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交通资讯 > 工作动态
老骥伏枥洒余晖
发布日期:2020-10-16 10:21 浏览次数: 字体:[ ]

提到单位里的老同志,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幕后英雄”,但在常州交通运输综合执法队伍中,有这么一群年近花甲、人数众多的“老面孔”,从事执法工作三十年左右依然战斗在一线。他们活力十足,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尽职尽责,无怨无悔,展现出了别样风采。

每天巡查33.6公里不间断

中秋国庆双节期间的一天上午,本来是家人团员欢聚一堂的日子,常州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新北大队四中队56岁的雷伟方却早早就到了单位,换好制服,做了些简单的准备工作,就和另两位同志开启了一天的巡查工作。他半开玩笑地说:“我们这是标准的老年队,全是超过50岁的。我们不是不想休息,关键是如果我们休息了,谁来巡查公路呢。”

四中队的管辖范围是346国道和239省道共33.6公里,每次巡查下来都要半天以上。即便如此,无论骄阳似火,还是刮风下雨,除了休息,老雷他们每天都坚持上路从不间断。

这天,经过一个村庄路口时,老雷看到一辆面包车停在路边,车主在后备箱捣鼓着什么。职业“嗅觉”告诉他,这辆车有“问题”。老雷随即上前检查,发现这果然是一辆非法改装的加油车。按照执法流程,他先暂扣了车辆并上报成品油整治办,配合多部门一起处理。可随后的日子里,车主以各种理由推搪,一直未到中队处理。为此,老雷主动到车主家中沟通,前几次都吃了“闭门羹”,但他坚持不懈,终于在第四次说服了对方,车主意识到错误,配合进行了处理。

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每次“老将们”都是主动出击,利用自己执法多年的经验,对被处罚对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成功化解了一次次“困境”。

正因为“老将们”如此勤勉的工作态度,四中队处理案件数一直是新北大队下属中队中最多的。对此,今年才到任的中队长廖家飞深有感触。来之前他得知整个中队7名队员中有5名是50岁以上的老同志,感觉这对一线执法工作会有影响,但现实情况却恰恰相反。每天上午他到单位,老同志们已经出发上路巡查了。渐渐的,“人又都出去啦?”成了他的口头禅,这里面不仅蕴含着对老同志工作精神的钦佩,也激励他作为年轻人更加奋进。

经常有人劝老雷,年纪大了,不要冲在一线。他总说,年龄不是理由,30多年的工作经验是最宝贵的“武器”,既然在这岗位上干一天,就不能拖单位的后腿。

“老爱好”化身服务企业“新武器”

57岁的朱文华参加工作已经34年,一直从事公路信息管理,去年常州交通执法改革后,他被安排到了支队下属治超大队。

今年7月份以来,常州市在货运源头单位大力推进运单制度,但实施过程中经常能听到企业的抱怨声。老朱通过工作中与货运企业交流得知,原来统一的运单涉及信息较多,手动填写工作量大,特别是对于管理自动化水平高的大型企业,将直接增加企业的人工和时间成本。

为了缓解企业的负担,老朱想到可以利用曾经从事信息工作时培养起来的编程爱好自创一个“新武器”来解决问题。回到家后,他把以前学习编程的书籍找出来,边学边做,用了近一个月时间,自主研发出了“重点货运企业运单信息管理系统”小程序。该程序占用空间小、免安装,源头企业维护好数据库后,每次只需输入运单编号、车辆号牌和车货总重,其他信息会根据数据库内容自动导入,核对无误后即可一键生成规范格式的运单。

江苏横山南方水泥有限公司是该款程序的试用企业,一个月来,相比以前手工填写,起码节约了近20倍的时间,不用再配备专门的操作人员,完全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企业相关负责人对此赞不绝口,得知是一位老同志制作后更加钦佩不已。同事们也都感叹:“有志者不在年高!”

下一步,治超大队将在市区重点源头单位逐步普及使用该程序,让企业“减负”落到实处。

在常州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队员们平均为43周岁,像雷伟方和朱文华这样50周岁以上的“老将”超过了三分之一。他们始终坚守着初心,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用执着和坚守深深感染和鼓励着身边的同志,为年轻的交通运输执法工作者树立榜样。(蒋成洲 杨鑫)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