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出台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实施意见 | ||||||||
| ||||||||
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 江苏出台意见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近日,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物流业发展新动能,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营造物流业良好发展环境,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着力深化“放管服”改革 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完善证照管理和车辆检验检测制度。推进年审结果签注网上办理,2018年6月底前实现普通货运车辆省内异地年审和驾驶员省内异地考核。推进普通货运车辆安全技术检验、综合性能检测和环保检测结果互认。优化道路运输通行管理。落实跨省大件运输并联许可全国联网工作,推进由起运地省份统一受理、沿途省份限时并联审批。各地应科学合理规划货车通行区域,完善货车通行证制度,对需要进入城市限行、禁行区域的货车,发放指定时间和线路的通行证。 规范公路、水路货运执法行为。科学合理设置公路超限检测站。严格执行货车超限超载违法行为处罚有关规定,开展联合执法,实行由交通部门公路管理机构负责监督消除违法行为、公安交管部门单独处罚记分的治超联合执法模式,对货车超限超载违法行为的现场检查处罚一律引导至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公路超限检测站进行,坚决杜绝乱处罚和重复处罚,维护货车驾驶人合法权益。积极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加强重点货运源头监管,研究制定江苏省公路超限超载处罚实施细则,落实“一超四罚”措施,研究制定高速公路入口称重管理系统建设技术要求,实施高速公路入口称重劝返模式。进一步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完善货运执法监督举报平台。 优化车辆通行收费。组织开展高速公路分时段、分路段差异化收费调查研究,研究制定我省高速公路分时段差异化收费方案。全面推广货车使用电子收费系统(ETC)非现金支付方式。继续实施货车通行费优惠政策,对持有“运政苏通卡”的货运车辆享有通行费优惠10%的政策,延续到2020年12月31日。继续严格执行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免收整车合法装载运输鲜活农产品车辆通行费。积极落实中欧班列通行优惠政策,实行中欧班列货物进出连云港、南京、苏州、徐州、南通等地主要铁路装车点和集货点的公路集装箱运输免收过路费等扶持政策。逐步减少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收费站数量。 降低水路运输收费。将全省交通船闸过闸费、水利船闸过闸费(不含经营性船闸)分别在现有征收标准上给予20%、10%的优惠政策延续到2020年12月31日。对集装箱货运船舶过交通船闸、水利船闸免收过闸费。做好公路水路通行费等营改增相关工作。加大物流领域收费清理力度。 提升枢纽通道物流服务能力 加强跨区域物流通道建设,打造一批重点物流枢纽。进一步强化沿沪宁线、沿长江、沿海、沿东陇海、沿运河五大物流通道能力,重点推进过江通道建设,增强过江通道能力,提升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和关键物流节点功能。全力推进连云港-霍尔果斯串联起的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建设,协力打造“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下的标杆和示范项目。结合国家级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进一步强化南京、徐州、苏州、连云港四大综合性物流枢纽功能。着力推进南京长江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南京空港枢纽经济区、徐州铁路枢纽、太仓集装箱干线港等建设发展。加快推进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建设,建成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区域性国际物流枢纽。 加快完善物流集疏运体系。加强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政等基础设施建设衔接。依托重点港区、多式联运枢纽、物流园区和重要空港等节点,推进入园、入港区铁路专用线、集装箱多式联运设施、内河集疏运航道建设以及航空货运站的改造扩建,进一步提升中转联运设施功能。重点开辟通向全球主要枢纽机场和重要城市的国际远程航线,形成通达欧美、辐射亚洲的国际航空货运网络。加快南京机场大通关基地建设,提升陆空联运及空空联运能力。推动交通、邮政融合发展,在主要交通枢纽规划建设一批邮件、快件集散处理中心、转运中心等基础设施。进一步落实国家利用车购税等相关资金支持港口集疏运铁路、公路建设的相关政策,畅通港站枢纽“微循环”。 提升铁路物流服务水平。加快推进铁路物流基地建设,重点推动解决铁路运输“最后一公里”问题。大力发展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统筹布局铁路集装箱办理站和还箱点,加快形成点、线、网相互协调、技术设备先进、功能完善的铁路集装箱运输网络。支持铁路运输企业与港口、园区、大型制造企业、物流企业等开展合资合作开行货物列车,积极推动港口、园区铁路自备线资源开放共享。加快发展高铁快运物流和电商快递班列。推进中欧班列集约化发展。加强对全省中欧班列的统筹协调和资源整合,进一步增强中欧班列区域竞争力。加快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善、便捷高效、安全畅通的中欧班列综合服务体系。推进中欧班列运营模式创新,形成沿途加挂、分拨的联运机制,重点打造“连新亚”“宁新亚”“苏满欧”等中欧班列品牌。 加快城乡物流网络建设 大力发展共同配送。开展城乡高效配送专项行动,通过科学布局、整合资源、完善机制,加强网络构建、模式创新、技术应用、共享协同,推进城乡配送网络化、集约化、标准化,进一步完善城市共同配送体系。推进城乡配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积极推广“货的”“定制化配送公交”等新型末端配送模式。鼓励使用节能与新能源车辆从事共同配送,按规定对符合条件的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给予财政补助。加快研究制定我省快递专用电动三轮车的技术标准及上路行驶和停靠规定,建立源头管控和路面联动的邮政快递末端配送车辆管理模式。 完善配送网络节点。统筹规划建设一批开放共享、干线运输与城乡配送有效衔接的共同配送中心。整合利用城市商业网点、快递网点、社区服务机构等设施资源,建设公共末端配送网点。在学校、社区、机关等区域合理布局邮政服务用房用于建设末端配送站,加强智能快递柜、智能信包箱等末端配送设施建设。加强配送车辆停靠作业管理,结合实际设置专用临时车位等停靠作业区域。 加快农村物流设施建设。按照县、乡、村三级网络架构和“多站合一、资源共享”的模式,推进三级农村物流节点体系建设。以县为重点规划建设连锁经营共同配送体系,加快推进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的双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加强农村公共仓储设施建设,推进交通运输、商贸流通、供销、邮政等物流资源与电商、快递等企业的物流服务网络和设施共享衔接,提升农村邮政网点、村邮站、电商服务网点、三农服务站等物流服务功能。 大力发展智慧物流 推动物流数据开发共享。依托江苏省大数据中心,推进公路、铁路、航空、水运、邮政及公安、工商、海关、质检等领域相关物流数据对接和开放共享,加快开展物流大数据应用示范。加强物流信息资源整合,推动跨地区、跨行业物流信息互联共享,推进各物流园区之间实现信息联通兼容。 加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加快物流业与互联网融合。落实《江苏省企业互联网化提升计划》,推动物流企业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应用和互联网化提升。鼓励建设物流公共服务云平台和物流行业特色应用平台,打造一批集政府服务和监管、在线交易和跟踪、在线支付和结算、信息发布、产品展示、推广营销、互动交流、系统及设备终端应用等功能为一体的具有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物流信息平台。 推广应用高效便捷物流新模式。推进实施“互联网+高效物流”,大力发展“互联网+”车货匹配、“互联网+”运力优化、“互联网+”运输协同、“互联网+”仓储交易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培育一批骨干龙头企业,深入推进无车承运人试点工作,通过搭建互联网平台,创新物流资源配置方式,扩大资源配置范围,实现货运供需信息实时共享和智能匹配。加快推进重点船闸内河船舶智能过闸、调度、排挡系统的开通运行。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