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交通资讯 > 媒体关注
【新华日报】“看,这里是地铁列车的家!”
发布日期:2019-08-26 09:30 浏览次数: 字体:[ ]

23日,南京地铁举办开放日活动。从3岁的孩子到54岁的阿姨,近50名市民代表兴致盎然地参加了活动,一起探寻地铁运营背后的秘密。

走进小行车辆基地宽阔的列检车库,看到20多股轨道和停着的十几辆蓝色列车,6岁的王腾逸小朋友开心地叫起来,其他市民代表也纷纷举起手机拍照。

“这里是地铁1号线列车日常检修的地方,每天晚高峰过后,各趟列车就陆续开回来了,在这做每日例行的‘体检’,到第二天早上再出车。”车辆技术管理工程师刘亚楠介绍说。她领着大家走进其中一辆列车的驾驶室,市民们惊讶地发现,驾驶台上并没有方向盘,地铁司机是通过手柄来操纵车辆进退的。刘亚楠说:“驾驶台这个红色的按钮,叫‘紧急蘑菇’,如果列车遇到紧急情况,司机按下它,车就立刻停下了。”

市民代表们跟着刘亚楠从列车的这头走到另一头,一路听了不少地铁的小窍门。“列车头尾的两个驾驶室是一样的,开到终点折返时,司机就到另一端去驾驶。每节车厢里有10个车门,门头上有编码,在车厢里找人可以报编码。每节车厢里按对角线放着两个灭火器,都在座位下方。两节车厢连接处有紧急呼叫按钮,可以与司机对话……”

除了列车每晚休息体检的“家”,市民代表们还参观了地铁系统的“中枢大脑”——南京南调度指挥中心。

走进调度大厅,只见满墙的大屏上闪烁着各条线路的实时画面和列车运行状况,几十台电脑前,调度员们正在忙碌地工作。指挥中心主任郑伟向大家介绍说:“南京地铁目前有10条线,运营里程378公里,在全国排名第四。我们最长的线路是通往高淳的宁高线,最忙的线路是1号线,高峰时行车间隔只有2分20秒。地铁的运行是非常精密的,如果一趟车到终点的时间比运行图晚了2分钟,就算晚点。”

市民代表们都是号称“铁粉”的地铁爱好者,他们有备而来,与南京地铁集团的员工们热烈交流。来自东南大学的王春林建议说:“我看国外的地铁站上有每趟列车到达的精确时间表,南京能不能也这样?”20岁的大学生胡茂龙说:“我在读民航学院,看上去飞机调度与地铁调度有些相似。”从六合赶来参加活动的市民王明强说:“希望S8号线在周末能延长开行时间,我去市区玩晚上返程时,经常赶不上末班车。”

据悉,今年是南京地铁成立20周年,从5月份至今,南京地铁围绕“二十年,正青春,更风华”主题举办了一系列活动,其中23日的“地铁开放日”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到地铁的幕后故事。

本报记者 刘玉琴

本文刊于《新华日报》8月24日6版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