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便捷、智慧的城乡公交为群众提供出行服务。 特约记者 郝卫 供图
运营调度“一张图”、智能信息“一张网”、居民出行“一张卡”、服务质量“一个标准体系”……日前,南京市溧水区、苏州市吴江区、南通市海门区、淮安市金湖县和徐州市睢宁县通过江苏省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第一批试点县(市、区)评估验收。在示范引领带动下,江苏省正逐步探索形成多元、便捷、智慧的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城乡公交获得感倍增
“现在乘车很方便,票价优惠,车内环境还好。”在苏州市吴江区新南村委开往中鲈开发区管委会的7226路城乡公交车上,乘客张新说:“以前我们进城只能坐客运班车,往返一趟要几十元钱。现在,坐公交车最多两元,进城买东西、看病、走亲戚方便多了。”
早在2009年,吴江区就启动了城乡公交一体化推进工作。根据区域发展格局,吴江区将全区划分为四大公交经营片区,片区之间建设客运站场枢纽相互连接,构建了“城市公交—城乡公交—镇村公交”三级公交体系,实现镇与镇、村与镇、村与村之间的零距离换乘,方便城乡居民出行。
南京市溧水区以城乡居民出行需求为导向,更加注重发展多元公交。“通过建立‘大规划’‘小优化’联动机制,我们积极优化公交线路。”南京市溧水区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分析公交客流起讫点等数据,溧水区开通了毗邻公交、定制公交等,实现运力和客流的精准匹配。溧水区还对村镇公交首末站进行升级改造,推动旅游和公交融合发展,实现溧水区全域景点公交全覆盖,城乡居民最多换乘一次,即可到达全域所有景区。
在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中,各示范县充分利用智慧化手段。在金湖县,银联闪付等移动支付功能让城乡居民公交出行更智慧。“移动支付接入公交不仅方便乘车,更激发了公交行业的创新。随着公共交通数据平台的不断完善,乘客还可以看到车辆到站时间等信息。”金湖县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此外,金湖县城乡公交车辆安装了智能调度、实时监控等智能系统,实现了车辆运行的信息化管理,同时采集和分析驾驶员行驶等信息,实现企业智能化运营。
快递进村更便利
在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过程中,城乡公交为解决农村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村快递量少且路途远,出于成本考虑,以往快递企业只愿意把网点布设到街道或者乡镇。”南通市海门区邮政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交通和邮政融合发展,海门区在城区、镇区和村组设置三级网点。以悦来镇镇区网点为例,网点平均每天从区级共配中心收到600件快递,经分拣后,由3条镇村公交班线、海顺快递车及邮政运输车分别配送至辖区的35个村级配送点。”
苏州市吴江区利用乡镇公交车定时、定班、定线特点,开通了“交邮惠民”试点线路,开展农村物流“货运班线”“客运车辆代运”等创新运营模式。“我们利用公交车配送小散货件,有效整合客货运资源,实现客货同网,既降低物流运营成本,又为城乡居民提供及时、便捷、成本低廉的物流服务。”吴江区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徐州市睢宁县,每天上午10时,专线公交到达邮政快递企业运营中心,将快件包裹装车送往乡镇。15时,专线公交车到各乡镇网点送件,同时将网点的快件包裹装车,送回邮政快递企业运营中心。“目前,我们正试点城区至桃园镇的公交带货。桃园镇快件量日均达到2000件,睢宁公交每天安排两辆公交车为快递带货。”睢宁县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下一步,睢宁县交通运输局计划采购一批新能源客货两用型公交车,为推广城乡公交带货提供保障。特约记者 郝卫 通讯员 宋昌娟
本文刊于8月4日《中国交通报》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