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甸的路:全面小康的红色“钥匙”
发布日期:2021-06-01 17:41 浏览次数: 字体:[ ]

扬州宝应县曹甸镇流传着“曹甸小南京,不到不死心”的顺口溜。这里旧时曾繁华有加,有50余条街巷、20余座园林、古阁和祠寺。如今的曹甸已是“中国文体教玩具之都”,有一大批长期从事外销教玩具的大军。在谈及家乡巨变时,他们最深有感触的就是“曹甸的道路十分通达”。

近年来,曹甸镇坚持“要得富先修路”“没有一个好的交通环境,就没有好的投资环境”等发展理念,以集镇为轴心,建设了辐射全镇、沟通所有村组的农村公路网,总里程达到106.5公里,已完成升级改造的87.4公里,按照“四好农村路”建设的78.5公里,按照最美乡村路建设的51公里,一条直通县城的快速通道也已经进入扫尾阶段,为推动曹甸的经济发展必将发挥巨大作用。

公路交通的发展,给曹甸镇带来了那些明显变化?

过去,交通不便,当地土特产也销售不出去,很多农民也就没有心思去搞土特产种植,有事没事的都聚到了“麻将桌”上。如今不一样了,交通发达了,产品好外销了,眼愁别人致富了,那些不想富的坐不住了,有的搞起了养殖业,有的办起了小工厂,实在没有能力办实体的就到别人厂里去做工。“棋牌室空了”“麻将桌上没人了”是常态,就连七八十岁的老年人也都争着去工厂做工。77岁了还在一家教玩具厂做木匠活的管兆顺老人说:“我们在家也没事情干,出来做做工就当锻炼身体,活动活动筋骨对身体也有好处。” 

如今的曹甸镇区与过去相比大了好几倍,414省道以南、264省道以西、县道画川公路两侧均为镇工业区,一条穿镇而过的“四好农村路”——“曹南路”将工业区与这些主干公路连接了起来。公路交通的顺畅,吸引很多有战略眼光的人士来这里投资兴建工厂办实体。据统计,落户曹甸玩具城的各类工业企业已有78家,帮助当地5800人解决了就业问题,2021年1-4月份工业开票达到14.4亿元。

曹甸教玩具城鸟瞰

2015年曹甸镇在楚甸公园西侧新建“忆思园”,依托苏中公学旧址、曹甸战役主要战场,建成了以忆思园为中心,苏中公学纪念碑、四零烈士陵园为教育参观场所的廉政教育基地。

“四好农村路”曹南路是通往“忆思园”的一条主要通道。曹甸镇为了发展地方经济,方便各地人士前往“忆思园”接受红色教育,对这条全长3.72公里的农村公路进行了提档升级改造,路面拓宽至9米,公路面层完成了“白该黑”的蜕变,由原来的水泥路面变成了现在的沥青路面。现今的曹南路增添了许多红色宣传元素,不仅是曹甸镇经济发展的黄金路、致富路,也成为了社会各界人士前来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红色通道,每天都有不少人到“忆思园”接受红色教育。

曹南路上的“红色”元素

今天的曹甸,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正加快建设交通快速通道,打造红色文化基地,谱写“生态空间严格保护,镇区空间优化布局,路网结构更加完善,公共服务健全完备,群众文化百花齐放”新篇章。(陈定武 沈龙成 姜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