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既是改善长江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也是关系众多长江渔民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2020年以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禁捕退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六合区交通局把长江流域禁捕退捕,作为当前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积极强化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依职责扎实推进辖区禁捕退捕工作。
一、高压态势强化巡查。六合滁河通航水域约152公里,六合交通局针对辖区岸线点多线长的复杂情况,锁定滁河水域为“三无”船舶重点水域,制定巡查计划,组织人员对重点水域“三无”船舶每月进行常态化巡查,2020年海巡车艇巡航1143小时,6396.1公里,无人机巡航12次,出动执法人员1555人;另一方面加强与执法部门、属地街道的联动,开展长江、滁河“三无”船舶联合巡查执法,保持“三无”船舶整治高压态势。
二、凝心聚力有序推进。六合区交通局多次牵头组织召开“三无”船舶整治联席会议:一是压实责任,明确由执法整治组加快组织推进,具体由六合地方海事处负责,落实相关街道主体责任,渔政、水务、公安等部门密切配合;二是摸清底数,掌握涉渔三无船舶情况,包括渔船数量类型、住家船民数、船舶停泊位置情况;三是分类清理,根据“清源”行动相关部署,退捕保障同时落实处置措施;对于不从事捕捞但仍有渔民居住的,由街道出面协商,由农业农村局依据相关政策妥善处置;对于外地三无船舶,及时护航至集中停放点(六合冶浦桥附近水域)并联合处置。
三、长效管理防止反弹。自禁捕退捕工作开展以来,六合区交通局认真落实责任,根据相关文件要求,按照“发现一艘处置一艘”原则,加强港口、船闸等交通设施和场地的管控,禁止船舶和个人在港池、闸区等水域从事养殖、捕捞活动,加强水路运输企业的管理,督促企业禁止载运非法捕捞渔获物,积极会同水上公安、水务以及属地街道等相关部门持续打击“三无”船舶。坚持长期不懈地推行三无船舶整治,健全协调联动的长效治理机制,保障重点水域禁捕实效。针对辖区“三无”船舶的不同情况,分析整治工作存在的困难,完善信息共享机制,深入探讨整治措施,加强工作联动,增进理解,相关部门积极协同配合对“三无”船舶进行整治,巩固辖区禁捕退捕工作成效。2020年共完成“三无”船舶拆解115艘。2021年初,共出动执法人员60余人次、执法艇12艘,无人机2次,常态化巡航检查。
为防止“三无”船舶问题反弹回潮,下一步,六合区交通局将积极会同相关执法部门,通过“全方位、立体化、拉网式”的联合巡查清船行动,持续打击“三无”船舶进行非法捕捞、运输等影响水域环境、通航安全各类违法行为,形成对违法违规捕捞严打高压的震慑态势,确保全区禁捕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南京市交通运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