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交通资讯 > 工作动态
数据赋能、云端监管 南京江宁“四好农村路”插上智慧翅膀
发布日期:2020-11-20 18:07 浏览次数: 字体:[ ]

今年以来,南京市江宁区交通运输局围绕“宁径织美”之科技美径建设思路,充分运用5G、无人机、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绘制农村公路一幅图、建立管养巡查一张网、理顺调度指挥一条线、实现决策分析一门清,实现农路管养数字化、智慧化、常效化,推动区内“四好农村路”向更高质量发展。10月底,江宁区农路智慧管养项目完成公开招投标工作,当前正按“建管养运”一体化思路,细化完善建设方案。

俗话说,“三分建,七分养”,让农村公路“毛细血管”保持通畅,服务乡村经济发展,建设是基础、管养是关键。为高质量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深化“宁径织美”农路品牌创建,加快落实“路长制”工作部署,江宁区交通运输局构建业务全口径、内容全方位、资源全共享、过程全监控,确立机器视觉帮助人工巡查、人工智能帮助调度指挥的农路智慧管养信息化平台建设思路,解决农路管养中存在的效率不高、方式单一、信息不畅等问题。

数据慧集,云端实览,绘制农村公路一幅图

风光秀丽的江宁大地作“宣纸”,视觉智能识别和地理信息技术作“画笔”,公路数据勾勒线条,交安设施丰富内涵,绿化树木润色图层——一幅承载着农路基础静态数据的“工笔画”,在云端展现出曲径通幽、蜿蜒绵长的江宁农路美丽身姿。

当前,江宁农路提档升级、公路管养事件、路政执法案件通过日常业务流程实时更新汇集,可视化、全流程的展现出农路历史和现状,在江宁农路“工笔画”上动态展现,一场承载农路建管养运的动态数据“皮影戏”,在管养人员眼前讲述着江宁农路的往昔旧影。静态数据的“工笔画”叠加动态数据的“皮影戏”,完美地在云端构成江宁农路一幅图。

科学慧聚,数据跑腿,“编织”管养巡查一张网

搭载图像视频识别功能的巡检车,如同装上自动甄别的“眼睛”,行驶在农村公路上,实时记录路面裂缝、坑塘、打谷晒场、沿路设摊事件,自动登记巡查日志,实现了养护、路政综合巡查。

江宁交通运输相关部门在农村公路上安装固定视频,通过图像智能识别,让每天奔驰于农村公路的公交车、24小时值守的摄像头,实时显示管养信息数据,让数据帮助跑腿,路政、养护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处理路政案件,执行公路养护任务。利用微信小程序,巡检人员发现问题后可实时采集上传,让农路管养事件实时定位、科学研判、在线通知、快速响应。智能巡检车、公交车、固定视频和人员巡查编织起一张高频次、无死角的农路巡查网,让农路病害、路政违法迅速发现成为可能。

信息慧通,智能派发,“串联”调度指挥一条线

通过梳理汇总公路路政、养护单位、街道交管所的职责、辖区,江宁交通绘制整理出养护、路政业务流程图,实现发现事件、自动甄别、实时派发的智慧调度指挥,让指挥信息网上跑、责任部门马上办、处理过程线上汇,实现网上调度指挥,管理流程闭环。

同时,交通运输部门对接区级平台,串联市级平台,管养信息直通到市级农路部门、属地街道、社区、农路办,实现巡查、管养信息的跨平台融合,形成农路管养网上调度指挥体系,让市、区、街道、交通部门、养护单位“联”起来,管养效率“高”起来。

决策慧能,数据驱动,决策分析“一门清”

随着“农路智慧管养信息平台”的建成与应用,江宁农路建设、安防设施这些“静态数据”与日常巡查、路网状态、路政管理、公路养护这些“动态数据”汇总集成,只需轻轻一“点”,就会清晰展现在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营人员的面前。

通过这个平台,江宁农路养护人员、机械可根据车流量、路面状况、养护频次等信息进行优化组合,养护资金的测算将更加科学,资源使用效率和公路养护效率将进一步提高。编制农村公路提档升级计划、开展农村公路规划设计等,将得到更好的数据支持和决策支撑。(宁交)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