全拆除老桥危险系数大,安全管理形势严峻。交通不中断,大桥交通量密集,必须尽量缩短工期。新桥桥梁主跨145米,桥梁两个主墩位于运河中,水上钻孔平台和钢板桩围堰施工技术难度较大等等……

这一民生工程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如果说领导关怀是坚强的后盾,那么负重奋进的公路交通人则是披荆斩棘的拓路先锋,面对各类难题,他们编制紧凑的进度计划,科学分解工程量,合理组织施工。在施工过程中,他们强化管理原材料,狠抓施工工艺,规范施工工序,严格控制工程质量。他们积极开展平安工地、优质工程创建活动,充分运用预应力智能张拉统、等离子切割技术、抛丸和环氧沥青桥面防水等“三新技术”,努力提升工程品质。

谱出同心曲,架起连心桥。如今,黄码大桥建设已初具规模,目前新桥南半幅桥梁西岸引桥部分正在开展桩基施工,已完成桩基22根;老桥中跨全吊梁、边跨半吊梁、引桥装配式T梁及下部结构拆除完毕,引桥部分拆除工作结束,主桥部分拆除工作即将开始。

编织彩虹助腾飞

斗酷暑、战严寒,五加二、白加黑。让我们把镜头拉回到去年8月,一起来感受一下这样一群可爱的建设者们火热的工作场景。

炎炎烈日,骄阳似火,在钢筋加工大棚内,焊光闪闪,焊花四溅,王师傅半蹲在地上,左手拿着面罩,右手持着焊钳,麻利地将手中的焊钳轻轻一点,顿时激起一片璀璨的焊花,瞬时两根钢筋便被牢牢地“粘”在了一起。

今年45岁的王海军是施工队焊工班班长,有20多年的焊龄,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他每天都跟不同的焊接材料打交道。“电焊工是个技术活,如果焊得不严实,焊缝不饱满等将直接影响钢筋的焊接效果,进而影响到整个桥梁工程的内在质量。能为家乡大桥建设出一份力,我感到非常自豪!”说着,他拿起专用小锤,熟练地敲掉焊缝处的焊渣,一丝不苟地工作着,脸上挂满了幸福的汗水。

“师傅,要带好安全帽啊;师傅,混凝土浇筑一定要充分振捣;师傅,箱梁模板一定要做好表面处理,汗水,一粒粒渗出了他的额头……

在老桥拆除现场和南半幅桥梁建设工地,时常看到一名小伙子一丝不苟地督查着工程的每一个环节。他叫万晨程,一名年轻的公路工作者,但已在公路战线奋斗了5个年头,俨然成为了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兵”。多年的一线工作经历,练就了他严谨细致务实的工作作风。在黄码大桥建设过程中,他协助抓好工程计划,工程质量监督,后勤管理,会务组织等十多项工作,事务繁杂、工作琐碎,熬夜加班是家常便饭,顶风冒雨是工作常态,但他没有一丝怨言,为大桥的顺利推进奉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放眼黄码大桥火热的建设场景,一幅幅画面只是淮安公路大跨越、大发展的缩影。在刚刚过去的“十二五”,淮安完成公路建设投资71.7亿元,新改建干线229公里,农路2706公里,农桥378座,全市公路总里程突破1.3万公里,该市全国重要公路交通枢纽地位由此进一步巩固。

昂首迈入“十三五”,淮安计划投资185亿元,建设23条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里程达797公里。5年规划看头年,今年全市计划开工建设干线公路项目多达12个,目前公路在建里程229公里,在建项目总投资达96.6亿元,是近5年来的建设高峰年。

大桥连心,大路流金。如今,放眼四水穿城的淮安,条条巨龙通天,座座长虹飞架。它们联通着城市的南北东西,串起了社会发展的经脉,服务着群众更高品质的出行需求,引领560万水乡人民在追逐淮安梦的征程中阔步迈进。(崔瑞)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