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运河志》是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承担的国家级重大出版工程,是我国第一部关于中国运河的通志,国家“十三五”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被列入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重点工作之一。省委领导高度重视该项工程,多次强调要求做好《中国运河志》编纂出版工作。该书采用方志体例,记述中国运河的河道变迁、水利工程、运营管理、漕运通航、社会文化现象、重要历史人物等。分为《《通运》《城镇》《社会文化》《人物》《文献》《附编》等9卷,总规模约1500万字。《中国运河志》之《通运》篇包含古代漕运和近现代航运两大部分。考虑到大运河江苏段是运河全线航运功能最强、通航条件最好、历史遗存最多、社会经济效益发挥最为显著的区段,省委领导要求在该部志书中充分体现大运河航运的演变轨迹、历史脉络、建设成果和功能作用,充分体现大运河航运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时间紧,任务重,且要求专业性特别强,要求2019年下半成稿。现就《中国运河志》近现代航运部分文本编纂公共服务项目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项目基本情况如下)。此次公开征求时间为2019年1月7日-1月11日,意见请发至电子邮箱751279232@qq.com或传真至025-52855850,邮寄至南京市七家湾29号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港航事业发展中心 王宗传 电话:025-52855805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港航事业发展中心
2019年1月4日
一、项目简介
《中国运河志》是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承担的国家级重大出版工程,是我国第一部关于中国运河的通志,国家“十三五”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被列入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重点工作之一。省委领导高度重视该项工程,多次强调要求做好《中国运河志》编纂出版工作。
《中国运河志》采用方志体例,记述中国运河的河道变迁、水利工程、运营管理、漕运通航、沿线重点城镇、社会文化现象、重要历史人物等。共设9卷,分别为《总述•大事记》《图志》《河道工程与管理》《通运》《城镇》《社会文化》《人物》《文献》《附编》,总规模约1500万字。当前,已完成4卷初稿,另5卷正在紧张有序的编纂,按照计划要求2019年完成全部内容并出版。
《中国运河志》之《通运》篇包含古代漕运和近现代航运两大部分,暂定100万字左右。考虑到大运河江苏段是运河全线航运功能最强、通航条件最好、历史遗存最多、社会经济效益发挥最为显著的区段,省委宣传部领导要求在该部志书中充分体现大运河航运的演变轨迹、历史脉络、建设成果和功能作用,充分体现大运河航运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按照省委宣传部要求,经与凤凰传媒协商,近现代航运部分拟由省交通运输厅组织编纂,省厅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具体落实。
二、项目需求
《中国运河志》之《通运》篇包含古代漕运和近现代航运两大部分,具体篇目结构如下:
《中国运河志·通运》总篇目
概述
上篇 漕粮运输
第一章 漕运管理机构
第一节 中央机构
第二节 地方机构
第三节 监察机构
第二章 漕运管理体制
第一节 漕运数量与内容
第二节 组织体系
第三节 管理措施
第四节 考核制度
第三章 运法
第一节 民运
第二节 官运
第三节 军运
第四节 商运
第四章 漕粮运输
第一节 行运
第二节 过闸
第三节 催趱
第四节 赴通
第五章 漕船
第一节 船厂建置
第二节 漕船修造
第三节 漕船维护
第四节 漕船经费
第六章 漕仓
第一节 漕仓建置
第二节 漕粮存储
第三节 漕粮发放
第七章 漕运与国家财政
第一节 漕运改革
第二节 截漕赈恤
第三节 随船土宜与违例带运
第四节 运河榷关与税收
中篇 客运货运
第一章巡幸与贡使往来
第一节 管理体制
第二节 巡幸
第三节 贡使往来
第二章 客运篇
第一节 官员举子
第二节 普通商旅
第三节 驿站配套
第三章 官货运输
第一节 贡品
第二节 木材
第三节 铜
第四节 食盐
第五节 其他
第四章 商货运输
第一节 种类
第二节 运输方式
第三节 货运总量估算
下篇 近现代航运
目前,已完成上篇和中篇的初稿。亟需进行下篇的编纂,完善《通运》内容。近现代航运部分记述的时间范围是1905年至2015年,空间范围是1905年以后仍在通航的运河(本志对运河的记述,一般以河段划分,例如中运河、里运河、江南运河、浙东运河),编写规范参阅《<中国运河志>编纂工作手册》。初步的建议章节安排为:
第一章 概述
综合记述本篇的编写思路、主要内容,说明编写过程中的相关学术问题。本篇中分类体系和所涉概念(尤其是与其他分卷不尽相同的),应在本章中说明。例如采用“京杭运河苏北段”这样的称谓,应予以说明。
第二章 机构
本章概述(无标题)
第一节 管理机构(政府机构、行业协会)
第二节 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
第三章 设施
本章概述(无标题)
第一节 航道
第二节 船闸
第三节 港口(码头)
第四章 运输
本章概述(无标题)
第一节 运输工具
第二节 客运
第三节 货运
《中国运河志》近现代航运部分编纂时间要求为:
2019年3月15日前提交编纂篇目,列出章、节、目结构(至少三级目录);
2019年3月31日前提交大纲并评审;
2019年5月31日前完成50%初稿并通过中间审查。
2019年7月31日前完成初稿(初步验收)。
2019年8月31日间修改初稿。
2019年9月30日前提交定稿并通过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