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秦淮新河大桥右半幅桥面下面层沥青摊铺完毕,施工人员正在准备进行上层沥青摊铺。据了解,这是秦淮新河大桥右半幅桥面最后一次沥青摊铺,上部结构施工将在8月上旬完成并具备通车条件。
秦淮新河大桥位于绕城公路西南,油坊桥互通和刘村互通之间,是雨花、岱山、板桥、马鞍山方向市民出行的主要道路。由于跨等级航道施工,无法架设便桥,所以采用半幅施工半幅通行的方式。随着右半幅桥面施工的完成,通行条件将从原先的双向4车道变为双向6车道,大大缓解拥堵。
创纪录,国内最宽的单幅桥梁
据南京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秦淮新河大桥建于1994年,原桥全长638.26m,于2005年进行拓宽由双向四车道改为六车道,是南京绕城公路上的重要节点,日通过车辆达12万辆。随着车流量的增大,秦淮新河大桥渐渐不能满足通行需求,同时秦淮新河目前正在进行航道整治,现状为六级航道,原桥跨径只有30m,无法满足秦淮新河通航要求,所以采取将原桥拆除拓宽重建的方案。重建后大桥全长837.2m,其中跨河主桥上部结构采用(55+100+55)m变高度钢箱梁,梁高采用圆弧曲线变化,主桥总用钢量约6100吨。大桥采用双向十车道设计标准,主桥单幅桥宽24.15m,为国内同类桥梁之最。
大瘦身,桥身重量减轻四分之三
在改造之前,桥梁的主体是混凝土结构,桥梁主体从钢筋混凝土结构改为钢箱梁结构,桥体重量由2.1万吨减为6000吨,减重四分之三。
据宁马高速扩建工程(油坊桥互通至刘村互通段)指挥长陈小宁介绍,整个桥体由84块钢箱梁节段组成,最重的达65吨,尺寸长21.5米。构件尺寸大,重量重,施工过程长,而如何有效加快施工进度,尽量减小对现状交通的干扰,减少跨河涉水施工时间是主要施工难点。针对此,项目在设计中采用了可在工厂分块制造、现场焊成整体的钢箱梁结构形式,可以有效节省工期,减小左右幅桥交通转换时间以及跨河涉水施工时间。此外,设计采用了分离式双箱单室式截面的变高度梁体设计,可在实现外形简洁、美观,满足结构受力需要的同时,有效减轻结构自重,降低工程造价。
航道升级,通航能力提升10倍
据介绍,由于桥梁自重减轻,桥梁跨径大大增加,新建秦淮新河大桥主跨跨径从原先的30米提升到100米,使航道等级从6级航道提升为3级航道,通航吨位从100吨到1000吨,大大提升了通航能力。
今年以来,南京市公路中心开展桥梁防船舶碰撞专项整治活动,对涉水桥墩(柱)通航航道上的28座桥梁,特别是7座4级以上航道的桥梁四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上的桥梁进行整治。涉水桥墩(柱)位于四级及四级航道上的桥梁设置防范船舶碰撞设施,涉水桥墩(柱)位于四级航道以下的桥梁需设置助航设施。秦淮新河大桥作为新建桥梁也将设置防船舶碰撞设施,进一步保障桥梁的安全。
保质量,板桥方向市民出行更方便
秦淮新河大桥关系南京南部百万市民的出行,早一天完工可以给市民提供更多便利。
但对于桥梁重建来说,抢工期却并不容易。新桥修建之前,需要拆除老桥,桥梁工程施工受旧桥拆除施工干扰,施工单位充分利用了原老桥桥墩作为现场临时支架,减少现场临时支架搭设数量,节约了工期;桥梁施工和道路施工不同,材料存放和机械作业只能依靠河岸狭窄的河堤,作业空间受限限制,指挥部利用部分未拆除的部分桥面拓展作业空间,同时用水面浮吊的方式完成钢箱梁吊装作业。
但水面运输和水面吊装受秦淮新河汛期影响较大。“当汛期来临,河水流速湍急,会使得水面吊装成为不可能,所以大桥钢箱梁跨中合拢段一定要在6月传统汛期来临前完成。指挥部积极与海事等部门沟通,充分做好钢箱梁的制作、运输,以及现场临时支架、吊装设备验收;为防止冬季枯水期钢梁运输船搁浅,需对部分河道进行了清淤;大桥钢箱梁吊装施工先后历经8次封航吊装作业,顺利跨越秦淮新河。”宁马扩建工程指挥部工程部长徐士磊介绍。
据了解,秦淮新河大桥计划明年通车。届时,板桥、岱山、马鞍山方向到南京市区的通行条件将进一步改善,上下班高峰期可以节约15分钟左右的通行时间。(宁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