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开林
5月18日至19日,中国—中亚峰会在陕西西安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主旨讲话中提出,中国与中亚五国将深化互联互通。
作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提出后首个落地的实体项目,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依托连云港港多年来沉淀雕琢出的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用中欧班列跑出了一条“一带一路”黄金物流通道。
自2014年7月正式运营以来,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已经布局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喀什、二连浩特、满洲里5个出境口岸,实现对中亚地区主要站点的全覆盖,开行了至中亚五国以及中吉乌、中蒙、中俄、中欧、中土(跨里海)共6条班列线路,并实现班列“重去重回”,满载率、重箱率基本达到100%。
数智赋能 双枢纽互联互通
一面大屏幕,密密麻麻地显示着接发车数据、场站实时运转情况,还能看到相隔万里的两处作业现场——这是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新建的数字化调度中心。通过互联系统,中哈合作伙伴数据同步,双方能及时了解彼此动向,提高作业效率。
“瞧,无水港那头也忙着呢!”连云港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生产操作部经理陈军指向一处画面说。屏幕上,4000多公里外的中哈边境,距中国霍尔果斯口岸仅15公里的“霍尔果斯—东大门”无水港一派繁忙。
自中哈双方联合经营以来,霍尔果斯—东门无水港、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已经成为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上两个最重要的物流枢纽节点。近年来,“双枢纽”成功实现了业务互动、人员互派、信息互通,2022年业务量合计完成48.7万标箱,同比增长7%。
2017年6月8日,4列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从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霍尔果斯—东门无水港同时发出,拉开了中哈亚欧跨境运输大幕——截至今年3月14日,从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已开出5000列中欧班列,满载着汽车零配件、电子产品、家居建材等货物,再次开启了西行中亚之旅。
当前,通过设施联通、信息沟通,连云港港正在成为中亚五国过境运输、仓储物流、往来贸易的国际经济平台。
点对点直达 班列重箱率基本100%
5月中旬,一列装有约2200吨乌兹别克斯坦钾肥的中欧班列抵达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这批货物已经搭上最近的一班海运班轮发往东南亚。
时间回到1992年12月1日,首列国际集装箱专列“东风1808”从连云港发往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成为连云港开出的首个国际货运班列,新亚欧大陆桥由此正式开通运营。
30余年走来,陆桥完成国际货运量超过120万标箱,连云港一度成为“陆桥国际过境运输第一港”。一直以来,以哈萨克斯坦为代表的中亚五国也成为连云港国际陆海联运最重要的腹地市场。
“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提出以来,连云港港先后加入“跨里海国际运输线路”国际协会,稳定运营至阿拉木图、塔什干点对点直达班列,腹地不断扩大,运输线路由中亚五国逐步拓展到土耳其、波兰、德国、俄罗斯、蒙古等国家,6条精品班列线路覆盖中亚、西亚、欧洲等104个国际货运站点。
10年来,所载货物从最初的汽车配件、电子元器件等产品,扩大到建材、家居、机电、粮食、矿产等各种货物,培育形成了铁合金、棉纱、卷钢、钾肥等特色专列,基本实现班列“重去重回”,满载率、重箱率基本达到100%。海铁联运、铁空联运、铁公水联运等国际多式联运模式不断成熟,以新亚欧大陆桥为轴心的物流链网进一步织密。
过去的一年,连云港通过无锡—连云港接续班列,进一步打开无锡—连云港—海外(“锡连欧”)国际铁路物流通道,保障物流供应链畅通,帮助江苏品牌货物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市场。
“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不仅对哈萨克斯坦的农产品出口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哈萨克斯坦的汽车制造业也起到重要作用。中国和韩国的汽车零部件正是通过这条物流通道发往中亚,在当地工厂完成组装的。”连云港中哈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阿孜说,如今,哈萨克斯坦过境中国进口的日用消费品、机械配件以及出口的矿产品、粮食等优势贸易商品,80%以上通过连云港口岸集散分拨,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起到风向标式的带动作用。
出口﹢过境 拓展班列双向货源
物流是经济的血脉。为了加速“血脉”流通,连云港港立足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着眼于陆海联运通道建设,全力提升港口枢纽功能及贸易便利化水平。
一直以来,除了陆上国际班列线路布局外,连云港港不断推动海上航线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港口覆盖。目前,连云港港共向全球开通了86条集装箱航线,其中含今年新开通的1条至俄罗斯航线,即重庆经由连云港至俄罗斯加里宁格勒的铁海专线。今年以来,连云港港新还开通了泰国至哈萨克斯坦的商品汽车过境通道。
历经多年发展,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已实现远洋干线、深水大港、内河航运、国际班列、物流场站互联贯通。
“打造‘出口﹢过境’品牌,这是中哈基地多年的坚持和努力,从中亚地区到连云港出海,可以直接通达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市场,国际过境中转功能充分显现出来。”连云港中哈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左学梅表示。
下一步,他们将不断放大中哈合作优势,推动哈国铁路搭建统一业务平台,将中方信息化系统复制于霍尔果斯东门无水港,实现两国物流场站补短强能、业态升级;同时,拓展班列双向货源,利用RCEP经贸合作机遇,开发中亚和日韩、东南亚间双向国际中转,深挖铁合金、铅锌锭、钾肥等回程货源,稳固中亚五国的班列通道,做优亚欧双向的过境通道,争取国际班列(全年)开行750列以上。
本文刊于《中国交通报》5月23日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