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美丽的鹤乡大地江苏射阳,随处可见四通八达、外联内畅的农村公路,笔直地伸向远方。这是射阳县提前一年完成盐城市下达的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任务取得的骄人业绩。
近几年来,该县紧紧围绕“交通富民”总目标,精心组织、靠前指挥、强化责任,确保让村民尽快走上宽阔平坦的康庄大道。2017年全县实施505公里道路、250座桥梁提档升级和改造新建工程。
四年投入10.5亿,
农村道路建设遍地开花
“要致富,先修路”,这是一项惠及民生的基本道理。近几年来,射阳县在着力发展实体经济的同时,高度重视“交通富民”民生实事工程,充分改善广大农民出行条件,努力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近四年,是射阳农村公路建设史上规模非常大的四年,累计完成投入费用高达10.5亿元,其中改造县道300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800公里,建设桥梁近700座,有效地改善了农村交通环境。
射阳县自2014年开始启动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当年实施洋马、新坍和海通三个镇的提档升级里程达104.6公里,并开通镇村公交;2015年实施双“三百工程”,当年新改建农村公路301.8公里、桥梁300座,并开通临海、黄沙港、特庸三个镇的镇村公交;2016年实施盐城市政府下达的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三年行动计划”,新改建农村公路217公里、桥梁107座,分别完成市下达计划的134.8%、120.2%,同时开通盘湾、千秋两镇的镇村公交。
“为确保工程的顺利推进,我们成立了4个督查组,赴四个片区进行督查。每组由三位局派出的技术员、安全员和镇公路站的两名技术员组成,每天不间断地在各镇区巡查,并要求施工单位上足机台,打足人员,全力以赴抓进度,确保各项工程按序时进度顺利完成。”射阳县交通运输局农路站站长陈元兵介绍说。
公交车、私家车,
畅行在宽阔的乡村道路上
大投入换来了大回报。近几年,洋马、新坍、海通、临海、黄沙港、特庸、盘湾、千秋等镇50万农民,充分享受到了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改造工程给他们带来的实惠。
家住黄沙港镇东方村的李大哥激动地说:“自从我们村道路从3.5米拓宽到5.5米后,我们两口子照应儿子在镇中心小学读书太方便了,每学期只需要交上600元,我儿子每天上、放学都能享受专车接送,而且校车质量好,既安全又宽敞舒适,我们非常放心。以前我们风雨无阻每天四趟接送儿子,加上忙碌着12亩农田,真是搞得身心疲惫。现在接送儿子的事全部交给校车了。”
海通镇大尖居委会距离集镇近10公里,72岁的张大爷平常很少上街,因为他腿脚有些不便。自从2016年初通上了镇村公交后,张大爷第一大乐趣就是赶集。没有特殊情况,每隔5天他都会乘坐家门口公交车赶一次集,买菜、更新农机具、购买化肥种子农药、添置日常生活用品,实在没事就去数数人头看看热闹,心情也舒畅。他的这一生活习惯改变源于2015年该镇实施了农村公路升级改造工程,现在路宽了,镇通村公交实现后出行方便了,他们的生活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了。
“往年回来时开车在我们村3.5米水泥路面上,速度不能快,而且迎面来车经常需要倒车找一个合适的地方才能过去,很不方便。现在好了,去年国庆节回来时,行驶在宽阔的农村公路上畅通无阻,别提心里多爽了。”四明镇塘东村外出创业的张先生高兴地说。
再投入6亿元,
提档升级工程即将完美收官
2017年初,射阳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要提前一年完成盐城市农村公路提档升级“三年行动两年完成的计划”。2017年要投入6.12亿元,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道路505公里、桥梁250座,当年内开通长荡、兴桥两镇的镇村公交。
为了保证当年的农村公路民生实事工程顺利推进,射阳县交通运输局在2017年1月已经完成今年实施项目的立项审批工作,农历正月初八就开工建设,年底已完成全部工程量,为全县农村道路提档升级工程画上完美的句号。
射阳县交通部门推行“七统一、七公开”,即统一立项、统一测绘设计、统一预算评审、统一招标代理、统一监理、统一审计、统一拨付资金,做到建设计划、补助政策、招投标、施工管理、质量监管、资金使用、工程验收七个公开,将全县划为东、南、西、北四个片区,实行政府监控、部门监管、专业监理、社会监督四级监管体系,确保工程管理有序、质量控制有度、安全监督有数,真正将民生实事工程做到政府放心、群众开心。 (王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