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交通资讯 > 交通要闻
【中国交通报一版头条】江苏升级版高速公路服务区上线
发布日期:2018-08-22 16:23 浏览次数: 字体:[ ]

 

有特色 有文化 有个性 

江苏升级版高速公路服务区上线

服务区里知名品牌林立,美食中心几十种特色菜品可供选择,儿童乐园、第三卫生间、免费Wi-Fi等服务应有尽有……近两年来,江苏高速公路服务区开始转型升级,探索服务区商业模式创新,由传统自营为主逐步向新型自营、“外包+监管”转型,服务区整体形象、服务水平、社会评价有了大幅提升。

说起如今的江苏高速公路服务区,业内专家这样评价:“小窗口大民生,转型后的服务区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百姓需求升级;小空间大舞台,引进民营资本,创新商业模式,服务区改天换地;小岗位大作为,面对蓬勃发展势头,如今服务区工作人员工作更有干劲;小实体大效益,环境改善了,服务拓展了,百姓买单也更爽了,服务区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提升。”

外包+监管、平台+拓展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提升

全长258公里的沪宁高速公路江苏段,沿线设有六大服务区,经过近20年的不间断运行,在常年大客流量的考验下,服务区硬件设施逐渐陈旧老化,并呈现出经营业态单一、餐饮模式简单、商业布局陈旧、经济效益欠佳等问题。

2016年11月,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宁沪公司启动服务区经营模式“3+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升级,结合所在城市的地域文化特点,打造有记忆、有文化、有特色、品牌化、多元化的3.0版服务区。

在梅村、仙人山、黄栗墅3个服务区,宁沪公司实施经营权外包,采用“外包+监管”的模式,借用租赁方资金完成服务区升级改造,并收取租赁收入。在阳澄湖、芳茂山、窦庄3个服务区,采用“平台+拓展”的模式,进行自主改造。

2016年11月,梅村服务区率先转型,经过公开招标,引入浙江民营资本。仅用188天,2万平方米的新梅村综合体重新开业,提供停车、加油、餐饮、购物、休闲、汽修、苏通卡充值、充电、LNG加气等多种服务功能,30余个知名品牌进驻。“目前,我们营业额位居全国汉堡王第二,仅次于上海虹桥店。”梅村服务区汉堡王工作人员李加亮说,节假日单日营业额有10万元至12万元,平时每天在4万元左右。

梅村服务区的转型升级只是江苏服务区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在四季有花、月月有景的仪征服务区,每天平均有6000多辆车在此停留,与麦德龙合资的合麦龙超市日营业额约为5万元,谢馥春专柜每天营业额有1万元。在堰桥服务区,工作人员张丁娟告诉记者,这里的迈力士超市单日最高峰营业额有10万元。

融合特色错位发展  带给旅客不一样的体验

江苏高速公路一年客运量超过14.5亿人次。在相对封闭的高速公路路网上,作为配套设施的服务区,要最大程度满足人和车的多样需求。“高速公路出行者的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需求很多,唯有更新升级服务才能适应。”江苏高速公路联网营运管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江苏围绕居民出行消费需求升级,进一步提升服务区的服务质量和公益性。

在郭村服务区,一些家长在用餐,孩子们正在儿童乐园玩耍,其乐融融。在这里工作多年的刘翠带记者参观了新建的淋浴房。“一些货车司机跑长途,非常疲惫。如今新建了淋浴房,方便了货车司机在这停车洗澡休息。”刘翠介绍。

江苏各地服务区结合地方特色,积极错位发展。黄栗墅服务区位于南京境内,其建筑具有金陵古典风格,餐饮主打南京特色;郭村服务区位于扬州境内,专门开辟扬州毛绒玩具和扬州漆器专柜……进入江苏高速公路路段,几乎每一个服务区都可以带给旅客不一样的体验。

“前几天,一位旅客搀扶着腿脚不便的老母亲下车,我们主动推了轮椅过去,把老人家送到第三卫生间。”郭村服务区工作人员刘翠说,让旅客在高速公路上轻松出行,她们很有成就感。 

目前,江苏高速公路系统有5对全国百佳示范服务区、20对全国优秀服务区、76对全国达标服务区,以梅村、苏通大桥、仪征、堰桥等服务区为代表的现代化商业服务综合体受到旅客的喜爱。 

下一步,江苏高速公路服务区将全力推进“厕所革命”,开展“服务区+旅游”,完善无障碍出行服务体系,加强母婴设施建设,推进绿色服务区建设,加强服务区商品和服务价格管理,开展服务质量明察暗访和满意度调查等,使全省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服务管理水平继续走在前列。(梅剑飞 驻江苏首席记者 施科)

本文刊于《中国交通报》8月22日1版头条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