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港航:四代港航人的战“疫”情怀
发布日期:2021-08-11 10:03 浏览次数: 字体:[ ]

从青葱岁月到不惑之年

从意气风发到霜染双鬓

从港航新兵到中流砥柱

不同的年代,相同的职业

不同的岗位,同样的选择

在疫情面前,他们逆行而上、勇挑重担,以忠诚卫城,护佑一方。时光流转、岁序更迭、初心不变,60、70、80、90践行着入职时的铮铮誓言,诠释着交通港航的风雨人生……

60后老黄牛的无畏坚守

于建新,54岁

是工程科的一名“行家里手”

他岁月如歌,银丝渐密,足迹踏过泰州航道的所有角落,身影驻守工程建设的细枝末节。他一直扎根基层,一干就是三十几个年头,就像一颗螺丝钉,紧紧钉在自己的岗位上。疫情以来,做过心脏搭桥手术的他,坚持带头冲在防疫一线,检查工地防疫情况、对航标进行巡查、到大桥施工现场检查防疫物资,从严从细织牢防疫安全网,“只要党需要,随时上战场。”

70后船闸上的全能“医生”

高桂清,45岁

是口岸船闸的一名“技术能手”

他刻苦钻研,身兼数职,小艇驾驶员、船艇保养维修员、船闸操作系统技术员,机电操作能手,自疫情防控以来,连续奋斗十几日,他的工作看似枯燥无味,却关系到过闸的每个环节的正常运转,疫情发生以来,调度室、火车站、卡口,哪里有防疫要求,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80后火车站的金盾卫士

吉维哲,33岁

是安全机务科的一名“安全先锋”

他形似“大白”,坚不可摧,市交通局成立火车站防控专班,他主动请缨参加,从早上5点多到晚上10点多,查验行程码、健康码,吃住都在查验点上,高强度工作让他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他笑笑说:“没事,我是行走的烘干机,只要能‘汗’卫好我们的城,多苦都值得。”

90后火车站的金盾卫士

田小顺,28岁

是周山河船闸的一名“颜值担当”

他身形颀长、羞涩腼腆,入职时间不是很长,可在同事的眼里,谦虚的工作态度和精湛的业务能力,俨然已经成为单位的新生力量。自疫情防控工作以来,他和同事们全力奋战在防控最前沿,船舶调度、检查点执勤、船舶排查,还做起了疫情期间船民‘跑腿人’,帮忙联系船舶修理、代充煤气等服务,有时甚至是连轴转,每当同事劝说他调整一下时,他就会开玩笑的说:“我年轻,这点工作量对我来说不叫事。”

没有惊心动魄,也没有险象环生,丁玉霞、许奕俊、唐复生、李朗、曹海粟、葛群……在港航队伍里像他们这样参与到防疫战斗中的还有很多。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岗位,相同的选择,汇聚起星点力量,筑成铜墙铁壁,共同守护着这座城市!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