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动执法车辆1918辆次、执法船艇4934艘次、检查人员23492人次,检查3702批次,查处违法行为2967起……为期一个月的全省水上交通执法月雷霆出击,成效明显,水上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基层一线执法监管能力显著提升,水上交通安全发展基础持续巩固。
水上交通执法月期间,全省交通执法部门围绕航运公司、营运船舶、通航环境、港口企业等四大重点领域,加大执法检查力度,集中开展执法行动,对检查发现的违法行为,严格实施处罚,实现了执法月活动期间执法案件数量与执法案卷质量双提高。
航运公司方面,全省交通执法部门累计检查418家。其中,常州支队严把涉水企业源头管理,对前期公司检查中发现的57项问题隐患做好整改闭环复查,监督公司已完成隐患整改47项;南通支队重点对曾被交通运输部涉海运输平台通报的航运公司进行“回头看”,就安全制度、安全例会以及船舶动态管理情况进行重点检查;扬州支队结合年度监督检查计划和执法月安排,对辖区航运公司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发现问题31起,组织约谈10家,已督促整改28起。
营运船舶执法方面,全省交通执法部门累计检查19564艘次。宿迁支队利用船闸节点加大对船舶证书持有情况、标志标识勘划情况的检查力度,对不符要求的下发整改通知书,若下一航次时还未整改将不予登记过闸;苏州支队太仓水上执法机构联合太仓直属海事局、杨林船闸、浏河水闸等部门建立重载船舶联合检查机制,对船舶干舷、配员、配载、航区等实行一站式检查;镇江支队联合公安部门开展水上无线电秩序管理专项执法,对辖区无线电经营商铺进行检查;南京执法局结合船舶报港核查及内河船舶污染物电子联单平台,对船舶污染物移交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扬州支队深化“1+N”扁平化执法,线上指挥中心整体联动,实施电子巡航7560次,开展非接触执法60次。
通航环境执法方面,全省交通执法部门累计开展通航环境检查2559次。宿迁支队联合公安水警支队、渔政支队、苏北航务管理处宿迁航务中心、骆马湖沿线乡镇等,严格开展重点水域“六小”船舶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非法从事载客进湖钓鱼、渔业捕捞、货物交易、违章航行的“三无”船舶;淮安支队联合船闸、水警、渔政等多部门开展“三无船舶”专项整治行动,取缔“三无船舶”23艘;徐州支队加强与济宁市交通运输部门沟通协作,协商制定了省际边界水域农用自备船安全监管联动机制;无锡交通运输部门联合公安部门开展京杭大运河梁溪段联合巡查;苏州支队吴江大队与青浦、嘉善三地交通执法部门联合公安机关启动长三角省际水路联合查控机制,联合开展水路联合执法行动。
港口企业执法方面,全省交通执法部门累计检查港口971家。盐城支队扎实推进辖区非法码头拆除取缔工作,集中拆除取缔非法码头55座,完成率达94.3%,并按照20%的比例对全市26家内河持证港口经营人开展了环境保护联合检查,发现环保问题35项,已全部整改;南京执法局提高辖区内码头企业与沿江岸线及通航水域的巡查频次,基本做到“无死角、无遗漏”;常州支队采取“一听、二看、三查、四反馈”的方式,检查港口码头企业82家次,要求企业对存在的问题立即或限期整改完毕;连云港支队会同市交通运输局港务处分成4个检查组奔赴港口企业一线,从疫情防控、源头治超、船舶港口服务企业检查等方面全面开展集中检查;扬州支队推动中化扬州石化仓储有限公司建立了作业船舶“一船一档”机制,严格执行船/岸检查表作业前安全检查;宿迁支队督促辖区危险品港口码头建立健全档案台账资料,辖区 2家危险品码头全部通过安全生产一级标准化达标。(苏交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