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通江淮之气概、畅达黄海之辽阔,江苏处处涌动着发展的热潮。
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创造性开展“到一线去”专项行动;全年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200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0%,为全省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回首2023年,江苏省交通运输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运输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交通运输部和江苏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交通强省建设目标,加强系统谋划和整体推进,圆满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在奋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中争做示范。
本报记者 崔书洋
深入一线推动发展 干事创业务实惠民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在深入、扎实上下功夫,把主题教育激发的热情转化为强大动力,全厅各级党组织先后开展主题教育专题调研150余次,努力答好江苏省委、省政府关心关注的重大问题、行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组建5支先锋突击队伍,44名年轻干部深入建设一线、执法一线、服务一线和企业一线,在以学促干中彰显了交通青年风采;深入排查检视突出问题,195条问题清单均已对账销号,取得明显成效。
这一年,交通网络加速完善。沪宁沿江高铁开通运营,京沪高速公路新沂至江都段改扩建、连宿高速公路沭阳至宿豫段建成通车,10座在建过江通道加速推进,连云港港40万吨级矿石码头改扩建工程建成交工,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竣工,盐城南洋机场T1航站楼改造工程建成投运。
这一年,运输结构持续优化。全省水路、铁路货运量累计11.5亿吨,同比增长6.5%;完成集装箱多式联运量、内河集装箱运量232万、139.3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5.2%、24.5%;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分别增长8.3%、6.5%。中欧(亚)班列全年开行2123列,同比增长10.8%,再创新高;新增1条图定线路,全省稳定开行线路达24条。
这一年,出行品质不断提高。全省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水平实现所有县(市、区)5A级全覆盖。苏州轨交11号线与上海轨交11号线实现无感换乘。环太湖公路获评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溧阳1号公路”获评全国首批交游融合发展“十佳案例”。常州、扬州创成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南京、无锡、徐州等11个城市获评全国绿色出行创建达标城市。
这一年,治理能力显著提升。新建1145公里、累计建成4000公里内河电子航道图,全省三级以上干线航道实现全覆盖。主要集装箱港口实现码头管理系统(TOS)覆盖,长江沿线专业干散货码头实现生产调度智能化全覆盖。完成沪宁高速公路东段等42公里超饱和流量下的智慧扩容,通行效率提升19%。全省港口船舶水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比例保持在95%以上,水上交通、港口运营、公路水运工程建设领域保持低事故率,道路运输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3.91%、13.56%。
这一年,为民底色更加鲜明。完成2023年交通11件为民服务实事项目,新增低地板城市公共汽电车1633辆,打造敬老爱老示范公交线路69条。全省439个高速公路收费站全部启用电子票据,通行效率提高10%以上。与省农村信用社推出“四好农路贷”“交运易贷”两款交通专属信贷产品,授用信额度分别达105.72亿元、70.89亿元。
『四个一流』跑出加速度 重大项目『一竿子到底』
“作为第一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江苏交通围绕‘四个一流’,高质量推进试点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日前,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在2024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围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主题作经验交流。江苏交通积极改革探索,努力把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的“规划图”变成“施工图”,在多个领域形成了全国领先、行业首创的试点成果。
2023年,江苏交通提请省政府召开全省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推进会,第一批11项试点任务全部报交通运输部验收,“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试点项目被评定为优秀等级;积极争取在交通运输部公路水运“十四五”项目库中新增省“水运江苏”项目8个、普通国道项目13个,争取交通运输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资金合计76.5亿元;提请江苏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江苏”的意见》、批复《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规划(2023—2035年)》《江苏省省道公路网规划(2023—2035年)》。
部门协调汇聚合力。江苏省交通运输厅与省生态环境厅协商明确需进行环评审批的重大项目清单,开辟环评“绿色通道”;与省财政厅、省国资委共同研究落实货运航线恢复补贴政策和加快恢复国际航线激励政策;与省自然资源厅共同提报5911个全省无人驾驶航空器管制空域划设需求,约占省域面积的5.73%。
区域合作结出硕果。江苏交通做好长三角交通专题轮值工作,签署长三角省际交通互联互通等7项合作协议,发布长三角交通一体化重大合作成果,牵头推进长三角交通运输区域执法协作试点示范。2023年12月29日,江苏省政府在宿迁举行潍宿高铁江苏段开工动员会议。潍宿高铁是国家规划的干线铁路项目,不仅有利于促进长三角地区与山东半岛城市群、京津冀地区的联动发展,对提升苏北地区城市能级、支撑全省高质量发展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也具有重要意义。
重大项目捷报频传。江苏交通持续强化重大项目协调推进制度,对50个项目实行清单化管理,建立完善“一竿子到底”调度机制,召开协调会120次,发出提醒函12份,协调解决重大问题85项。京杭运河苏南段“三改二”关键节点工程谏壁一线船闸扩容改造工程、宿连航道二期工程连云港段、磨涧河等3条通港达园内河运输专支线航道等“水运江苏”标志性项目开工,上元门铁路过江通道、潍宿高铁江苏段等重大项目顺利开工,北沿江高铁全线加速施工。常泰、龙潭、张靖皋长江大桥等项目实现重大节点突破,锡宜高速公路、扬溧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开工。无锡硕放、扬州泰州、常州奔牛等机场开展新一轮改扩建。
探索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 大力实施数字交通赋能专项行动
推动运输结构调整优化,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
2023年,江苏交通下大力推动运输结构调整,创新多式联运组织模式,以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发展为突破口,形成“一单制”模式、ICT模式、外贸支线合作模式、中欧班列“车船直取”零等待模式、“铁路箱下水,国外直接返箱”模式、“散改集”运输模式等六大模式,海铁联运“一单制”试点运量达5.7万标箱;创建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加大多式联运经营人培育力度,南京、苏州3项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被正式命名;成立江苏多式联运发展联盟,认定发布运输企业“25强”榜单和34条多式联运、内河集装箱运输、中欧(亚)班列精品试点线路(航线)。
江苏交通还加快开辟特色线路,全省共开行120余条稳定运行的多式联运线路,“三横一纵”江海河联运通道格局初步形成;稳定开行海铁联运班列26条,实现13个设区市全覆盖;积极开行跨境电商班列、企业专列、商品车专列等特色班列,累计发运商品汽车出口班列47列,居全国班列平台前列。
智慧交通也是一大亮点。2023年10月,第29届智能交通世界大会在苏州举行,国内外智能交通领域的专家学者聚焦热点话题、分享前沿技术,促进交通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也向世界展现了江苏数字交通的澎湃动能。
江苏大力实施数字交通赋能专项行动,京沪高速公路车联网先导应用、太仓港集装箱码头自动驾驶、张家港港散货智慧码头等3个项目入选2023年智慧江苏标志性工程;加强创新平台建设,交通运输部首批智能交通先导试点项目“苏州城市出行服务与物流自动驾驶”累计运行200万公里,服务30万人次;试运行全省内河干线航道运调与监测系统,初步实现全省内河航道可视、可测、可控、可调度。
在推进数字政府转型方面,对省交通运输厅112个信息系统应用成效进行评估,完成公路航道等5类基础数据库,运行监测、信用交通等4类主题数据库,支撑全行业信息共享;全省交通综合执法系统“守护2.0”全面应用。
在促进交通产业发展方面,首次评比和发布“江苏交通企业75强”名单,探索骨干龙头企业以联合体形式参与重大交通项目建设,有力提升全省交通施工企业市场参与度。
强化党建引领持续深化改革 排查安全隐患优化营商环境
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福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强化行业安全监管,持续提升平安交通发展水平,江苏交通实施安全风险清单化管理,组织全省1462家“两客一危”道路运输企业和303家港口危货经营企业辨识评估风险,形成覆盖企业全岗位、作业全过程的风险清单;推动全省2049家重点货物装载源头单位视频监控设备全部接入市级治超监管平台;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顿,排查重大隐患512个,闭环整改509个,整改率99.4%。
江苏交通在无锡市试点完成10149辆重载货车安装智能监控设备;开展“公路医生进乡村”行动,指导各地完成挂牌督办事故多发点段处置200余处,提前两年实现交通运输部“‘十三五’农村公路存量危桥清零”目标。此外,还强化公安、交通联合治超执法,组织拦截“百吨王”528辆,同比增长40.1%,全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超限率0.05%,高速公路超限率基本为零。
聚焦行业改革,江苏交通完成江苏省委深化改革委员会年度重点改革任务,中欧班列改革作为江苏经验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省委改革办授予省交通运输厅“黄金贡献奖”、省铁路办“黄金协作奖”;完成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后评估工作,推动省市县86家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全部实质性运转;推动投资统计高质量发展,实现公路、铁路、水路投资应统尽统。
聚焦新就业群体的思想引导和凝聚服务,深入推动货车司机流动党员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探索推进网约车司机群体党建工作,“行业党委﹢网格化党支部”组织体系建设模式得到省内外各方面的关注和肯定,引导12400余名货车司机党员和1600余名网约车司机党员入列归队。打造“1﹢N”司机群体服务阵地体系,推行“司机吹哨、书记报到”诉求办理模式,建立各级交通运输部门专办和领导干部领办的工作机制,省市县三级交通运输部门联动开展司机群体关爱帮扶行动,大力解决司机群体急难愁盼问题,得到广大司机朋友的认可。
聚焦政务服务,印发江苏省交通运输监管工作指引、监管事项清单、监管标准及监管办法,推动13个设区市、75个县(市、区)100%明确交通运输行政审批及事中事后监管职责分工;着力打造“苏(速)交速办”政务服务品牌;深入推进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省内通办”“跨省通办”,累计办理24万多件;新增10项交通运输证明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新增16项政务服务事项纳入“即办件”清单。
聚焦法治建设,修订出台《江苏省船舶过闸费征收和使用办法》《省交通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征地补偿安置的实施意见》《铁路建设项目征地拆迁包干工作的指导意见》,建成全省第一批16家交通运输行业法律服务站;深入开展全省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执法不规范问题得到有效治理。
聚焦信用管理,深化信用承诺制应用,建立大件运输许可“信用﹢承诺﹢批量”审批新模式;在行业拓展22种“信易﹢”场景应用,南京、宿迁2个案例获评第五届“新华信用杯”全国优秀信用案例,南京、苏北处2个案例入选2023年全国信用交通典型案例。
本文刊于《中国交通报》1月11日4版