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云县人民政府县长 曹明丽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十三五”以来,灌云县持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全力打造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加快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脱贫攻坚等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支撑。
交通品质显著提升
枢纽优势更加明显
“十三五”期间,我们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1.19亿元,比“十二五”增长了21.51亿元,增长率为109.3%。233国道灌云北环段、204国道灌云改扩建段等一批国省干线相继建成,精心构建的城市外环快速通道初具雏形,干线公路与城市道路互联融合得到进一步增强;连盐铁路、连淮扬镇铁路先后建成通车,灌云全面迈入高铁时代,全县百万人民百年的“高铁梦”圆满实现;连云港花果山国际机场落户灌云并于上半年试运行,空港产业必将成为带动全县经济增长的发展极;燕尾港一类口岸实现正式开放,海河联运吞吐量突破1200万吨,比“十二五”翻了三番,为燕尾港港口建设与发展再添动力;内河航道疏浚工程扎实开展,全县航道总里程为447.33公里,水运通行能力持续增强。“十三五”末,灌云县公路、铁路、海运、水运、航空“五通汇流”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形成,立体化大交通优势在灌云这片大地上得到了全面凸显,人流、物流、信息流等优质要素抢滩入驻灌云的通道越来越广阔,特别是随着临港产业区海河联运枢纽、连云港花果山机场空港枢纽打造,交通与产业联动融合发展,灌云交通优势正在转化为经济发展竞争优势,成为推进灌云高质量发展强力新引擎。
通行条件显著改善
群众出行更加便捷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四好农村路”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县委、县政府对建设“四好农村路”高度重视。为有效解决道路破损严重、“畅返不畅”等突出问题,“十三五”期间,灌云把加快农村公路提档升级作为一项重点民生实事,累计完成投资11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852公里,完成桥梁改造119座。此外,灌云整体推进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协调发展,建成仲集、杨集、东王集、五灌河公路桥等4个公路服务点,依托杨集公路服务点建成灌云应急基地,完成应急物资储备和养护机械配备,实现了养护管理、应急处置、便民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公路综合养护体系,提升了养护服务功能和应急保畅能力。“十三五”末,全县农村公路实现通车总里程达2381公里,建制村和25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上了水泥路,基本形成了以县道为骨架、乡道为支线、村道为脉络的农村公路网络,“四好农村路”达标创建顺利通过省级验收,人民群众出行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与此同时,交通网络的完善和通行条件的改善,也加速了农产品物流业的快速发展,降低流通成本,提升农产品价值,提高农产品生产者的比较收益,农产品物流成本的降低成为增强农产品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运输保障显著增强
服务能力更加高效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不仅刺激了运输市场的飞速发展,同时也对交通运输服务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十三五”期间,灌云坚持“交通为民”理念,始终致力打造群众满意交通,进一步增强交通运输保障能力,提升运输服务水平。“十三五”末,全县道路运输经营业户达4253户,其中物流企业220家,货运车辆为8154辆,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半挂牵引车以及重型载货汽车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安装率为100%。规划全县物流节点布局,建成县级农村物流服务中心1个。连淮扬镇铁路灌云站综合客运枢纽开通运行。“十三五”末,灌云县拥有等级客运站8个,城乡客运线路63条,车辆353辆。全县13个镇(街)镇村公交全部开通,镇村公交覆盖率达100%。大力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项目,通过资源整合,实现城乡客运市场“一个主体”,城乡公交线网“一张图”,城乡公交服务“一个标准”,城乡公交调度查询“一张网”,城乡居民出行“一张卡”,人民群众对交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本文刊于5月18日《新华日报》2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