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高铁的乘客,请前往1楼临时检票通道进站。”9月29日上午9点,十一长假第一天的南京南站迎来了中秋回乡客流。在候车大厅,几十处检票口前已经排起长队,一旁的候车椅和二楼的餐馆座无虚席,一盒盒大红色包装的“南京盐水鸭”“南京板鸭”等特产绑在行李箱上,和乘客一起等待着回乡车次发车。
“最火”的黄金周,带来了“最火”的出行需求。记者从省交通运输厅获悉,今年十一假期,全省高速路网日均出口流量约402.59万辆,创下同期日均流量历史新高。
出行从节前一直热到节后。9月28日晚7点左右,记者走访新街口商圈和夫子庙等景区时发现,这些在平常周末和节假日期间门庭若市的消费场所并没有想象中的火热,新百、中央商场内的不少餐饮店不仅不需要排队,甚至在晚上用餐时段一直没有满座。“在南京工作的外地打工人多,中秋大家都回去了,外地游客也在家过节,不会今天就来南京玩,所以今天肯定人少。”在新街口淮海路经营餐馆的李平告诉记者,当天他的餐馆上座率还不到一半。与之相对的是地铁和火车站的人流爆满,28日晚上的南京甚至出现了地铁限流的情况。
长假期间,各地旅客出行意愿明显上升,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高铁车票多日“一票难求”,许多省内城市间的线路提前几天售罄,民航机票平均价格更是超过暑期。南京夫子庙、南京博物院等热门景区在放假前两天就基本被预订完8天的门票。
“客运大巴客流已经到达上限,请乘客步行下山。”10月5日的南京牛首山人山人海,临近傍晚景区接驳专车已经供不应求。佛顶宫下方地宫的几家餐饮店内也坐满了来歇脚消费的游客。“本来以为前几天大家都玩得差不多了,没想到今天还是这么挤。”从苏州来南京旅游的张女士告诉记者,这次出行为了抢到全家的车票,一家人花了一个下午刷新软件页面和盯着候补提醒,所住的酒店价格更是比平时涨了两倍。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我家住码头附近,出门就能坐上这趟公交,直接就能到燕子矶、幕府山那片转转玩玩,还蛮方便的。”这个黄金周,南京推出了“钟山风景”“城南记忆”“玄武文旅”“长江观光”4条假日旅游线路,同时启动储备应急车辆,运行1962班次,客运量8.5万人次。其中10月4日单日运送旅客更是突破了1.7万人次。记者获悉,黄金周期间,我省多地推出具有人文气息的节假日交通服务,“花式”满足旅客游子出行需求。
本文刊于《江苏经济报》10月9日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