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交通资讯 > 媒体关注
【中国交通报】南京岱山 地铁到站 公交到家
发布日期:2023-09-13 10:50 浏览次数: 字体:[ ]

口 陈兆栋 王宇鹏
  连月来,江苏省南京市交通运输局立足公共交通发展和客流实际情况,将主题教育总要求落实到调研工作,对微循环公交发展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推动构建“地铁到站、公交到家”的公共交通发展新模式,着力破解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南京市交通运输局精准选取岱山片区这只“麻雀”,深入解剖,实地踏勘,会同属地交通部门、市公交集团开展线网优化,并开行了185路微循环公交线路,大受群众欢迎。
以点带面精准施策
  当前,南京既有公交线网以中长距离出行为主,且受交通拥堵、基础设施等限制,公交线网通达深度不足,缺乏高效、便捷的短距离公交接驳换乘服务,难以实现“地铁到站、公交到家”便捷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服务目标。因此,需迫切加快推进以乘客需求为导向的常规公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时开展南京微循环公交研究与应用。
  南京市交通运输局将一线踏勘作为开展调研的基本方法,结合新开轨道线路、城市新建小区和保障房片区开通交付情况,选取马群换乘中心片区、南部新城片区等有代表性的区域,先后开展实地调研4次,召开专题座谈会1次。南京市交通运输局以点带面、“解剖麻雀”,深入片区轨道站点、公交场站、中途站点等公交基础设施点位实地走访、沿途踏勘,掌握第一手资料,为科学精准决策提供支撑。
  其中,岱山片区作为南京市较大的保障房片区,目前入住人数已超过14万人,由于该片区暂未开通地铁,群众出行只能依靠公交保障。新开通的185路微循环公交自岱山南路总站起,沿内外圈环行运行,运行间隔约20分钟。
  该微循环线路的开通,不仅方便市民快速接驳地铁2号线、S3号线,解决了岱山与河西南片区公交衔接问题,填补了岱山东路公交线网空白,也为将来接驳地铁7号线奠定了基础。
“公交到家”群众受益
  从螺塘路地铁站6号口出站后步行五六米的距离,便可到达185路公交站台。
  家住明尚东苑的杨群在常府街工作,之前通勤需要花费一小时左右。“以前上班是坐182路、135路或者62路到油坊桥坐地铁,虽然能到但是绕路,人多还特别容易堵车,早上去地铁站至少需要半小时,现在直接在家门口坐185路,只需要一站就能到螺塘路地铁站,每天通勤至少节省40分钟。”杨群表示,她爱人在这条公交线路开通之前,还曾通过市民热线反馈岱山片区的公共交通问题,185路微循环公交正式上线当天,夫妻俩赶紧体验了一把,“我们一家人都是这条线路的受益者。”
  南京公交集团第三客运分公司汽车七队运服员张静忆介绍,185路开通运营以来,客流量持续增加,早晚高峰基本没有空座,从一开始的日均200人次,到现在逐步稳定在日均300人次,高峰时段甚至达到日均500人次。
  从南京市交通运输局运输处获悉,下一步南京还将结合新开轨道交通线路、城市新建小区、保障房片区及市民反馈等,根据片区居民入住、道路建设、场站配套完善等进展,动态优化调整公交线网布局,更好地为市民提供高品质的出行服务。

本文刊于《中国交通报》9月13日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