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兴化市农村公路发展坚持走生态优先之路,积极探索“农村公路+生态”模式,有效促进农村公路与生态深度融合,打造了一批独具地方特色的乡村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实现农村公路由“交通线”向“风景线”转变,塑造出多条“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绿色生态示范路。相关工作经验近日在交通运输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工作简报》“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专题(第7期)中刊载宣传。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擦亮“农村公路+生态”环保底色。兴化市农村公路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紧扣农村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实现路与自然和谐共生。一是科学规划农村公路建设。在农村公路实施伊始,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分片包干,深入公路沿线调查走访,本着以人为本、尽量不占用一分耕地的原则,确定农村公路实施规划。二是坚持路景融合发展。尊重自然景观原始样貌﹐充分结合地形、地貌、村庄特色等改(扩)建农村公路,使农村公路构造物与自然风光和谐统一、路景融合。
二是挖掘“农村公路+生态”资源优势。兴化市地处里下河腹地,由水而美、因水而名、依水而兴。兴化市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坚持以《江苏省水土保持条例》为准则,全面贯穿生态环保理念,采取水土保护设计,重视水资源和湿地生态保护工作,密布的水网与路网顺势相容﹑相互交织,呈现水、路与乡村有机结合的空间格局,塑造出“依水而建,因水而兴”的水乡农村路。
三是打造“农村公路+生态”主题环线。兴化市将特色节点串联成线,统一规划,道路绿化风貌、道路颜色、符号图案、文化元素等都与道路主题相匹配,整体景观高度统一,一脉相承,一体化设计,保证道路主题鲜明。将生态农路打造与“一镇一环线”打造相结合,形成贯穿全域的生态农路大环线。比如“千垛美路”环线串联起千垛菜花、水上森林等景区,实现城区、景区、园区“三区融合”,生活、生产、生态“三生联动”。
四是延伸“农村公路十生态”产业链条。结合千垛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和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兴化市打造高品质“农村公路+生态”示范路,拉长“农村公路+生态”产业链。以“千垛美路”为纽带,千垛景区、水上森林公园、乌巾荡旅游度假区为基地,突出生态要素,完善基础设施,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发展休闲、康养等新业态,延伸产业链;建立生态农产品展示区,打造高品质的兴化生态有机农产品样板区,为推广兴化生态有机旅游商品提供有力支撑;推介兴化特色美食,打造水乡生态餐饮文化特色,筹划美食文化一条街。
(泰州市交通运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