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前黄枢纽运用科技手段强化施工管理
发布日期:2019-05-16 17:41 浏览次数: 字体:[ ]

        迎着朝阳,张师傅来到前黄枢纽工地,开始了他新的一天工作。走到门口,他驻足目视了下身旁的动态人脸识别影像采集器,通过身份识别后,门禁档杆自动打开放行,前后不过两秒钟。“以前干过的工地有用打卡式门禁系统,如果卡丢了或忘带就很麻烦,而且还容易被盗用。”张师傅说,“现在用了人脸识别,既方便又省心。”

  这是常州市水运工程中首次使用人脸识别门禁系统,解决了施工工地长期存在的人员流动大、身份复杂;作业点分散、材料易失窃;人工考勤难以统计,现场管理困难等一系列老大难问题。同时,施工单位通过该系统,可在线实时了解施工情况,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信息共享,实时信息大屏显示更加直观,实时信息、数据可上传至监管部门,便于工程监督和管理。

  工人通过门禁系统就代表其正式进入了工地,带上安全帽是每名参与施工建设人员必备的常识,但帽子后面一个二维码却非常引人注目。项目施工方负责人杨经理用手机对张师傅安全帽后方的二维码扫了一下,屏幕上立刻就显示出本人的身份证号、证书编号、性别、年龄、部门、工种等所有个人信息。“这个二维码相当于我们每名施工人员的‘身份证’,杜绝了外来人员的浑水摸鱼,如果说人脸识别门禁系统是工地安全的第一道闸门,那这个就是第二道闸门!”

  同样,二维码在建筑结构分项工程中也有应用,用杨经理的话说这就是它们的“出生证”。 按照《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前黄枢纽工程“出生证”管理制度》,船闸主体、导航墙和桥梁主体等关键结构分项工程的施工日期、班组负责人、质量责任人、工艺、中间检测数据等信息都被转换成二维码,完工后,标识在其醒目位置,以备后期的质量朔源追查。

  智慧化科技手段的运用,极大方便了施工现场管理。此次前黄枢纽工程中还首次应用了综合视频监控系统和实时在线管理平台。通过在施工现场关键区域、关键部位安装高清网络监控探头,将实时影像上传至项目部监控中心,让相关管理部门及负责人能够通过网络在电脑端、手机端随时随地对建筑工地出入口、施工作业面、钢筋加工场、拌合厂等各个关键区域进行动态监控、远程管理。同时,引入无人机系统,利用无人机航拍系统对施工现场进行立体监控,真正做到了时间和空间上的“无死角监控管理”。

  施工现场人员管理、现场操作是否规范、安全管控是否到位……都在视频监控系统面前变得“透明”起来,而且,系统可以提供七天的现场监控视频回放,以供施工管理监管需要。

  越来越多智慧科技的应用,为前黄枢纽打造成常州市首个水运工程智慧工地的“探路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标志着该市水运工程信息化建设实现了新突破,建设管理迈入科技时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