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厅长、党组书记兼省铁路办主任 陆永泉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造成巨大冲击,给交通运输发展带来较大压力,但同样也带来了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加快发展等机遇,特别是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投资以及加快新基建等重大政策利好,更给我们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当前,交通运输必须发挥好“先行官”作用,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系统谋划,变压力为动力,努力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
抢:抓住“政策窗口期”,确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重大项目建设的重点领域。中央进一步扩大重大项目建设有效投资、将部分用地审批权下放到省、扩大债券使用规模,这些都给交通建设带来了难得的政策利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将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政策窗口期”,我们将落实把因疫情耽搁的时间抢回来的要求,将窗口期变为快速发展期。
抢交工,确保一批重大项目提前建成。沪通铁路一期工程提前至6月底前具备通车条件,连淮扬镇铁路淮安至镇江段争取提前至11月底具备通车条件,连徐铁路和盐通铁路确保12月底建成。溧高高速公路确保提前至9月底具备通车条件,五峰山过江通道接线工程涉铁段桥梁确保提前至8月底完工,常宜高速公路项目确保12月底具备通车条件,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太湖隧道主体工程确保12月底前基本贯通,南京禄口国际机场T1航站楼改扩建工程三季度投入运行。进一步扩大南沿江城际铁路、宁淮城际铁路、常泰长江大桥、龙潭长江大桥等在建项目施工作业面,努力完成更多投资额。
抢开工,确保更多项目年内开工。推动年内计划开工的58个重大交通项目尽早开工。在确保超额完成2020年投资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全力推进一批符合重大战略规划、符合“十四五”规划方向、符合投资政策的计划外新增潜力项目,争取2020年内或2021年上半年开工建设。
抢储备,确保有需要时项目拿得出、批得下、能落地。用足用好中央和部省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的政策窗口期,全面扩大项目储备,将省政府三年滚动计划的70个重点项目拓展到157个,包括一批促进运输结构调整的铁路专支线、综合枢纽、港口以及面广量大的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项目。
抢机遇,推动传统基建向新基建转变。策应加快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要求,加快5G在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智慧公路、智慧港口以及客运枢纽方面的融合应用。初步梳理出近三年智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3个,预计总投资14亿元。
快:抓住“战略实施期”,提升交通运输支撑能力
“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大国家战略在江苏交汇叠加,既是推进交通建设的难得机遇,也是谋划交通发展的基本依据。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研究,加快推进重大战略落实落地。
以加快省内全域一体化助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加快建设“轨道上的江苏”,到今年年底,全省高铁总里程将突破2200公里,各设区市到南京2小时以内通达,设区市之间2.5小时通达、到北京5小时通达。推进南北拥江融合发展,加快缓解过江瓶颈制约,并于在建基础上,使年底全省建成通车的过江通道达17座。
以加快沿海港口航道布局优化助推沿江产业向沿海转移。加快推进南通港总体规划修编,打造通州湾新出海口,加快通州湾港区集疏运铁路、公路、干线航道建设,年内开工通州湾起步工程吕四作业区码头项目和中天精品钢落户地东灶作业区配套码头航道项目。加快推进滨海港区总体规划修编,积极服务盐城港滨海港区宝武精品钢项目落地,力争年底开工建设20万吨级进港航道。加快推进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二期、盛虹炼化一体化配套项目码头工程等。
以加快提升国际运输能力助推全省对外开放发展。积极抢抓承接空运、海运转移货源以及海关总署支持中欧班列10条措施的突出机遇,加快推动中欧班列线路整合优化,建设境外揽货服务体系,推动组建国际货运班列公司。着力推进苏北物流金三角建设,支持徐州打造淮海国际陆港,加快推进铜山货场改扩建。加快国际航空运输发展,推动淮安航空货运枢纽总规修编和前期工作,力争全年新开加密10条国际航线。
以加快建设“四好农村路”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力争今年三季度末提前完成全省农村公路提档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年内新改建农村公路3000公里、桥梁1000座,实现全省行政村双车道四级公路全覆盖。围绕全省农村脱贫攻坚、苏北农村住房改善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重点任务,落实6个集中连片地区和12个重点帮扶县巩固脱贫成果等任务,力争上半年完成行业帮扶整改任务。
争:抓住“规划机遇期”,完善交通运输规划体系
今年是两个五年规划的承启之年,交通运输部正在编制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十四五”规划以及其他各类专项规划。前两年我们积极争取到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项目上升到国家规划层面,进一步拓展了发展空间。下一步,我们将紧抓规划机遇期,继续做好向上争取和上下协同工作。
争取更多项目列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不久前印发,江苏44座过江通道全部纳入规划范围。交通运输部正在就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征求各省市意见,我们将紧紧围绕提升南京首位度、打造长江新出海口、打造徐州淮海国际陆港和建设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等发展要求,全力争取南京高速外环、通州湾综合集疏运体系、徐州国际公铁联运枢纽、苏州机场等一些事关全省长远发展的重大事项能够在国家规划中得以体现。
争取交通强国试点省份早见成效。省委省政府已正式印发《交通强国江苏方案》,江苏交通强省建设宏伟蓝图已经绘就,我们将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抓紧研究编制细化落实方案和举措,加快推进交通强国试点省份建设全面开局,全面推进十大样板建设,确保大运河绿色现代航运示范区建设等28个亮点年内初见成效。
争取省市县三级综合交通自主规划全面协同。高质量编制完成《江苏省综合立体交通网(2021—2050年)规划》《江苏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完成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国土空间控制规划等。围绕建立省市县自主规划体系,出台市县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研究指导意见,年内指导完成所有县(市、区)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加强交通规划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枢纽经济、国土空间等深度融合,完善省、市、县三级规划体系。
立:抓住“转型升级期”,全面构建现代治理体系
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我们将今年确定为交通运输事业发展转型提升之年,年初就作出了实现六个转型提升的部署,全面加快建立行业现代治理体系。
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立绿色生态交通体系。确保完成本省籍400总吨以下货船生活污水防污改造,加强监管促使400总吨以上货船实现达标排放或送交处置,实现“零排放”,沿江5个水上洗舱站建成投入运行。
全力打好安全生产突围战,建立完善本质安全防控体系。深化“两客一危”、超限超载、水上危化品运输等领域监督检查,确保道路运输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下降20%以上。
全面深化信用交通省建设,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体系。推进信用管理与行业治理的深度融合,在“两客一危”、超限超载治理、污染防治、港口经营等领域实时记录并归集失信信息,实行联合惩戒。
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建立物优其流、人悦其行的运输服务体系。研究制订对公路水路运输、城市公共交通、出租车等受疫情影响较严重企业的扶持政策措施,促进长途客运转型发展,支持客运企业对与高铁同方向的班线进行优化调整。
推进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力争新增2条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指导强化公交专用道、信号优先系统建设。确保完成运输结构调整目标任务,集装箱铁水、公铁联运增长5%以上,沿海港口大宗货物公路运输占比持续下降。
本文刊于5月18日《新华日报》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