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重大节假日区域高速公路路网信息,清理高速公路不连续限速标志,免费为辖区运输船舶接收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实施交通运输本质安全教育“百千万”提升行动……今年,江苏省交通综合执法局列出十项为民办实事项目,截至目前,已全部完成。
重大节假日发布出行信息
“逢节假日出行,总担心堵在路上,今年几个节日,因为对路况了然,我的出行总体顺利。”日前,网友“山风”表示,交通部门发布的高速公路交通出行指南、出行预警和动态路况非常适用,希望即将到来的元旦和春节还能享受到温馨出行服务。
“逢重大节假日,发布重大节假日长三角区域高速公路路网信息已建成机制。”省交通综合执法局道路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满足群众需求,今年以来,已联合长三角高速公路部门共同发布2021年春节、清明节、五一节、国庆节长三角区域高速公路出行服务指南,并建立“3+1+N”区域路况信息共享机制,通过“高速公路区域协作联络群”,常态化共享发布区域路网运行信息,完成长三角地区“高速拥堵信息发布”“一网通办”工作,充分发挥长三角区域高速公路出行信息服务资源,及时为公众跨省出行提供更加精准实效的信息服务。
并且,每次重大节假日后,长三角交通综合执法部门再联合对区域高速公路出行服务信息发布机制和路网运行情况进行总结评估,形成评估报告。现已联合完成《节假日长三角区域高速公路出行服务指南范本》《长三角区域高速公路信息共享指南》《长三角区域高速公路可变信息标志信息发布协作机制》《长三角高速公路路况信息共享平台设计方案》4项成果,有力推动了高速公路出行信息服务区域化、一体化协作不断向更高质量发展。
清理高速公路不连续限速标志
“我们开展辖区高速公路标志标牌摸排行动后,发现S49新扬高速公路蜀冈枢纽有一限速标志不符要求。”省交通综合行政执法局宁通支队相关负责人说,随即第一时间会商相关部门,及时拆除了辖区高速公路这一不合规、重复设置的“限速40”标志。
为方便群众出行,今年初,省交通综合执法局提出实施限高限宽设施长效管理,全面改善全省4917公里高速公路、1.23万公里普通国省道、14.28万公里农村公路的通行条件,实现违法违规限高限宽设施“动态清零”。要清理高速公路20处以上不规范、不科学的限速标志,消除“忽高忽低式限速”现象,提高全省高速公路交通流运行效率。
“目前,此项民生实事项目已全部完成。”省交通综合执法局道路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其中,实施公路限高限宽设施长效管理,按期全面完成全路网复核和全清单整治,违法设施全面拆除,合法保留设施全面公示,完成监督完善阶段各项工作。清理不规范不科学的限速标志,联合省公安厅交警总队、江苏交控组织开展高速公路现有限速标志全面排查,对现状设置的限速标志对照4617处,对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逐一梳理出需要清理规范的限速标志,并于6月底、9月底前分两批组织高速公路“一路三方”进行核查、清理和优化调整,现已全面完成89处限速标志的清理工作,有效消除“忽高忽低式限速”,提高高速公路交通流运行效率。
免费接收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
打开“船E行”APP,点击垃圾回收预约,不一会儿,一辆小型船舶便“乘风破浪”而来,收走河南周口船主王长琴已经积攒了2天的生活垃圾和污水。这艘小型船舶是专门服务于扬州主城区28.5公里水域的水上“流动垃圾船”。“截至目前,这艘船舶今年已接收船舶生活垃圾40.1吨、生活污水129吨、含油污水31吨。”日前,扬州市交通综合执法支队工作人员说,所有船上产生的生活垃圾、污水“零排放”,守护了大运河的岸绿水清。
今年以来,为不断加强船舶港口污染防治工作,提高船舶送交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主动性,减轻航运企业及船主经济负担,全省交通执法部门将免费接收船舶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跟进落实,督促全省港口码头和水上服务区、船闸以及流动接收船为辖区航行作业船舶免费接收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
省交通综合执法局水上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有力推动,目前我省已全面推行“一零两全四免费”船舶污染物治理模式,“一零两全”指靠港和锚泊船舶污染物零排放、全接收,在航船舶污染物排放全达标。“四个免费”即免费生活污水接收、免费生活垃圾接收、免费锚泊、免费水上交通。同时,开展船舶和港口污染突出问题整改“回头看”活动,会同相关部门推进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联单监管,督促船舶和港口落实水污染防治的主体责任,主动送交和收集船舶污染物,今年以来共接收船舶垃圾4075.12吨,船舶生活污水298912.18立方米,船舶含油污水18851.02立方米,残油废油33304.42立方米。
实施安全教育“百千万”提升行动
今年年中,南京市交通综合执法局五支队走进南京长江行游轮有限公司,开展安全主题宣讲活动,进一步营造学安全、懂安全、做安全的良好氛围,深受企业欢迎。同一时期,宿迁市交通综合执法支队水上执法大队在宿迁港口发展有限公司,开展安全生产知识进企业现场宣传咨询活动,辖区8家港口企业和8家航运企业100余名职工参加后,分别表示对安全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
“今年,我们确立‘百’提升行动:免费为100家小微运输企业提供‘安全专家’服务。利用微信‘工程专家’,免费为100个公路水运建设工程、300个参建单位提供线上学习教育服务。免费为300家港口危险货物经营企业提供安全学习服务。”省交通综合执法局工作人员介绍,“同时,确立‘千’提升行动:助力1600家次危货运输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优化完善2000道‘工程专家’题库。以及‘万’提升行动:免费为10000名以上公路水运建设工程一线作业人员免费提供线上学习教育服务。免费为全省所有港口危险货物企业员工提供10000人次安全学习服务。”
“目前,这些办实事项目皆已完成。”省交通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说,其中,已分市建立“百家”企业微信交流群,通过线上一对一的方式,对企业相关人员进行逐条辅导,并提供7天不间断线上咨询辅导;编制14项安全管理制度模板,152项制度台账模板,提升小微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化水平;依托线上线下安全培训和专家技术人员助力,开展企业现场辅导,辅助企业整改问题3280条,编制安全管理文件581项、建立安全管理台账767份、隐患排查清单104份、风险管控清单104份,发放交通运输安全生产100问等宣传手册678份,企业安全管理规范化水平有所提升。有323个交通工程项目、908个参建单位使用微信“工程专家”小程序开展安全活动,已完成“工程专家”小程序3586道题库更新,累计访问使用人数近21000人次。 本报记者 梅剑飞
本文刊于12月17日《新华日报》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