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交通资讯 > 媒体关注
【现代快报】连接苏州南通,海太过江通道二次环评
发布日期:2021-06-25 10:42 浏览次数: 字体:[ ]

现代快报讯(记者 李娜)苏州与南通之间再添一条过江通道。6月24日,现代快报记者从江苏环保公众网获悉,海太过江通道开始第二次环评公示。根据环评信息,这座公铁复合型过江通道为三管隧道形式过江,预计2022年年底开工,2028年建成通车,工期约6年。

这条过江通道在哪儿建?连通南通海门区与苏州太仓、常熟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2020—2035年)》的通知,规划至2025年前,为满足长江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南北交通运输需求,在深入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并做好相关规划衔接的基础上,重点推动实施79座过江通道,其中江苏省规划13座,到2035年,规划布局长江干线过江通道276座,其中江苏省41座。

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其中,海太过江通道为2025年前重点推动实施的过江通道之一,明确为公铁复合型过江通道。

这条过江通道具体在哪儿建?项目位于南通市海门区和苏州市太仓市、常熟市。环评显示,海太过江通道工程起自南通市海门区天补镇东侧与沪陕高速交叉设置的天补枢纽,向南连续上跨宁启铁路、通海港铁路(在建)、G345、海门河转向西南方向上跨浒通河、X352,继续向南上跨沿江公路后,于叠港公路西侧、立新河东侧布线,在海太汽渡西侧以隧道形式越江,在太仓市白茆河口南侧上岸,向西南方向于雅鹿花园西侧上跨G346并与如通苏湖铁路(规划)交叉后,于何市社区西侧,止于与沪武高速交叉设置的支塘枢纽,路线全长39.3km。越江段共通道建设如通苏湖铁路。

公铁复合隧道怎么建?上游公路下游铁路三管过江

公示信息显示,海太过江通道全线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过江隧道段设计车速为80km/h(预留100km/h条件),其余路段设计车速为120km/h。公路隧道全长约11.2km,采用双管单层六车道,外径16m的盾构隧道横断面。

铁路隧道位于拟建海太公路隧道下游,走向基本与公路隧道一致,两隧道净距以不小于5倍公路隧道洞径控制。越江段如通苏湖铁路为双线城际铁路标准,设计速度200km/h(预留250km/h)。隧道建筑总长约11.36km,其中盾构段长约9.250km,北岸明挖段长约1.005km,南岸明挖段长约1.105km。盾构段采用“单洞双线”形式,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轨行层,下层为服务层,中间为疏散救援廊道,两侧为管线廊道。

海太过江通道全线共有主线桥梁13座,长度13.868km,1处特长隧道,长度约1.2km。项目计划2022年底开工建设,2028年建成通车,工期约6年。

据介绍,海太过江通道自北向南串联沪陕高速和沪武高速,对完善区域综合交通网络、补齐过江出行短板具有重要意义,推动了江苏省进一步完善省域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支撑省域一体化发展。同时,项目作为南通新机场、通州湾港区、沿江港区南北向集疏运通道,有效支撑枢纽联动发展。

本文刊于6月25日《现代快报》4版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