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典型案例:“农村公路+”
融合发展取得新成效
发布日期:2022-10-11 16:35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  基本概况

常州市金坛区围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以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与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生态、文化深度融合发展为导向,不断推进“农村公路+产业、+生态、+文化”融合发展模式,深入开展“一县一品牌、一区一特色”创建活动。通过强化政府主体责任、保障管养资金投入,推进管养体系规范,全面加强农村公路“建、管、护、运”工作,积极打造“乐道金坛”品牌等具有代表性的“农村公路+”融合发展案例。

二、  主要经验及做法

(一)突出政府主导,构建“高快特”农路路网格局。成立以区长为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四好农村路”创建领导小组。高标准建设农村公路,构建“市—区—镇”高等级公路网。建成“绿野仙踪”“洮湖翠堤”等一批特色农村公路,有效串联沿途景区、景点。

 

(二)突出行业管理,建立“严精实”农路管理机制。建立区、镇两级农村公路管理办公室,运营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全面落实路长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对农村公路沿线环境进行集中整治。

(三)突出生态养护,打造“洁绿美”农路路域环境。建立科学化养护体制,引入市场化养护机制,引导全社会主动参与,吸收辖区内有一定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的贫困群众参与乡村道的养护管理。

Snipaste_2022-10-11_16-37-48.jpg

(四)突出利民惠民,形成“畅捷舒”农路运营体系。深化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完善三级农村物流网络体系,提高农村公路信息化运营效率,利用“金坛行”手机APP为农村旅客出行提供精准的出行服务。

Snipaste_2022-10-11_16-37-36.jpg

三、  阶段性成效

常州金坛区位交通优势快速提升,已形成10分钟进入主干线、30分钟通达城与乡、60分钟融入沪宁杭的交通路网格局。金武路、茅山旅游大道与区域农村公路共同构建“一环两轴四片多联”的全域旅游路网。公路通,百业兴,农村公路成为农民眼中的幸福路、致富路。如依托指别路,指前镇东浦村投资3亿元、建成6000亩的数字化渔场。2000多家高端企业在金武路云集,形成金坛“三特一新”产业集群。依托金茅公路,直溪镇迅速成为地区生产总超百亿的省级特色小镇,依托茅山旅游大道,薛埠镇逐步打造成为西部经济重镇。形成以仙姑村、柚山村等为代表的金坛美丽乡村建设样板,仙姑村荣获全国“十大美丽乡村”,金坛区2021年荣获“四好农村路”国家级示范县称号,农村公路绿野仙踪之春风十里获评为2021年度江苏“美丽农村路”样板路。

 (厅公路中心、常州市交通运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