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交通资讯 > 媒体关注
【新华日报】“驿”路服务 路畅人和
发布日期:2022-11-16 09:35 浏览次数: 字体:[ ]

交通是经济的脉络和文明的纽带。

交通是区域发展的大动脉,体现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展示城市对外形象。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盐城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沿海高质量发展等多重国家战略叠加机遇,全力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交通运输发展水平实现由“总体缓解”向“基本适应”跃升。

——内联外通、纵横四方,综合立体交通网日趋完善。

——人享其行、物畅其流,运输服务保障能力更加强大。

“更大力度强基础、补短板,坚持不懈破难题、通阻滞,当好‘开路先锋’,持续推进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盐城境内普通国省道总里程1785公里,位居全省第一,但由于地理区位南北狭长、地域广阔,普通国省道过境车辆多,普遍缺少安全停车和休憩场所,与社会公众出行需求不适应的矛盾愈加突出。

问题是导向,更是群众的热切呼唤。盐城全面启动国省道服务区(公路驿站)建设工作,出台全市服务区布局规划,作为贯彻落实交通强国战略、实现交通现代化建设的具体行动,努力让“短板”变成“潜力板”。

明确“路线图”,制定“时间表”。围绕服务区建设目标,盐城启动“攻坚战”。如今,完善的设施,优美的环境,规范的管理,贴心的服务,已成为盐城普通国省道公路服务区的标配。

坚守初心 建设人民满意交通

天高云淡任鸟飞,风光湿地生态美。10月21日上午10时,走进228国道东台条子泥服务区,X形主体时尚的金属屋面、明亮的玻璃幕墙、流畅的线条打造,犹如灵动的四片羽毛,飘浮在水绿之间、大海之滨、滩涂之上。行进在228国道上,东西两侧服务区主体建筑正中的“条子泥”3个字格外引人注目。

条子泥服务区是盐城规划建设的28座国省干线公路服务区之一,总占地面积约159亩,设有综合服务楼、游客集散中心、鸟类博物馆等主要功能区,不但可以为过往司乘人员提供24小时免费停车、休息、开水、WiFi、如厕等社会公益性服务,同时提供汽车检修、加油加气、充电桩、餐饮住宿、湿地科普、旅游休闲等市场化延伸服务,其作为228国道上最大、最美的服务区,已成为228国道上盐城南大门“会客厅”。

该服务区建设动议于2018年,之后随着黄海湿地申遗成功,不断提高建设标准,建设方案先后六易其稿。“主体建筑设计理念源于‘羽翼’和‘湿地’,与条子泥景区业态风格有机融合。”东台沿海湿地旅游度假经济区管委会副主任王卫国介绍,服务区建设还采用绿色建筑工艺,利用太阳能光热、太阳能光伏、空气源热泵、排风热回收、雨水回收等节能措施和技术,照明系统可以根据环境亮度进行光电自动调节,实现绿色照明,大大提升项目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从选址、规划建设再到运营,服务区的各项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建设者们更是恪守“工匠精神”,从前期施工准备、物资调控、人员调配、后期管控等各个环节严格把握、全过程管理,确保工程高标准推进、高质量建设。盐城交投集团董事长陈日晓说:“国省道服务区项目体量规模不是很大,但是意义深远、作用巨大,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项目,必须以人为本、科学设置,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进行统筹谋划,切实提升道路交通本质安全水平,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盐城市委、市政府提出,干线公路建设到哪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该市综合考虑全市现有21条1777公里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的行车特征、安全需求等因素,统筹布局,力争实现车辆在全市干线公路网内行驶1小时或50公里内就可到达服务区。盐城新盐集团负责人刘浩介绍:“11月9日、11日,S331盐都楼王服务区、S125尚庄服务区先后开工建设,计划今年年底主体封顶,明年10月份投入运营。全市范围内现已建成投运G228大丰、响水、黄尖、三龙、滨海、临海,S349盐东,G204盐城、响水运河等9座服务区。此外,G228东台条子泥、射阳海通服务区年底也将正式运营,届时国省干线服务区投入运营数量将达到11座,建筑面积约9.23万平方米,数量、规模和综合配套服务均位居全省第一。其中,5座服务区根据地方特色打造了‘黄海鹿乡’‘盐路驿站’‘海之韵’‘三龙港湾’‘鹤乡故事’特色品牌。”

畅安舒美 服务群众更贴心

“这里挺好,很方便,天热的时候在淋浴间里冲个澡,人也能清醒点儿。”10月21日下午3点40分,山东籍货车司机李旺在大丰三龙服务区停下车后,用凉水洗了把脸,顿觉轻松许多。“之前没有服务区的时候,别说休息,上厕所都成问题,路上水也不敢多喝。”李旺开大货车近20年,回想一路的过往,对228国道盐城境内的服务区赞叹不已,“对我们跑货车的来说,这段国道不比高速差,走个几十公里就有服务区,安全方便不说,还帮我们节约不少过路费呢!”

228国道是东部沿海货运大动脉,盐城段全程245公里,日均交通流量约1.5万辆次,过境长途货车占85%以上,曾一度交通事故高发。为解决这一问题,在盐城市委、市政府重点推动下,盐城段沿线建成10个服务区,有效解决长途货车停车休息难题。同时,加装路灯、轮廓标,施划震荡线,更新标志标线,修剪遮挡视线的绿化带,全面提升道路安全水平。

“喝杯热水、吃口简餐、洗个热水澡,这是货车司机奔波在路上最简单的幸福。”围绕群众需求,盐城市始终将国省道服务区建设作为为民办实事重要举措加以推进,积极探索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区机制创新、管理规范、运行高效的新型管理模式,持续提升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质量。

大丰草庙服务区是盐城对外服务较早的一座开放式一级公路附属配套服务设施。服务区负责人李书海介绍,服务区除为过往车辆和司乘人员提供基础服务外,行车指南、针线包、应急充电器、简易检修工具、应急药箱等设施设备应有尽有,大厅内还设有统一服务项目指示牌、服务承诺牌、便民服务柜。

与草庙服务区相比,G228黄尖服务区可谓“后起之秀”。该服务区以创建“鹤乡故事”公路驿站品牌为契机,增设红色主题区、党员活动区、学习交流区、宣传引导区、休息娱乐区,为货车司机提供政策咨询、教育学习、休闲娱乐等服务,进一步加强盐路红色驿站党群服务阵地规范化建设。“先进典型是旗帜、是标识,他们身上所体现的实事求是作风……”辽宁籍货车司机王凯是一名党员,他在黄尖服务区盐路红色驿站党群服务中心“红色有声墙”上,随机扫了几个二维码,一段段或感人、或励志、或真情的诉说便娓娓道来。

国省道服务区建设承载着方方面面的期盼,必须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真正把好事办好办实。盐城市公路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曹华表示,他们将进一步探索创新运营模式、管理制度,升级服务区运营管控平台,加强服务大数据统计分析功能,增加线上预约服务功能,拓展服务覆盖范围,开创服务区建设运营新局面,进一步提升服务品质。

融合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

10月22日是周末,家住亭湖区黄尖镇的王红芳格外忙碌,连续往228国道黄尖服务区补货。她说:“这两天天气好,来我们这里赏菊花的游客特别多,服务区土特产生意好得很。”

黄尖服务区周边有国家丹顶鹤自然保护区、射阳县洋马镇菊海、黄尖牡丹园等多个景区。服务区规划建设时,在满足过往驾乘人员基本服务需求基础上,结合服务设施自身特点和区域特色,挖掘地方特色,融合地方人文底蕴、结合区域旅游、农产品展销以及公路文化等,推动“服务设施+融合发展”,持续为公众出行提供“设施好、环境美、服务优、特色强”的公路服务环境。

228国道东台条子泥服务区,距东台条子泥景区约5公里。服务区建设时同时融合建设了景区游客集散中心、鸟类博物馆等,既有普通国省干线服务区的基本功能,又兼具展示湿地遗产保护成果的独特属性,成为展示湿地遗产保护成果的重要阵地。东台条子泥湿地运营部负责人金娟说:“条子泥服务区建设时,我们景区参与了设计建设,它的建成可以为往来游客提供更好的食宿体验。”在游客沈红看来,服务区与景区一体化服务避免了长距离往返麻烦。

在国省道服务区建设运营中,盐城交投集团积极探索“服务区+”功能,融合服务区+旅游+物流+地方经济+农副特产品等于一体,努力为社会公众提供“畅、安、舒、美”的高质量通行服务环境。曹华表示,将进一步依托当地周边的旅游、产业、经济等资源,结合服务区+旅游、服务区+物流、服务区+地方经济发展方向,利用服务区服务设施,为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及来往司乘人员提供创新服务。

国省道服务区是交通运输行业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为进一步完善提升服务区基础服务功能,盐城交投集团紧紧围绕“服务区+”,着力打造品牌化特色服务。按照“一区一品牌”的创建思路,分别打造228国道大丰服务区“黄海鹿乡”公路驿站、349省道盐东服务区“盐路驿站”公路驿站、228国道黄尖服务区“鹤乡故事”公路驿站,让服务区既有“颜值”,又有“内涵”。目前,349省道盐东服务区、228国道大丰服务区获评省级公路驿站称号,228国道响水服务区、228国道大丰服务区、349盐东服务区、204国道盐城服务区通过交通部“司机之家”验收,市交投集团创建的盐城市普通干道服务区品牌“盐路驿站”已经申报注册。

戚宏健

本文刊于《新华日报》11月16日15版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