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交通资讯 > 媒体关注
【中国水运报】执法为民有力度更有温度
发布日期:2021-12-22 09:49 浏览次数: 字体:[ ]

 全媒记者 陈锴 通讯员 石小磊

记者12月20日从江苏交通综合执法局获悉,随着泰州市最后1艘单壳油船拆解完工以及全省补贴资金全部发放到位,江苏历时近一年的内河单壳化学品船和单壳油船淘汰拆解工作全面完成。江苏交通综合执法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全省共计淘汰拆解内河单壳油船和单壳化学品船886艘,所有设区市及时圆满完成拆解任务。

今年以来,江苏省交通执法领域以专项整治行动为契机,切实将便民为民服务举措融入到执法工作中,十大为民办实事项目已全部完成,群众对执法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

成为普通群众“贴心人”——

十大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部完成,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

联合“三省一市”节假日期间及时互通共享信息,精准发布高速公路实时交通路况,方便公众出行;开展船舶远程检验,建设“船民之家”,安装岸电集中使用设备,为船民提供生活便利;实行预约+执法,就近到高速公路收费站办理案件,减少车主来回奔走;公布40项以上轻微违法免罚清单,建立轻微违法容错纠错机制;清理20处以上高速公路不连续限速标志,消除“忽高忽低式限速”现象……一年来,江苏交通综合执法局用心用情将实事办到实处,不仅服务了地方经济发展、企业转型升级,还让每天通行在水上、路上的交通人感受到了温暖与关怀。

在水上,船舶就是船民的家,执法人员是他们依赖的“大管家”。“过去这水是深绿的,浑得很,现在你看,清多啦。”9月,记者在苏州吴中水上服务区采访了停靠在此的“浙桐乡货01868”散货船船主朱兆阳,他船上一根长长的电缆接到了岸上的电箱上。朱兆阳笑言,不仅污水上岸后水变清了,随着岸电的接入,船民生活也变好了:“过去船上用电都靠烧柴油,到了夏天都舍不得开,开一天的空调就要烧100多块钱的油。现在不同了,一靠岸就能拉上电,平均一天才两三块钱。”在南京港龙潭集装箱码头,每90米就有一个岸电机电装置,真正实现了船舶靠在什么泊位都能就近接上电。初步测算,每月有800条船舶在龙集码头接用岸电,每月的用电量达到4万至5万度,这些电目前都是免费的。

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更多船民用上清洁又节能的岸电,2021年江苏省共计划为942艘船舶完成受电设施改造,让更多群众尽快享受到发展的红利,感受到交通执法的温情。与此同时,江苏交通综合执法部门免费为辖区运输船舶接收生活污水和垃圾,2021年以来共接收船舶垃圾超过4千吨,生活污水近30万立方,含油污水近1.9万立方,为船民们打造了流动的绿色家园。

当好服务企业“店小二”——

全年大件运输办件量突破20万件,3年增长70多倍

“以前是设备做好了才申报审批,现在直接沟通好尺寸,再按照尺寸制作好运输拆分。以三类运输证件为例,申报勘验后第二天基本就能拿到,比以往缩短了三五天。”扬州迈安德是一家世界级油脂、淀粉类机械供应商,这一类机械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体积大。企业安全总监毛卫江告诉记者,12月7日下午运送往青岛的是一件油脂“浸出器”,为了让这个大块头以最精准、最科学又最经济的方式运上高速,江苏省交通综合执法局宁通支队提前10多天就与企业一起商讨方案,最终确定将其分解成4块,宽度4.98米,正好在5米的高速入口限宽范围之内,为企业降本增效,保驾护航。“我们有了这种优质的服务,别人不敢接的单,我们敢接,别人不敢做的设备,我们就敢做。执法人员上门服务,还为设备运输保驾护航,不仅为企业节约了巨额成本,也在同行业发展里占得了先机。”

“大件运输许可是一项特殊许可,理论上大件制造企业每件产品的运输都需要通过许可,物流运输成为这些高端制造企业业务的重中之重,甚至决定其产业链的布局。针对大件许可的这一特性,江苏交通综合执法局积极开展各项许可延伸服务,尤其是今年以来为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的大件运输许可办理提供‘定制化、专业化、系统化’服务,推进跨省通办、一网通办、高频一件事省内通办,对徐州市工程机械产业集群,连云港、盐城、南通风电产业集群,无锡、苏州钢构件、锅炉产业集群,常州输变电设备产业集群等多条产业链几十家企业开展走访、服务活动,形成企业促生产、政府强管控的双赢局面。”江苏省交通综合执法局负责人介绍,今年前5月全省共办理大件运输许可100599件,预计全年将突破20万件,办件能力3年增长70多倍,有力地服务“江苏制造”升级,助推高质量发展。

做好项目建设“护航者”——

苏锡常高速、京沪高速拓宽……执法人保驾护航在一线

重大项目建设事关地方经济发展大局,也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苏锡常南部通道(太湖隧道)工程是今年江苏省重点交通工程之一,作为沪宁间的第二条高速公路通道,受到沿线百姓的高度关注。自项目启动围堰施工起,就遇上了难题,有将近200万方泥土需要经陆马公路K11下穿桥涵进行运送。“下穿桥涵有限高要求,运输土方车辆无法经过,必须对涵洞进行下挖。多亏了盐锡支队、大队的负责人第一时间到项目部现场办公,牵头对涵洞进行改造,迅速解决实际问题。真是有求必应,解决有力。”施工单位中交三航局南京分公司的负责人对记者说。

隔江相望,259公里长的京沪高速扩建工程2021年进入全面推进阶段,从新沂一路到江都,一方面要保障京沪大动脉的通畅,一方面还要保障工程安全有序推进,京沪支队专门成立京沪扩建工程保障协调小组,具体负责协调、指导京沪扩建工程涉路许可、交通组织、施工监管、执法普法、“两保一强”等工作。支队选派6名优秀交通执法人员分别派驻到扬州段、淮安段、徐宿段扩建工程建设指挥部,全力服务工程建设,得到了一路多方及扩建指挥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表扬。

今年11月,无锡市民生重点工程高浪路快速化改造遇到了200多片箱梁运输的难题,车货总重达174.8吨的箱梁运输车,要走过120公里,沿途还要经过157座桥梁。时间紧、任务重,无锡市交通综合执法局提前半年就上门对接。过桥难?他们协助第三方单位对157座桥梁一一进行承载力验算,确定承运特种车型;针对天气、车流等可能影响运输的情况,他们联系交警、收费站等单位建立多方协调机制,编制应急预案,设立应急保障小组;考虑夜间运输安全,压道车还配备了LED显示屏,并利用闪光灯等示警提醒后车行车安全。11月22日晚上10时,在3辆护送车的护送下,首件箱梁顺利送抵施工现场,突破了无锡市最重大件运输纪录,174.8吨也是目前途经高速车货总重全省最重,有力地保障了当地重点项目如期完工。

本文刊于12月22日《中国水运报》3版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