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南京市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交通强国示范市、提升南京交通首位度的关键之年。南京交通牢牢把握多重国家战略叠加的历史机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抓“六保”促“六稳”,以“扩枢纽、畅通道、优服务、强治理”为重点,持续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
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网络
“七一”前,南京有史以来最大的立交——宁马高速油坊桥互通全面通车,从河西、岱山、板桥新城通过绕城公路前往市区,早晚高峰期间可以节省半小时左右;江苏省及南京市重大交通工程和重点民生工程——312国道南京绕越高速公路至仙隐北路段改扩建工程主线正式通车,从仙林到市区早晚高峰能节省20分钟,成为南京完善区域路网、带动紫东地区发展、促进宁镇扬一体化的“快速走廊”;312国道龙华立交至张店枢纽段扩建工程通车,南京快速路网西北方向又添一条放射线,浦口区中心城区居民上高速的时间可节省约15分钟。
南京交通持续强化南沿江城际铁路建设保障,推动宁淮城际铁路、北沿江高铁、宁芜铁路复线工程建设实施,做好宁宣、扬镇宁马铁路等前期工作。沪蓉高速公路汤山互通、阳山互通、仙麒大道、002省道江宁段提前建成通车,全力保障园博园外联交通畅行;续建宁宣高速和宁马高速改扩建工程,推进都市圈环线高速、宁滁高速、宁和高速、宁盐高速以及窦村、秣陵互通等工程前期工作;做好建宁西路、和燕路等4条过江通道续建工作,深化上元门、锦文路等过江通道工可研究;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完成90公里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和12座农路桥梁建设,建成198公里安全生命防护工程。
深化改革完善交通运输治理体系
今年以来,南京交通扎实开展全市交通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努力构建“一体化+智慧执法+信用监管”交通综合执法新模式;构建市域执法联动机制,与公安交管、文旅等部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南通、滁州签署交通综合执法战略合作协议;深入开展隐患集中排查和整治攻坚行动,精准打击“两客一危”违法运输行为,加强水上交通运输动态监管。
上半年,南京交通开展“蓝天保卫战”等六个重点治理,143套岸电系统实现集装箱、大型散件码头的133处泊位全覆盖,南京辖区港口码头岸电设施覆盖率达100%。加快车辆结构升级,累计淘汰国三柴油车2201辆,新增新能源车辆3810辆。推进交通科技创新应用,开展126省道全寿命周期智慧公路、5G+智慧汽渡、洪蓝智慧船闸等智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并积极推进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技术在过江隧道中的应用、秦淮区省级车联网先导区创建和江心洲“新型公交都市”试点等工作。
提升城乡交通服务品质
今年上半年,南京全面启动国家绿色出行城市创建,优化公交线路20条,累计开通跨省、市毗邻公交线路共计18条;开工建设12座公交场站,建成3座。全市交通运输主要指标实现较快增长,公路客货运综合周转量达166.65亿吨公里,同比增长9.42%,水路客货运综合周转量达1773.52亿吨公里,同比增长8.75%,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4亿吨,同比增长19.44%,公交汽电车客运量约3.28亿人次,同比增加50.24%,轨道交通客运量约4.88亿乘次,同比增长60.74%。
南京市交通运输局深入推进“学党史、办实事”,公示“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上半年交通出行“适老化”改造颇受关注。根据老年人出行需求特点,对多种交通出行方式进行提升,进一步便利老年人出行;在长途汽车客运站,保留必要的人工服务窗口,方便老年人现场购票、打印票证等,改进健康码查验服务;在公共交通方面,公交车保留使用现金的乘车方式,地铁车站设置的自动售票机可正常使用,出租汽车继续保持巡游车扬召服务并开通95128电召热线,引导网约车平台优化打车软件,推出适合老年人打车使用的“关怀模式”。(宁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