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团”破解公路“顽疾”
集镇段马路市场“死灰复燃”,公路管理部门反复管、路边摊点反复出现……针对这一久治不愈的“顽疾”,常州金坛公路部门积极创新管理手段,通过实行多部门联动,“组团”破解了公路执法难题。
近年来,“要想富、先上路”的马路经济思维在公路沿线农民中广为流传,致使集镇段与公路两侧摆摊设点现象始终无法从根本上得到遏制,违法当事人带着“路政来了躲一下,路政走了我出来”的侥幸心理和执法人员大打“游击战”,给公路路政管理带来不小的挑战。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金坛公路部门改变以往单纯通过路政一家“单打独斗”的管理模式,采用团队合作的方法,协调解决公路执法中出现的“管理难”问题。
自实行部门联动工作模式以来,公路部门联合公安、城管、地方政府等对集镇马路市场进行了多次联合整治,消除了占用公路从事经营活动的违法行为。从长效管理的角度考虑,下一步,公路部门将努力构建路政、公安、城管、地方政府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通过推进联席机制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发现和防止占路经营行为再次回潮。(刘玲)
路警治超罚款记分并用
为广泛宣传交通部62号令,严厉打击和纠正车辆违法超载、超限运输行为,镇江市治超站近日与辖区交通警察大队采用固定和流动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2017路警联合治超罚款记分并行”的治超联合行动。
活动开展以来,对恶意超限运输的车辆,交警部门坚决查扣,交由路政部门过磅,确定违法运输的,由交警部门按规定进行处理,路政部门登记备案。在强大的查处、罚款、记分处理的形势下,大部分车辆都已按规定要求装运货物,极大地保护了公路、桥涵通行安全和老百姓的出行安全,路政联合治超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殷为民)
签订个性化路网服务协议
徐州沛县公路站近日与沛县鹿楼镇政府签署了沛县首份“个性化路网服务协议”。
签订协议后,沛县鹿楼工业园区内的36家企业可以享受公路部门为其“量身定制”的出行服务,包括徐济高速公路丰县东出入口交通封闭(禁止通行)信息、321省道马元至杜桥段重大交通事故、交通阻断、施工作业、公路限行及其它影响公路通行的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等信息,针对园区内货运、物流企业,还将提供运输线路全程的信息服务。
这是沛县公路路网不断创新公路网服务方式,根据出行服务对象群体的不同需求,探索出行信息分群体订制服务采取的创新举措。(沈景渠)
实现GPS公路保洁全覆盖
苏州太仓公路处积极创新公路保洁管理模式,在苏州公路系统内率先全面推广应用养护保洁人员GPS定位管理系统,实现了公路保洁员“智能管理”全覆盖。
近年来,公路管理部门不断完善养护管理制度、加大养护管理力度,但仍难以彻底解决施工作业人员工作不到位的问题。为此,从去年6月开始,太仓公路处在辖区部分路段养护保洁人员中试行GPS定位管理系统,实现了实时监管跟踪,在此过程中,辖区路段发现垃圾或道路破损等情况,公路管理人员也可通过平台追踪养护保洁人员,通过系统迅速锁定其所在位置和工作状态,发出指令要求其赶至现场进行处理。
目前负责太仓全市13条公路265公路保洁里程的180名保洁员均已配备了GPS定位智能终端。(张晓)
开启手机支付高速路通行费
为了进一步提升高速公路服务水平,方便司机缴费,交通运输执法宁沪支队第一大队6月上旬在辖区南京、汤山收费站开启了手机移动支付通行费试点工作。
目前这种支付方式有微信和支付宝两种,收费站在收费车道出口安装了手机支付系统,当司机驾车驶入车道时,只需使用智能手机,点开微信或支付宝首页中的付款二维码,对着收费亭窗口下方电子扫码器,即可进行微信或支付宝电子支付通行费,此时系统语音会提醒支付成功,全过程约耗时5秒。该系统设备识别距离达1.2米,手机甚至不用伸出车窗外也能完成支付,步骤简单,支付过程轻松便捷。(宋一鹏)
两“系统”锁定肇事车
货车撞坏收费设施后逃之夭夭,交通运输执法宁通支队第五大队通过监控录像和运政管理两系统锁定肇事逃逸车,迫使当事司机上门接受了处理。
该大队执法人员汪祝进、孟伟近日接到润扬大桥指挥调度中心通报,一辆货车在通过G4011扬溧高速公路瓜洲收费站出口时,撞到收费亭没有停车,直接驶离了现场,他们立即赶往事发地点。经现场勘验,该车撞坏收费亭的曲面玻璃,并造成了收费亭移位。执法人员随即联系指挥调度中心调取事故现场录像查找,经查看录像,掌握了肇事车辆车牌号,确认其车籍在连云港。执法人员当即又通过运政执法管理系统调取该车信息,并定位车辆位置,联系车主,告知其已损坏公路附属设施,希望尽快来大队接受处理。经与车主多次沟通后,车主答应尽快到大队接受处理,两日后,车主朱某某到大队查看现场录像后,诚恳道歉,自觉接受了处理。
通过监控录像及运政执法管理系统处理损坏路产脱逃案件,极大地提升了交通执法的依法行政能力。(吴健 许克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