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澄湖服务区
连淮扬镇铁路上的“蓝暖男”列车穿越长江 崔永兴 摄
扫码看H5
开栏语
盛世华诞,举国同庆!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我们迎来了新中国72岁华诞。我们很欣喜,因为强大的祖国、繁荣的江苏,让每个人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很期待,因为开启新时代、踏上新征程,预示着更加美好的明天。在这个九州欢歌的节日里,扬子晚报今起推出H5产品“72年,看苏72变”,并同步开辟国庆特别栏目。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将从七个角度探求2大变化,听普通人讲述“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中,百姓生活经历的变化,感受到的惊喜。
今天是10月1日,国庆假日自出行开始。从“人在囧途”到动车开遍13市,从服务区吃泡面到网红争相打卡,交通升级给你带来哪些便利呢?
统筹策划:张琳
H5制作:肖甜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石小磊
变化1:更快!
3小时!南京到赣榆时空距离缩短一半
9月30日上午7点47分,开通不到一年的连淮扬镇铁路D2871次高铁在南京南站准点发车。坐在靠窗位置的赣榆姑娘林淑婷打开小桌板,调整了一个舒服的姿势,开始给老同学发微信联系国庆假期的各种聚会。中午10点54分,列车稳稳地停靠在了赣榆站。
今年是林淑婷工作后的第二年。从上大学就到了南京的她,过去回家都是坐长途大巴。摇摇晃晃颠上六七个小时,一趟旅途下来整个人疲惫不堪。上学时看别的同学坐高铁回家,她就非常羡慕。那时候,赣榆到南京的高铁还在修建中。直到去年底,高铁终于通车了。“今年春节开始,我也可以坐高铁回去了。不仅时间短了,只要3个多小时,而且人不累,方便多了!”
方便了!高铁+地铁,直通太湖边
林淑婷所乘坐的列车沐浴着旭日的光辉奔向苏北大地。与此同时,在南京站南广场入站口,张成林从包里掏出身份证,通过人脸识别系统快速进入了候车大厅。住在湖南路附近的他7点20分从家里出发,从容地赶上了8点钟开往苏州的高铁,他的目的地是太湖。
“导航上一查,苏州地铁最近新增加了5号线,从苏州火车站坐2号线然后在劳动路转5号线,就可以直接通到我订的酒店门口。”9点多下了高铁,步行几分钟坐上地铁列车后,上午10点半不到,张成林就到达了酒店。将行李寄存到大堂,他悠闲地向太湖边走过去。“我到现在还记得,当年在苏州上学时跟同学一起坐公交车到太湖边玩,晃晃悠悠穿过整个城市和郊区,得花将近2小时,现在从我南京的家里到太湖边,也不过3小时就到了。”
铁路和轨道交通的建设,正在改变越来越多人的工作和生活。在张家港工作的南京高淳人杨泽雨就是其中一个。去年沪苏通铁路开通之后,张家港有了直达南京的城际高铁,目前南沿江城际铁路也在建设,“非常期待。目前张家港到南京的火车还是在南京站,等明年南沿江一通,就可以更快到达南京南站,那我回高淳就更方便了。我甚至已经准备每周末回家吃一顿团圆饭。”
数据
从高铁“洼地”到全国前三
从2020年下半年以来,随着沪苏通铁路、连淮扬镇铁路、盐通高铁、连徐高铁的陆续开通,省内高铁初步实现成环成网,苏北苏中苏南干线铁路通道全面打通。
统计显示,“十三五”期间江苏新增高铁里程1356公里、铁路客运枢纽27个,分别是“十二五”的2.51倍、1.9倍,创历史新高。高铁里程从2015年的全国第十四位跃升至第三位。13个设区市均已通动车,实现动车“进京达沪”。
轨道交通进一步发展。到2021年6月底,全省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880公里,居全国第二位,仅2021年上半年全省就8.3亿人次通过轨道交通出行。
变化2:更美!
逛江南?服务区即可圆一个水乡梦
从停好车,到步入圆月形的前厅大门,林嘉嘉一直有一种不太真实的感觉。前段时间,她刚买了一本吴冠中的画册,“这不是将画里的江南做成了一个立体版吗?”9月30日下午,原本只打算在服务区停留片刻买瓶饮料,没想到进入大门后,她不但在DQ冰淇店吃到了最爱的爆浆冰淇淋,还看了场传说中的国宝级戏曲昆曲的演出。
2019年7月18日,经改造升级后的江南园林主题服务区——阳澄湖服务区正式营业,以绝无仅有的“梦里水乡、诗画江南”风格一举成为全国最火的“网红服务区”。作为截至目前全国体量最大的高速公路服务区,阳澄湖服务区不仅在室外打造了一个小型苏州古典园林,在室内浓缩了一个“平江府路”,同时将黑科技元素也融合了进来。“在这里可以逛街,有最先进的游戏,有最前沿的科技展,还有最传统的非遗馆,感觉泡上个半天都玩不完。”林嘉嘉也像别的游客一样,拍了美图发到了自己的朋友圈里。
美翻了!农村公路如今成了“风景线”
风驰电掣的高铁列车,使人们的出行半径不断扩大;美如画廊的乡间小路,却又让很多人不知不觉放慢了脚步。
这个国庆,常州人张小军就准备带着一家老小去溧阳住上一个晚上。“省外有疫情,我们就在省内走走吧。溧阳就不错,开车在溧阳的彩虹公路上,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张小军前年去过一次溧阳,这次准备带全家人一块儿去走一走。
南通开沙岛上,回乡创业的当地村民茅怀忠欣慰地告诉记者,村里的路又变样了。今年8月底,3公里长、7米宽的开沙小区路上,由红黄蓝三色组成的公路中央分隔线粉刷完毕,如同一条彩色丝带飘向了远方。“过去我在北京搞工程,这两年老家环境好了,交通也便利了,我索性回来发展。农路越来越通畅,越来越漂亮,我的生态农业观光基地肯定也受益啊!”
数据
千余服务区业态为您国庆出行服务
当交通设施催生为风景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接踵而至。2015年之后江苏交控开始推动服务区转型升级,目前已经完成80%以上。以阳澄湖服务区为例,改造前单日车流量在1.1万到1.2万辆左右,现在已达到1.8万辆,车主平均停留时间从20分钟延长到了40分钟以上。今年国庆期间,江苏交控服务区1642个业态将为公众提供全方位的出行服务,服务区内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等热门品牌商户每天的营业时间延长至24点,超市、小吃等24小时开放。
驶出高速,进入乡村,交通升级同样带来大变化。“十三五”以来,江苏打造生态绿色交通廊道超过2万公里,双车道的农村公路如同毛细血管打通每一个行政村,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本文刊于10月1日《扬子晚报》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