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断源头!苏州交通战“疫”当先锋
发布日期:2020-02-03 15:19 浏览次数: 字体:[ ]

疫情当前,交通人,此时此刻就是市民百姓的“前哨站”和“防护屏”。他们逢车必查,绝不放过一丝隐患;逢人必检,绝不存有一丝侥幸。他们用24小在岗在职、守土尽责,换取江苏人民的宽心。

“动员令”让旗帜插遍检查一线

“春节每年都过,度过这个难关,天天都是春节!”接到苏州市交通运输局党委的“动员令”,运政稽查队员刘晓峰这样向父母解释和宽慰。“再说,我是党员,此时正是要接受组织的考验!”

事不宜迟,刘晓峰立刻退掉车票,投入疫情防控第一线。

每有一辆大客车进站,在刘晓峰和他的搭档们看来就是每一次冲锋的号声,信息核对、体温检测、安全提醒,一个环节都不敢有丝毫马虎。

“请尽量减少外出,尽量不要前往人群聚集场所。”这句话,每天都要重复数百遍。

运政稽查大队党员曹阳向党支部递交决心书,主动请战。“在这特殊时刻,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苏州交通的一分子,苏州运政飞虎先锋队的一员,没有理由袖手旁观……”

“我是处里最年轻的党员,我在,我上!”接到防疫执勤任务,杨林船闸年轻的“老”党员蔡晓第一时间报名。雨天,在疏港高速浮桥北出口,蔡晓一站就是一天,午餐时,才发现衣服已经湿透。

在交通一线,还有无数个刘晓峰、曹阳、蔡晓……他们是苏州交通1800余名党员的缩影,带着“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擎旗手”们坚守防疫第一线,把好防疫第一关!

“大拇指”传递理解与关爱

一个“大拇指”的点赞,一句“谢谢您的配合”,这是苏高速公司一线员工总结的小技巧。

每车必检、每人必查,不可避免地降低了车辆通行的速度。一时间,过检的司乘出现不耐烦的情绪。还有一些司乘面对检测和询问,不自觉地出现紧张,给检测带来一定障碍。

如何让过往司乘消除紧张与焦虑?

“竖个大拇指吧!”

竖起“大拇指”就这样在苏高速公司的党团员中流行了起来。

一句简短的谢谢、一个简单的动作,换来的是司乘的笑容和积极回应,传递的是疫情面前大家的相互理解与关爱!

员工们发现,刚开始检测时,车上人员尤其是驾驶员在第一次接受检测时体温异常率很高,而复检时基本都恢复了正常。公司分析,可能是车辆长时间行驶加上空调运行导致车内温度偏高所致。

对此,苏高速的检测点发起了“靠前再靠前”的行动响应:靠前提示,靠前检测,靠前问候!公司迅速布置,一方面安排员工靠前提示,示意车辆提前摇下车窗、关闭空调、等候检测;另一方面通过广场广播进行循环提示,让司乘能够提前做好测温准备。同时,苏州交通运输局及时借助抖音,向司乘发出温馨提醒。

很快,需要复检的车辆大大减少,检测准确率和车辆通行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朋友圈”增强信心与力量

1月28日凌晨1时,寒风飕飕,S19锦丰出口仍然不断涌现焦急回家的车辆。突然,张家港市交通执法人员在检查中询问发现一辆悬挂苏州牌照的小型客车来自疫区湖北襄阳。

执法人员迅速打起精神,果断处置:指挥该车快速驶离出口,远离络绎不绝的车流,检测人员逐一核对驾驶员、乘客信息,询问行车线路图,询问有无疫情接触史等重要信息。好在,经检测该车3名人员体温正常,无疾病症状。

这是检查点上无数次检测的普通一例,为了确保“全封控、全覆盖、无遗漏”,同志们需要时刻保持着高度戒备。为此,一线执法人员用一句句鼓励和一声声问候,在朋友圈刮起了励志风。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这是综管所龚雳的态度,在朋友圈发了这样一段话后,他再次走上防控一线——这已是他连续3天轮班值守。

“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你们向我看齐就行了。”1月28日一大早,凤凰交管所夏晓峰第一个到达张家港西出口防控点位,他已连续工作了26个小时。同事见他眼角泛了红,叮嘱他休息一会,他用这句话进行回应。

“疾风骤雨写春秋,青春无悔忘却忧。身在江尾心在汉,我愿寸心换你愁。”这是乐余交管所钱军在1月27日凌晨3:02,在朋友圈留下的话语。

“纵使夜已深,但是岗依在,不眠不休,用我们的默默付出,定能打赢防控疫情攻坚战,全力守护港城百姓安全!”锦丰交管所杨帅这样说。

堡垒,在防“疫”隘口筑起;旗帜,在战“疫”一线飘扬。苏州交通人将广大群众的安危扛在肩头,定用科学、坚韧和无畏守好苏城大门。(侯成成)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