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经济报记者 孙炜杰
蓝色的车站大屏上紧密排列着22列火车车次信息,彼此的发车时间只有几分钟间隔;从进站口到检票口,拥挤的人群在车站工作人员的指挥下分分合合;除了结伴而来的大学生,一眼望去乘客中占比最高的便是带着孩子出游的一家三口……7月5日下午的徐州东站显得无比繁忙。
近期高温天气频发,7月3日甚至被视作地球上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天。伴随着暑假开启,比天气更热的,或许就是今年暑运出行了。
抢票先行 交通开启暑运模式
“当了15年的列车司机,可能真没经历过比今年更忙碌的暑运了。”7月5日晚上7点,当记者致电铁路南京东机辆段动车运用车间动车组司机蔡健时,他刚刚结束G196次列车从南京南站到徐州东站的驾驶工作。这已经是当天自上午10时12分从南京南站出发后,由他负责的第三班列车,而不到三个小时后,他便从徐州东站驾驶G2585次列车返回南京,到达南京南站时已经是23时10分。暑期是其他人的假期,也是列车司机最为忙碌的加班日。“暑运开始后,车站里很多工作日停运的‘高峰车’基本天天开行,备用人员也全数上岗。”蔡健说。因为和乘客共用安检通道,拥挤的客流需要司机每天预留出更多的进站时间,原本每次发车前20分钟的提前进站准备时间被拉长了一倍。
自暑运开启以来,车站立刻成为最忙碌的场所,热门目的地高铁票早早预售一空,有的甚至需要提前半个月抢票。准备从徐州东站去往南京的江苏师范大学学生李泽宇一边候车一边和记者吐槽起买票的困难:“今年其他的假期也没有像现在这样,一等座甚至商务座大家都要抢着买,身边那些没提前计划好的同学,现在要么抢不到车票,要么车票买了酒店订不上,旅游计划只能一改再改。”
民航同样“一票难求”。数据显示,今年暑期国内机票平均价格较2022年同期上涨约32%,较2019年同期上涨约5%,客流高峰时段国内机票均价(不含机建燃油费)维持在900元至1100元之间。“暑运开启前五天,各大航空公司航班的客座率都达到了80%以上,而且不少8月上旬的热门航线已经订满,”东航江苏公司市场销售部副总经理刘俊良表示,“目前来看,暑期整体情况比较乐观,客流量充足,预计能达到2019年暑运的九成以上。”
需求爆发 交通“接棒”文旅复苏
暑运出行“热度”因何而起?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江苏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张雯认为,随着疫情形势进一步好转,以及暑期长假与毕业季的到来,需求侧在通勤流、商务流的基础上又叠加了更多的探亲流与学生旅游流,这是客流量增长迅猛的主因之一。
今年以来,从元旦开始到端午结束,国内文旅市场持续呈现回暖之势,端午假期国内旅游出游1.06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2.8%。但记者了解到,文旅市场复苏的半年也是不少学生“压抑”旅游需求的半年。“像我们大三学生要最后冲刺保研名额,很多能放的小长假都留下来复习。情况类似的还有高考考生、中考考生,以及在校园里憋了三年的大四学长学姐,都会把这几年没能实现的旅行计划放到暑假。”李泽宇说。
今年暑假作为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后的首个长假期,毕业生的出行需求得以进一步释放,成为暑运的主力军之一。大众点评数据显示,最近一周,“毕业旅行”相关关键词搜索量同比翻倍增长,攻略笔记数量增长1139%,17-19岁人群机票预订量显著增长。“从这几天数据的变化来看,准大学生、毕业生对暑运的影响非常明显。”铁路南京东机辆段动车运用车间党总支书记李仁治告诉记者,“近期的铁路客运高峰是在6月11日综评江苏高校校测结束后,即6月12日开始,到6月24日高考出分,这十几天是第一段高峰期,6月25日至7月2日填报志愿结束这几天时间客流相对就少一些。”
文旅消费业态的丰富促进了旅游市场的复苏,也拓展了暑运客群的构成。疫情三年,文旅市场虽然复苏曲折,但正是在这三年间,国内数字文旅、露营旅游、冰雪旅游和研学旅游等新兴业态不断成熟,夜游、演艺等传统业态也不断完善、持续创新,让市场多项数据超过疫情前同期。同时,和年初相比,随着国内民航航线的逐步恢复,民航客运出境游、跨省游产品逐渐回到大众视野。记者从省交通运输厅获悉,今年暑期,我省恢复、新开多条线路,如新开南京至吐鲁番、徐州至鄂尔多斯、盐城至威海等航线,并恢复淮安至沈阳等航线,为暑期出行提供了更多选择。
供需互促 交通产业高速前行
暑期出行的火爆,离不开文旅市场的需求释放,也依赖于交通供给侧的完善与便利。“暑期交通市场火热体现出我省交通具有‘网络密、速度快、服务好’的特点。对于广大出行者而言,我省大规模的交通网络提供更加自由的选择,比如不断提速的高铁动车带来更快的出行效率,智慧交通的出现给予更高的安全感与更好的体验感,”张雯指出,“从供给侧来看,获益于技术创新与工程创新,我省交通基础设施供应不断增加、质量持续提升,更大程度刺激了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
“客流不断增长,意味着高铁越来越安全便捷。”李仁治指出,“今年最明显的变化,就是随着开通城市越来越多,高铁公交化趋势愈发明显,且因为价格恒定,比起有过路费的私家车出行更为便宜,短途旅客较以往大幅增长。”同时,线路的完善让省内省外联系愈发紧密,出行目的地不断扩大。“比如今年下半年的沪宁沿江高铁,将进一步打通苏南苏北的交通网络,拉动地域间经济交流往来,带来客流的明显增加。”李仁治表示。高密度、多层级的高铁网络系统,让暑期的南京南站从“五分钟一班”向“一分钟五班”进化,运载能力不断提升。
交通供给端不断提升满足出行需求的同时,需求端良好的市场反馈则给予了供给端加大基建投入、提升智能化水平和产品创新更大的信心,我省交通供需正在迈向良性循环。对交通行业而言,暑运的火爆是下半年开拓业务、积极发展的信心来源。“今年暑运的表现,将是我们判断今后民航市场能否恢复的指标。”刘俊良表示,东航江苏公司针对旅游热度比较高的目的地,如烟台、厦门等沿海城市,和新疆等西北地区,在今年暑期新增、加密多条航线。6月27日,暂停三年多的“无锡—首尔(仁川)”航线正式复航。据介绍,公司7月上旬新增、加密的航线预订量都超过50%,日韩国际航班均已恢复到疫情前水平。7月18日,东航还将恢复南京至悉尼航线,继续探索国际航班业务复苏的计划安排。
本文刊于《江苏经济报》7月7日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