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交通资讯 > 工作动态
镇江交通执法撑起“铁公水”战疫安全网
发布日期:2020-03-17 16:23 浏览次数: 字体:[ ]

从春节开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以湖北为中心在全国范围内蔓延,做好城市疫情防控迫在眉睫。古城镇江不仅以历史文化闻名世界,在交通环境上也具有独特的优势,铁路发达、公路网密织,更占据着长江与京杭大运河的十字黄金水道,可如今这些交通优势却反转成为疫情防控的劣势,并带来不小的挑战。

铁肩扛重任,镇江市交通运输局综合行政执法支队200多人全部出动逆行而上,在铁路公路水路各个卡点进行拉网式查控,全天候轮班上岗、每天24小时昼夜接力,拉好战疫防线,筑起安全堡垒,做好疫情防控、春运返程、复工复产等各项工作,交出一份服务经济、保障民生的满分答卷。

召之来,来即战,“疫”触即发

大年初一,全市交通防疫阻击战打响,支队火速集结成交通执法突击队,全力以赴,将新冠疫情阻断在全市“铁公水”几十处卡口上。

“没有退路,必须顶上!”支队长赵永富发出号召,全支队200多名执法人员闻令而动。第一道防线是扬溧高速镇江西和镇江南出口。“我是支部书记,我先上”,道路执法大队长包俊带领先锋队迅速到位,执法人员逢车必查、逢人必测,一天工作10多个小时。

苏南运河“第一哨”的海巡艇队伍紧随其后,坚守水上门户。“党员在前,24小时分组行动……”水上执法大队长卢笙带领37名队员,在谏壁上游趸船整队集结,日夜穿梭在苏南运河镇江段水域。这支红色哨卫,在水域全线设立卡点,海巡艇24小时巡查,从水上源头扼住疫情输入的咽喉。

客运场站上,执法人员织密车辆管控网。面对11家出租汽车企业、人流集中的场站候车区、复杂细密的路面营运点,多个工作组分头行动,深入公共交通的“细枝末节”。执法人员结合火车站、高铁南站等处3个出租车候车区的客流特点,采用路面巡查和远程监控相结合的方式,取得良好的成效。

在承担为援鄂医疗队运输的任务上,执法监督大队长王晓平及时同市指挥部交通管控组联系,确定承运企业,把好车辆消毒关,安排车辆准点发车,顺利完成任务。疫情防控期间,交通执法应急队顺利完成了3批援鄂医疗队的交通保障任务。

铁军魂,巾帼情,一心移“疫”

渡厄显初心,攻坚聚合力。从1月31日起,支队又新增了火车站北广场、高铁南站等卡口的巡查。“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支队长赵永富亲临一线,清晨6点在火车站,8点高铁南站,10点出租车候客区,中午12点汽车客运站,下午再赶去谏壁水上……所有防控点都要跑遍,与执法队员们一起研究各种新问题,探究解决方案。

企业复工复产启动后,为了帮助新区孚能科技公司的23名返岗员工快速通过审核,火车站北广场出口的10名交通执法队员同时上阵,仅用10多分钟就全部办理好手续,将所有返岗员工送出站。来自巴基斯坦的外籍学生不熟悉流程,执法人员张珺主动交流解释,翻译软件、用手比画,成功解难题;不会操作手机的一对老夫妇,执法人员程晨不仅全力相助,还联系“的哥”将老夫妇送回家……

“我是‘运河919’的老队员,有经验。”陈敏作为首批疫情防控带队领导,深入谏壁水上,走上船头,为船民送上慰问品和防护用品。副支队长张莉督查完出租车场站,又转战高铁南站出口,连续一个多月带队,每天十几个小时在一线。

值守火车站的女执法队员更是不让须眉,徐佳逸第一个上岗执勤; 旅客因买不到票急哭了,金芳“一站式”服务送她上列车;俄罗斯旅客登记健康码,周选借助翻译器替他解围;聋哑人沟通不便,张霞通过书面手写帮他通关……绽放在交通抗疫一线的执法“岗花”熠熠生辉,扮靓曙光前的春色。

加急办,云申领,因地制“疫”

防疫不隔爱,服务不减速。针对水上执法管控的困惑,企业复工办事的难点,交通执法支队创新理念,为服务对象支招开路亮绿灯。

2月底,镇江辖区内10多家船用产品生产配套企业陆续迎来复工潮。特殊时期,为了急等出厂装配的6套次螺旋桨,交通执法人员赶到同舟、金叶两家螺旋桨制造公司,“加速”办证流程,还为船用产品领证送上暖心的“云服务”,变“上门座谈”为“上线咨询”,确保检验质量过关,企业领证不耽搁。

疫情发生以来,交通执法部门受理船检船务相关业务申请60余个,制发证书90余份。非接触式执法、不见面审批、线上办理、预约办理、错峰办理、暂缓办理……对外服务的方法不断,亮点频出,省了“跑腿难”,解了“心头急”。

水上执法创新实施“一测两问三放行”工作法,阻断病毒传播,不断运输保障。给来镇船员开展“CT”式检查,并向船员发放告知书,督促戴好口罩、穿好救生衣、做好船舶生活区域消毒工作,强化安全防范。在趸船外围设立宣传牌、横幅、电子屏,加大疫情防控政策的解释宣传;开动海巡艇,按动“小喇叭”在管控水域来回巡讲,落实消毒、通风等防控措施。

应用“便捷过闸登记审核系统”,通过非接触式远程审核,让没有显性违法行为的船舶“一键”通过,利用超限智能检测系统、动态报告、电子报港等非接触式执法检查手段,对船舶采取后台监管,减少船员不必要的上岸。

保供应,畅通衢,“疫”战到底

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抗疫这场持久战里,交通执法铁军备足了信心,做应急保供的“活雷锋”,当复工复产的“先行军”。

“常年水上漂,哪里找口罩?”“大米、蔬菜能不能帮忙买?”受到疫情防控的影响,船民生活陷入诸多不便,各种救助信息不断。在苏南运河谏壁船闸附近巡查的交通执法人员许辉根和熊成,闻听一条龙船队缺乏生活用水,立即相助,给船上所有大桶装满水。这边刚忙完,那边“运河919”的热线又响了,一艘安徽籍散货船船民因为物资缺乏犯了难,队员刘家亮立即赶往超市采购,物资备齐送货上船的同时,还给船民添置了12只口罩。

特殊时期,支队为重点物资(电煤、成品油等)运输开辟了“绿色通道”,不用见面“优先”审,简化流程“优先”批,快速检查“优先”放,保障重点物资电煤、成品油的水上运输。义务为船民采购生活物资,赠送300多只口罩,受到船民的好评。

在助推企业复工时,了解到有200多名外来务工者将分成三批,从常州返程到新区某企业,交通执法人员立即组织包车,做好消毒及防护工作,并配备了一辆应急车辆全程同行,实时监控运行全程,确保了全部外来务工人员符合返镇要求,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了安全保障。(镇交)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