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四好农村路”成为产业集聚农民富裕之路
发布日期:2018-10-26 14:55 浏览次数: 字体:[ ]

“以前要靠肩挑背扛小车推,才能将农产品运到大路上,如今不但卡车可以直接开到农田边,大型客车也能开到农庄来。现在我们农庄已经成功的举办了两届省级枇杷大赛。”10月22日,在南通海门智谷绿海生态农业园区,海门天籁村生态枇杷主题农庄负责人陈华介绍说。

 海门智谷绿海生态农业园区位于南通海门城区北郊,园区总占地10000亩。2013年以来,海门市高标准建设“四好农村路”,将其作为富农惠农、统筹城乡发展、打造美丽乡村、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海门市累计投入3.8亿元,在海门高新区智谷绿海生态农业园内建成6米宽双车道沥青主干公路8.5公里、4.5米单车道水泥砼路6公里,改造桥梁6座,推动了现代农业、观光旅游业的崛起,目前该园区已引进了望旺农场、都市园林玫瑰园、天籁村生态枇杷主题农庄等项目农业,一个现代化的农业园区已经形成。海门市每年通过农村路运往上海的农产品就超30亿元,来海门旅游人数超130万人次,有效推动了百姓致富。

在海门,一条农村公路就可以带动一条经济产业带,一条农村公路就是农民的“致富之路”。海门新常久线、三德线、汤正公路等县乡道路沿线崛起了一个个工业长廊,仅在汤正公路沿线,就已建成了余东、正余等多个工业集聚区,伟恩汽车配件、斌奥工业科技、希诺实业等一批亿元企业在此集聚。“四好农村路”也拓展了农村物流业的发展,目前该市快递企业20多家、物流专线100余条,覆盖全国280多个城市和地区。海门叠石桥国际家纺市场在原有4A级物流公司的基础上,引进中铁物流、中国邮政集团叠石桥邮件处理中心等,并规划建设现代国际物流园区。

到目前为止,海门市共建成农村公路2340公里,列养率100%,等级公路密度率达每平方公里2.5公里,县道、乡道公路优良路率分别为97.4%和84.5%。2017年,海门市被国家交通运输部命名为首批“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全国53个县市区获评,其中江苏全省3家,南通仅海门市一家。2018年7月,交通运输部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督导考评组对海门市“四好农村路”建设进行了现场督导考评,结果显示,海门市得分名列江苏第一。

农村公路发展极大地方便了沿线百姓的进城、上学、就医、旅游,增强了农村老百姓“获得感”和“幸福感”。海门市依托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基本实现了城乡公交一体化,建立了城市、城镇、镇村三级公交体系,开通城乡公交班线11条,镇村公交班线26条,全面覆盖12个区镇、231个行政建制村。2018年海门市实施“车头向下”行动,将长途客运班线延伸至农村客运站,更好地方便农村居民就近乘车。

海门市还创新创优管理模式,提升农村公路品质品位,打造畅安舒美“景观带”。在各区镇开展优美路域环境创建活动,把常乐张謇故里、余东文化古镇、叠石桥国际家纺城等特色文化和特色产业元素融入农村公路建设,形成了路域环境优美、地域特色鲜明的景观长廊。(通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